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鲁迅小组成员:何敏2012444237胡启蓉杨启英•人物简介•生平经历•《风波》人物形象分析•《风波》创作手法分析简介:•鲁迅〔1881~1936年,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现实题材的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1892——1898三味书屋、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矿物学堂•1902——1909仙台求医,弃医从文,倡导“文艺运动”,发表了《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翻译多篇外国小说。•1909——1912绍兴任教,应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1918——1927在“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声援学生,到厦门、广州任教,“四一五”大屠杀,离广定居上海。出版《莽原》、《语丝》、《未名》等刊物•1928——1936主编《语丝》,合编《奔流》,组织参加朝花社、太阳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人生经历:•本文描写一九一七年,以张勋复辟为背景人物:•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作品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坚执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众,与革命仍然极其隔膜,离革命实在还很遥远;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类似辫子风波的悲剧不断上演的现实基础.•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她与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样,依然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①结构特色:作品以辫子事件为中心线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发展和消解.风波是由皇帝坐了龙庭了,皇帝要辫子,可七斤没有辫子引起的.赵七爷的出场使风波骤然强化.赵七爷的盘在头顶上象道士一般的辫子放下来了,且幸灾乐祸地质问七斤的辫子哪里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事件骤变,发展.最后又以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皇帝没有坐龙庭而矛盾消解.②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过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选择生动贴切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题内蕴;作品开头的环境描绘和场面描写,不仅是一幅充满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而且以其场景的恬静,与结尾相呼应,对辫子风波的波澜起伏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③作品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借助性格化的对话和特征性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展现复杂深微的人际关系.在环境描写上,空间环境,自然环境的描绘,为事件的发生和主题的实现起了对照,映衬的作用;社会环境的描写由借人物之间的矛盾,争斗作了成功的展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一、时间“空间化”的叙事结构•《风波》中“临河土场”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空间,“空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现实,它同时还意味着文化的建构;不仅是一种方位参照体系,还是一种价值反映体系;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作为一种文化情境参与了叙事与叙述自身。在这里居住的人对于时间是无意识的:•首先,人物活动的地点和活动的范围是狭窄和固定的,人物在文化空间外的活动是叙述者的旁白和交代。如在叙述在鲁镇外帮人撑航船的七斤时,作者也未给他在外面的活动提供时空体,只有客观的叙述交代:•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这是一种从早晨到傍晚的流水帐式的叙述,七斤在外部空间的活动被简化。而从他那里知道的时事无非就是“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通过将外部空间神秘化堵塞了外部空间的入侵,临河土场也保持了原初平静的镜像。•其次,时间没有参与到事件的进程中来,小小的“风波”在人们的心中没有时间的“持存”,小说一落笔,便从空间入手,描写了乡村土场晚饭时分的一幅沉滞的风俗画,被文豪赞誉为:“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小说中,人们闲坐于自己的土场,相会于酒店、茶馆,沉湎于约定俗成的风俗、礼仪的时间习惯里。在小说的结尾,“风波”平息后,一切又回到了时间的“常态”中:七斤“依旧”受人尊敬,他们“仍旧”在土场上吃饭,九斤老太“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依然”保持着妇女裹脚的旧俗、保留着农民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的贫困。借助这种首尾呼应,叙述者追述既往之一切,旨在表明:一切本质上依旧不变(空间岿然不动),时间从社会进程中抽离出来,被悬置和吞噬了,成为循环回复的生存隐喻。•{i}雁冰:《读〈呐喊〉》,《时事新报》1923年10月8日。•[ii]伊利莎白·鲍曼:《小说家的技巧》,《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iii]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iv]布托尔:《小说技巧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