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1、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校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五经正义》中的“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2、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3、美国的博比特在《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他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即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发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4、课程分类:(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①学科课程:指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注意:1、学科课程是最古老、适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2、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分科设置,又称分科课程。②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注意: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注意:1、相关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但又维持各学科原来的独立状态。2、融合课程:是指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与相关课程不同,合并后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3、广域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课程,在范围上比融合课程要大。4、核心课程是以个人或社会生活的显示问题为核心,将其他学科的内容围绕核心组织起来,有一位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3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注意: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4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看,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注意: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5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①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素养,是和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注意: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②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注意: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比起基础型课程来有较大的灵活性③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6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来划分,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①显性课程:也称公开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它与隐性课程不同的主要标志。②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地、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观念性隐性课程;B物质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D心理性隐性课程。注意:“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主要课程理论流派:1、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1活动课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杜威。(2杜威并不否认课程的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但他更重视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2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注意:活动课程理论是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巴格莱(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赫钦斯(4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以不拉梅尔德为代表。第二节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来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制定课程目标的直接依据应来自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但课程目标不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简单推演。(1学习者的需要;(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3、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节课程内容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2、中小学的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4、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的原因:(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5、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教学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7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中小学课程设置:(1小学阶段课程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2初中阶段课程应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3高中阶段课程应符合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9、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10、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11、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2、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1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4、课程标准能发挥教学工作的“组织者”的作用,可以确保不呕吐那个教师有效的、连贯的、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工作。15、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他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16、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四节课程结构1、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2、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结果的纽带,是课程活动顺利展开的依据。3、课程的横向结构又称课程范围4、课程的纵向结构又称课程序列,主要有两种形式:直线型课程和螺旋式课程。5、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非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注意:1、小学阶段一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第五章课程管理1、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2、三级课程管理:(1国家课程: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起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2地方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3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注意: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补充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体必须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4、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1合作开发;(2课程研究与实验;(3规范原有的先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5、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提升;(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结构的完善;(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第六节课程设计与实施1、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泰勒的目标模式:(1目标模式是以课程开发为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和评价等环节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2泰勒《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羽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①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②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③怎样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④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3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①确定课程目标;②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③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④根据目标评价课程(4泰勒原理的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又称为“目标模式”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1斯腾豪斯过程模式是指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存出一套“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地研究的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2由斯腾豪斯提出的“过程模式”3、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基本途径4、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2迁移性原则;(3生理适宜原则第七节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2、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学生学业的评价3、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4、目标评价模式:(1课程评价之父——泰勒(2该模式的所有步骤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1该评价模式是斯克里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2该评价模式的特点: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6、CIPP评价模式(1该模式是美国的斯塔弗尔比母提出的(2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①背景评价;②输入评价;③过程评价;④成果评价7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主要有:(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第八节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理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2、教材是由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3、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4、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5、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1共享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实效性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6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7、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8、学生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