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e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民族特征研究及教学分析(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8NorthernMusic2016年第23期(总第311期)北方音乐NorthernMusicNO.23,2016(CumulativelyNO.311)格里格《e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民族特征研究及教学分析(二)张鲲(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作者以曲式分析图式为辅,用音乐理论与演奏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作品的第三、四乐章进行剖析、总结,拟从钢琴演奏与教学角度具体分析作品的民族特征及演绎,力图帮助演奏者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前提下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内涵及音乐风格。【关键词】挪威;民族乐派;民族特征;教学分析《e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一生中惟一的一首钢琴奏鸣曲,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创作于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成回国后的第三年(1865年)。在这首奏鸣曲中可明显感觉到德国古典音乐风格对他的影响,作品充满青春的朝气与热情,具有鲜明的挪威民族特色。共四个乐章,本文为三、四乐章。第三乐章,稍慢的小步舞曲风(Allamenuettomanpocopiulento),e小调,3∕4拍,缩减再现性复三部曲式。演奏提示:这首古老风格的小步舞曲,主题重音落在第二拍的舞曲节奏,造成轻松活泼而别有风味的韵律。中段具有梦幻式的田园风光,音色充满想象力。1-8[A]部A段古老的德意志风格小步舞曲从e小调开始,右手主题重音落在第二拍节奏上,左手重音按常规落在第一拍上,双手重音交相呼应,造成轻松活泼而别有风味的韵律。弹奏时突出右手柱式和弦的外声部旋律线条,注意三连音节奏紧凑,情绪为渐进式,力度渐强。9-16用强力度饱满通透的奏出高八度主题乐句,根据音乐发展的下行音区走向,情绪逐渐收束,力度渐弱。17-23B段右手旋律为弱起切分节奏,注意重音落在第二拍上。左手为保持根音奏法,层次要清晰。调性为G大调。24-27连接句节奏紧凑,双手向两端反向进行,一气呵成的气息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28-31用强力度坚定地奏出变化主题a2,调性由a小调转到e小调。32-39八度大和弦奏出沉重的音响效果,注意重音在切分节奏的第二拍上。小节末渐慢。40-47[B]部C段音乐形象具有梦幻式的田园风光。节拍变为9∕8拍,调性转为E同名大调,有明亮之感。演奏时应注意音色甜美且具有想象力,恰到好处地掌握休止符的分寸感。48-55低八度弱奏出乐句再现,奏法同上。56-63D段注意右手四连音与附点节奏衔接准确及带重升记号的音准。两个乐句内部流动起伏,演奏时应表现出层次感。调性由#g小调到b小调。64-71对优美的田园风光无限眷恋。再度回到E大调上重复乐句,奏法与节奏同前。小节末一直持续弱奏。72-91[A′]部A段为缩减再现性的单乐段,奏法与音乐处理基本同前。第四乐章,甚快板(Moltoallegro),e小调,6∕8拍,奏鸣曲式。引子1-6呈示部7-121(主部主题7-47[无连接部]副部主题48-113结束部114-121)展开部122-205(中心Ⅰ段122-161中心Ⅱ段162-177准备段178-205)再现部206-313(主部主题206-246[无连接部]副部主题247-313[无结束部])Coda(尾声)314-344演奏提示:序奏之后,终乐章与第一乐章相对应又出现了富于动力性的主部主题。副部主题转到C大调,具有安详、稳重的独立性格,犹如一支圣咏曲调。结尾部分,副部主题转化为宏大的颂歌形象,并以特强的力度奏出,形成强劲有力的结尾。1-6引子从e小调的属音到重属音的连接开始,双手同步,音色整齐而饱满地弹奏,注意和声色彩层层递进,小节末的延长记号站够时值。7-10呈示部富于动力性主部主题A的旋律由短小乐句动机以进行曲速度开始,音色轻盈、跳跃,指触敏捷且富有弹性。注意准确的空出十六分休止符。11-14模进上行音程进行,节奏与奏法同上。15-18旋律动机渐进发展,注意半音的和声变化,跳音要有弹性。19-22乐句衔接紧密,一气呵成的气息将力度逐步推向高潮,弹奏时注意音乐内部的和声变化。23-26主部主题A′旋律是主题短小动机的平行再起,情绪饱满而热烈,力度通透而坚定。左手为固定低音伴奏,动静之间更凸显出线条化的旋律声部。27-30旋律线条由外而内转到右手内声部,弹奏时注意左手八度切分节奏产生的自然重音。31-32双手同步,整齐划一的弹奏。力度突弱,为后面的渐强作铺垫。33-39一气呵成的长气息乐句由长短句构成,力度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渐强,右手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应做到颗粒、流畅而准确,左手八度持续的切分节奏造成了音乐的紧张度。40-47旋律由主部主题的动机素材衔接构成,情绪逐渐收束,力度渐弱,触键要有控制力且音色富有弹性。48-53副部主题B具有安详、如歌的独立性格,犹如一支圣咏曲调在C大调上奏出。弹奏和弦时应慢触键,注意突出右手外声部旋律。54-57突然插入跳跃的主部主题素材的音响,与连贯的副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调性转到上属Ⅴ级调G大调上。NorthernMusic192016年第23期(总第311期)北方音乐NorthernMusicNO.23,2016(CumulativelyNO.311)58-63副部主题B′以中强的力度回到C大调上,语气稍强。64-66再次插入跳跃的音响,奏法与节奏同上。调性转为E大调。67-81以副部主题的素材模进展开,调性依次转为a—d—b—a小调,弹奏时注意左手八度的保持音。82-85右手旋律流动而起伏,注意左手主持续音内部的和声进行。调性转为G大调。86-89左右手声部调换,突出左手内声部旋律。弹奏时若左手因超越八度而够不着,可借助右手来交替完成此乐句。90-93双手同步,整齐划一。94-97右手下行半音阶快速、清晰而准确地弹奏,注意左手内声部的半音上行进行。