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开封B11英语三班开封组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走近名人故居天波府(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天波府临近宋皇宫,殿堂宏伟,楼台瑰丽,是一座蔚为壮观的官府宅院。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通过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天波杨府建筑布局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其建筑规格按当时正一品武官级别修建,与杨业受封太尉和大同节度使的官职相一致。天波楼天波杨府建筑布局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占地3.3公顷,主体有杨家将衙,杨家花园,演兵场三部分组成。其建筑规格按当时正一品武官级别修建,与杨业受封太尉和大同节度使的官职相一致。杨家府衙为天波杨府中院为杨府主体建筑,陈展有杨家将群塑、佘太君庙、杨家兵器等大量实物资料。殿内有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群雕和祭祀杨家将的孝严祠;主体建筑天波楼,是宋太宗赐予杨业的“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一楼大厅是杨业处理军机要事的厅堂,内设群雕“杨业发兵幽州救主”,二楼群雕“佘太君杨门选将”。东西配殿有民间广为流传的杨家将历史演义故事和杨家热血儿女赤胆报国的组雕:金刀杨令公、七郎闯幽州,大郎替主赴宴,六郎出兵战韩昌;表现女将的有佘太君,烧火使女杨排风,七娘迎战马吐温,八姐九妹杀败耶律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位于天波楼后的孝严祠,是杨家家庙,宋太宗御赐祭祀殿。东院是校场,为杨家骑马射箭,操戈练兵演武之地。设有点将台、练兵场、帅旗、马厩等。整座建筑结构匀称,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西院是杨家花园集江南园林造林手法于一身,山上山下,建亭修洞,曲桥水榭、天波碧潭上九曲桥、八角亭、长廊、拱桥。亭、台、楼、榭、廊、山水、曲桥组成一派江南园林风光,园内花木繁茂,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幽静典雅。天波杨府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威严华贵,又布局精巧,极具江南园林风格,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成为令中外游人仰慕的重要景观。天波杨府不仅是忠烈府邸,还是一首集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古今交融、情景交融的诗歌。置身天波,一步一景,目睹人工巧夺的奇山秀水,耳闻杨家满门忠烈抗侵略感人涕下的动人故事,敬意油然生成。开封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拯在北宋时期曾任开封府尹,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其功德为后人世代传颂。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湖西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包公祠座落在开封城内碧波荡、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它气势宏伟、风格凝重典雅。祠内主要建筑与景观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回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亭与喷泉,小桥流水、嶙峋奇石。其中大殿内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手扶椅,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包拯出任开封知府只有一年多,但是包拯死后,开封的老百姓一直非常怀念他,在开封府旁修建了一座包公祠。当时,开封府署内有一块题名碑,凡是在开封府任过府尹的,姓名都刻在碑上,只有“包拯”两个字被后人抚摸最多,以致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指痕。现在,这块石碑仍然保存在开封历史博物馆里,“包拯”两字已模糊难辨。刘青霞故居是辛亥革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青霞在开封的住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2006年被国务院以“刘青霞故居”之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则是典型清式风格的一所院落。刘青霞故居位于开封市刘家胡同,该街北通教经胡同,南接理事厅街,西临北土街,与刘少奇纪念馆相对。刘青霞故居,坐北向南,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典型的并排两座三进四合院。刘青霞(1877-1923),河南安阳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刘青霞出生于河南安阳蒋村一个官宦之家,原名马青霞,光绪二十年(1894年)受家命嫁与尉氏县大地主刘耀德为妻,故随夫家之姓。尉氏刘家是中原地区有名的大地主、大财主。传说刘家广有土地,曾挂“双千顷牌”,有“刘半县”之称。他家还在开封等15个县城、市镇开设有当铺、钱庄等生意。1923年刘青霞死于娘家祖籍安阳宅中,年仅47岁。刘青霞幼乘家教,知书明理,擅诗能画,为人豁达、善良。丈夫病逝后,她曾捐地15顷(1500亩)设立“刘氏义庄”,凡刘氏族中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从义庄支领小麦3斗(75市斤)。废科举后还曾为北京豫学堂捐银3万两,被清政府诰封为“一品命妇”。辛亥革命河南起义时起义军总司令张钟端是她在日本东京就结识的朋友和同志,这次起义她又有巨额捐助;民国初年举办爱国捐,被推举为河南国民捐事物所总理,曾拿出9000两白银在贾鲁河上修筑歇马营大石桥一座,造福乡里,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刘青霞资助辛亥革命的种种行动,在当时自然会遭到社会上黑恶势力及刘氏族人的诋毁和反对,为了给父兄避嫌,她毅然去掉本姓直名刘青霞(按当时习俗,女性婚后要将夫姓冠于本姓之前,刘青霞应名刘马青霞)。民国二年(1913年)刘青霞亲赴上海晋见孙中山先生(是时孙中山先生已交卸总统职务。担任全国铁路督办),表示愿将全部家产捐献国家,作建设铁路之用。孙虽嘉纳其意,但终因转办费时,又正值南北分裂,未得成功。直到1922年冯玉祥第一次督豫时,经冯玉祥批示“与其族人争讼,不如收归公有”,刘家的大部分财产方得以归公,移作河南办学经费之用。辛亥革命成功后,刘青霞政治声望提高,与秋瑾齐名,有“南秋北刘”之誉。刘青霞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安阳马丕瑶一门开通明达、乐于济人的家风熏染成的乐善好施的品质是刘青霞融入时代的前提;社会转型期改革思潮的激荡,使她由被动而主动地融入了时代,加入了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同盟会,与传播新思想、兴办近代教育和实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和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是每个国民的天职的信念支撑,使她面对保守势力的阻挠,仍能矢志不移,从而成为无愧于那个时代的一位耀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