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海峡两岸关系在近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两岸关系的发展却并不顺利,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僵局依然没有打破,原本存在于两岸有一定模糊空间的一些问题,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曲折震荡中变得逐渐清晰并走向对立的两面,两岸的主要矛盾也由“正统”之争演变成统、独之争。特别是近几年来,因台湾当局政策的变化导致两岸在一些重大政治立场上的原则分歧更为突出,两岸关系重趋于紧张,政治、文化与社会关系更是跌入谷底,但于此同时,两岸的经济关系也朝着更加合作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两岸现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并对未来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作一简要的展望。【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一、研究背景分析(一)研究目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1978年以前,两岸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军事对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自此,两岸关系改变了以前剑拔弩张的局面,开始进入松动和缓和的迹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准确、系统的继承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既定方针的同时,与时俱进提出了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充分表达了祖国大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决心和极大诚意;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在岛内愈演愈烈的现实,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新时期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逐渐掌握了对台工作的主动权,开创了对台工作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先后经历了松动缓和时期——低估与动荡时期——政治僵局时期——和平发展时期。期间,虽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整合资源,对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和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论述,实事求是地把握两岸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本文力求做到内容丰富、观点正确、结构严谨、融科学性、论理性于一体,尝试通过梳理总结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预测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探究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症结所在,以便找出对未来两岸关系健康发展有益的经验,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对台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文献回顾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界的两岸同胞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台湾问题的积极主张。从起初的两岸隔绝对峙到现在的全面“三通”,两岸关系已经大大向前发展了,学术界对两岸关系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都做出了研究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高校纷纷建立两岸关系研究机构,研究的领域也从两岸政治、经济、文化扩展到社会、历史、军事等领域,目前,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台湾研究会、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纷纷成立了台湾研究所,对两岸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于1981年创刊的《台湾研究集刊》是大陆创刊最早,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性季刊,其它像《台湾研究》、《现代台湾研究》、《两岸关系》、《台声》等也是国内研究两岸关系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两岸关系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专著和学术论文两个方面。如彭付芝的《台湾政治与经济》分章论述了台湾的政治、经济及两岸关系,作者在简要回顾两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肯定了大陆为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和所表达的诚意,同时批判了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各类分裂势力破坏两岸关系、推行“台独”言行的倒行逆施,此文加强爱祖国爱台湾的意识,为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贡献力量。又如胡公展教授《两岸关系纵横论》以崭新的视野,阐述两岸关系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以两岸的统、“独”斗争的历史为切入点,揭批“台独”分裂势力离间台湾和祖国,同时该书还探讨了两岸在走向“和平统一”进程中应当“共同缔造”统一的新中国的理念,具有前瞻性。新时期,两岸关系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学者们试图从多个视角审视两岸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如《台湾经济的困境与荣景》(胡石青:《两岸关系》2007年第8期),从台湾目前经济的衰退折射出当前台湾当局的失能与失智。《台湾文化的形成与特点》(徐鲁航,薛军力:《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这篇文章深入论证了台湾文化源于大陆文化,但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把握了两岸文化关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还尝试着运用国际政治理论,西方现代政治学的方法来研究当前的两岸关系,代表性的文章有:《主权构成研究及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黄嘉树、王英津:《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本文指出从主权构成上区分为主权所有权与主权行使权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分离模式又主动分离、被动分离两部分,作者运用此观点论证了两岸关系的现状。可以说,近些年来两岸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为文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学术界对于两岸关系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入。两岸关系的发展日新月异,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也日趋复杂,因此,两岸关系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本文通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来研究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尝试找出对未来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和措施。为两岸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绵薄之力。(三)现实背景自中国内战到1978年以前,两岸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的军事对抗,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缓和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局面;台湾当局虽仍坚持僵化的大陆政策,但面对新的形势,也做出回应:有限开放大陆探亲,解除戒严,取消截乱,海峡两岸关系开始出现松动与缓和的局面。