98-104B2段双手同步用沉重通透的力度弹奏。调性转为C大调。105-109乐句反复,语气加强。110-113左手为分解八度的固定低音,突出右手的和声变化。注意小节末渐慢。114-121结束部主部主题素材再度出现在C大调上,力度渐弱。注意昀后一小节宝贵的留白,时值空够。122-129展开部中心Ⅰ段由关系大小调的对比并置引出主部主题的素材,这是格里格常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调式和声。右手高声部在c小调上,左手低声部在降E大调上,高低声部衔接紧密,前后呼应。演奏时要求音色短促、轻巧且富有弹性。130-137模进音型平行再起,高声部在g小调上,低声部在降B大调上,和弦连接平稳过渡。138-143以两小节为一乐句单位,旋律声部以下行大二度音程关系从弱起音量层层递进,逐步渐强;左手低声部以八度半音下行进行。144-145用强力度奏出此乐句。146-153音量突弱,节奏平稳。注意弹奏双三度音型时音色要整齐而连贯。154-161左手低声部为上下行半音进行,右手节奏与和声保持平稳,情绪根据音乐的发展而流动、起伏。力度从弱起、渐强至特强,过渡自然而流畅。162-165中心Ⅱ段情绪热烈而饱满,用持续的特强力度在g小调上奏出通透的音色,乐句旋律线条清晰。166-169乐句衔接紧密,注意重音与八度的准确性。170-177模进乐句在a小调上平行再起,节奏与奏法基本同上。178-181准备段调性转为e小调。右手旋律为上下行半音音阶,分别在高、中声部交替出现;左手保持八度,突出内声部旋律变化。力度根据音区的走向而做相应的强弱变化。182-185用八度与和弦的形式作声部调换,注意左手声部的半音阶上下行旋律线条。力度渐强,将情绪推向高潮。186-193用半音化下行和声开始,持续的短句快速而紧密,注意双手重音同步。力度由强到弱表现出层次性。194-203八度大和弦保持音响,和声渐进,力度渐弱。204-205速度渐慢,可做适当自由处理,准备衔接再现部。206-221再现部主部主题A在e小调上严格再现。222-246主部主题A′,奏法同前。247-253副部主题B在E大调上再现。254-257插入句在上属Ⅴ级调B大调上出现。258-263B1调性回到E大调上,语气稍强。264-297调性继续由#g转换至b小调。298-313副部主题B2调性回到E大调,奏法基本同前。314-325Coda(尾声)情绪饱满、意志坚定的用昀强的力度奏出雄壮、恢弘的音响,此素材是由副部主题转化而成的伟大颂歌形象,形成强劲有力的结尾。注意恰到好处地利用音后踏板,制造出深沉、浓重的音响效果。326-334旋律用紧凑的主题断奏音型平行再起,弹奏时突出右手每小节第一拍的音响,把点的旋律连成线条。注意乐句的整体气息,做到“声断气不断,音断意不断”。小节末速度渐慢。335-343用持续的急速将全曲推向高潮。344结束音通透明亮而稳定。综上所述,格里格以民间音响为“砖瓦”,自由地建造其独特的“建筑物”,创造性地实现了音乐的民族主义风格。从每个民族富有民族音乐的特殊性、特色来看,总是离不开整个世界民族音乐的普遍性表现形式;而整个世界民族音乐的普遍性却寓于每个民族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之中。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更加使人深刻理解并把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哲理意义。“当艺术品的内部形式和色彩是民族的,但其内容是普遍性的时候,就发生了溶化为真正的世界艺术的过程”。格里格的音乐如同其人:质朴纯洁、坚毅深刻、热忱严谨、独具魅力。纵览格里格的一生,是为争取挪威民族独立战斗的一生,是勤奋音乐创作的一生。格里格终生那种富有挪威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及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不仅为挪威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成为挪威民族音乐之魂;而且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在世界音乐史上亦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格里格本人当之无愧地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无限崇敬与热爱。作者简介:张鲲(1979—),女,硕士,图书馆馆员。以下为唢呐乐手吹奏旋律片段:由唢呐谱例可知,永登丧葬音乐的调式属于传统的民族调式体系。整个旋律为降B调,终止于徵音,旋律中有清角,则为六声加清角的F徵调式,并且此旋律中的角音略偏低。旋律大多平缓,起伏不大。打击乐节奏与旋律节奏大多为弱起节奏,四分之二拍昀为常见。笔者发现,在两个小时的演奏期间里,两位唢呐乐手一直使用循环换气的手法进行演奏,可见他们技艺精湛。这些基本节奏型的运用,加上用循环换气法演奏,造成了连音不断、音群密集的音响效果。这也是唢呐音乐的一大特点。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记就是仪式传统,而在仪式过程中,音乐是仪式表达、延续的一个重要媒介,是服务于仪式本身的,也依赖于仪式而存在。所以对于丧葬音乐,不能像关注艺术类音乐一样强调它的审美功能,它的主要特性在于它的实用性和象征性。关于西北地区丧俗文化和道教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去深入挖掘和探讨,在看待当地人对生命的态度以及对宗教的信仰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探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考文献[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2]张君仁.西北传统音乐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3]曹本冶.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4]曹本冶.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5]刘红.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1):19-27.(上接第16页)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