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辫状河沉积沉积特征:发育心滩,不发育边滩,二元结构不完整,砂包泥;曲流河:发育边滩,二元结构完整,泥包砂。辫状河二元结构: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粒的砾岩渐变到细粒的泥岩,具正韵律或正旋回特征,每期旋回底部发育明显的底冲刷现象。下部岩性以砂砾岩粗砂岩为主,多发育底冲刷构造,呈透镜体不连续分布;向上常发育不甚清晰的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上部常见波状层理,岩性从下往上由细砾岩、中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组成;顶部常为粉砂岩或泥岩类的泛滥平原沉积,发育水平或小型波状层理,主河道区旋回顶部的细粒沉积往往不发育。这种从下往上依次由河床滞留沉积河道砂坝以及泛滥平原构成下粗上细典型的“二元结构”由于辫状河具有多河道河床坡降大河道宽而浅频繁摆动等特点。河道常被许多心滩分割,水流呈多河道绕着众多心滩不断分叉和重新汇合的形态分布,心滩和河道都很不稳定,迁移迅速,所以天然堤决口扇不发育。根据沉积特征可以划分为河床滞留心滩泛滥平原三种微相!河床滞留沉积是河道底部最粗的一部分碎屑沉积物,在洪泛期搬运而沉积于河道底部后,在落洪期和间洪期的常年水流无法再次搬运和淘洗而滞留于河底,集中堆积成不连续的透镜体!在研究区沉积特点如下:(1)位于沉积旋回的最底部,岩性多为棕灰色或杂色砾岩,以粗砾岩为主!部分取芯井段的岩芯多为松散的大砾石,部分为含油迹、油斑或油浸的粗砂岩到细砾岩。(2)块状层理,常见底部冲刷构造,砾石很难形成厚层,通常小于1.5米,一般呈不连续的透镜状分布于河床最底部,砾石无定向排列。(3)仅见少量破碎的炭化植物枝干等残体。(4)测井曲线多为齿化箱形或钟形,幅度差较大,底部有电性突变现象心滩心滩的上游方向较陡,沉积物较粗,并遭受侵蚀作用,而下游方向较平缓,常发生沉积作用。上游的不断侵蚀和下游的不断沉积,导致了心滩不断向下游迁移,砂体常呈泛连通体分布。(1)岩性多为灰色或灰绿色的中~粗砂岩,底部有少量细砾岩,向上粒度逐渐变细。其砾石成分为岩浆岩及变质岩,砾径2—5mm,砂岩成分以石英和岩屑为主,成熟度较低。(2)沉积构造丰富,常见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在低水位时期,亦发生细粒物质的垂向加积作用,发育波状层理,砂层厚一般3~5m,厚者可达数十米。泥岩夹层少,厚度薄。心滩大多呈条带状或透镜状顺流分布。(3)发育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碳化植物碎屑等。(4)一般粒度较粗,分选差,粒径0.01~1.5mm。以跳跃悬浮总体为主,推移总体发育较少。(5)在测井曲线上显示出箱形或齿化箱形特征,泥质含量低,以中高阻为主。泛滥平原泛滥平原微相,有人也称之为泛滥盆地,是分布在河道两侧的低能沉积环境中!一般只在洪泛期形成的泥质或粉砂质等细粒沉积,是辫状河沉积中最细的顶层部分!非洪泛期一般暴露表层,易土壤化。1)岩性以灰-灰绿色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厚度为0~4m。2)沉积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小型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3)可见到碳化植物碎片,局部发育有薄层的炭质泥页岩或者薄的煤层煤线。4)位于心滩沉积之上,属辫状河流沉积顶层的垂向加积,局部地区不发育。5)测井曲线多为低幅的平直曲线或略具微齿化特征,偶见代表过渡岩性的指状小尖峰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