1995年以来,台湾当局大搞“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使海峡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同意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问美国康乃尔大学,并大肆散布“两个中国”的分裂言论,致使两岸关系出现新的严重危机。1999年7月,李登辉公开抛出“两国论”彻底背弃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陷入更为严重的危机之中。而“一边一国”论则是民进党陈水扁上台后,于2002年提出的又一严重分裂祖国的“台独”谬论,是“渐进式台独”发展的产物。它同“两国论”一样,严重危害两岸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期间,由于岛内“台独”势力愈演愈烈,两岸政治僵局一时难以突破。祖国大陆提出新的主张力促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对造成两岸关系出现重大波折的逆流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准确、系统的继承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既定方针的同时,与时俱进提出了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充分表达了祖国大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决心和极大诚意。期间,虽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面对日益恶化的台海局势,面对“台独”分裂势力加紧分裂祖国的步伐的严峻局面,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把在新世纪现阶段的治党治国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思维,创造性地应用并贯彻到对台工作领域,开创了对台工作新局面,2004年,先发制人的“5·17”声明,提出两岸关系阶段性目标与对策,掌握了对台工作主动权。胡锦涛总书记于2005年3月4日,发表了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极大地丰富了一个中国的思想。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大陆第一次主动立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意味着大陆将两岸关系的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正如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反分裂国家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不是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2008年12月15日,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揭开两岸关系发展新一页。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加强两岸民众在就业、求学、婚姻、消费、居住及娱乐等生活的联系,有助强化两岸利益联结,逐步强化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文化、政治、社会生活交流取得重大成就,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两岸政治关系也在逐步向前发展。实践证明,两岸关系“和则两立”,“分则两伤”,两岸和平统一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现阶段,在处理两岸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思路新策略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四)研究对象概述两岸关系,即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是指位于台湾海峡西侧的中国大陆与海峡东侧的台湾,两个政治实体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亦着重阐述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通常特指1949年后错综复杂的两岸关系,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迄今所衍生之主权与领土问题。1949年以前的两岸关系是一般的国内关系,但自1949年国共内战暂告段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并控制大陆地区、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地区并实施军事统治以来,海峡两岸一直处于对峙的特殊分治状态。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一直牵涉亚太区域情势,乃至世界强权的策略布局与全球安全,今的两岸关系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之一。本文坚持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和平统一的观点。二、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一)两岸现状下的政治关系1.关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大陆认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分为三部分,一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二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三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基于两岸关系的特殊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及未来发展两岸关系的需要,中国大陆认为两岸可以先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台湾方面对此却持完全不同的立场。综合近几年台湾当局领导人讲话及当局的重要文献,台湾方面所宣称的“一个中国”实质就是“阶段性两个中国”,其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国”是指1949年以前与统一以后的中国,目前两岸是“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一个中国”是指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中国。比较两岸的“一个中国”政策可以看出,现阶段基本上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对立。中国大陆基于两岸的客观现实和未来统一的需要对一个中国的解释已预留一定空间,应该说符合两岸实情,在现在和未来也都切实可行。而台湾当局的“一个中国”实是两岸应先相互承认“两个中国”,然后再追求统一。不可否认,这一政策思维与立场实有制造国家分裂之嫌,且在两岸长期隔绝、缺乏互信的条件下根本没有操作的可能。2.关于两岸政治谈判问题中国大陆认为,政治谈判是解决两岸分歧,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逐步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必由途径。近十几年来两岸交流的经验和教训也证明了政治分歧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症结。对此,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中“郑重提议”,在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枣两宇斡衬状粉祖行谈叛并达成协议;在此塞确洲沪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并表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一主张在台湾岛内和国际社会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很高的评价,认为中国政府确实有诚意发展两岸关系和利用和平手段达成两岸的统一,特别是台湾内部要求两岸及早进行政治谈判的呼声日益增大。对此,台湾当局却一再表示,“海峡两岸应以彼此对等、相互尊重为原则,充分沟通,求同化异,在分治中国的现实基础上,,协商并签署两岸和平协定,结束敌对状态,以促进两岸和谐,维护亚太安定。通过两岸领导人的讲话可以看出,两岸在就‘咭束两岸敌对状态“向题进行政治接触与谈判的意愿等方面有所交集,但目前在一些重大向题上仍存在根本性分歧,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