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区域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分析陆南泉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进程,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最终还是取决于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经济利益的依存度。在这样一个大思路的框架内来研究两国区域合作有其重要意义。从全球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一大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不可分割,从而使共同发展与繁荣成了全球关心和着力解决的世界性课题。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产生的影响,亦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并驾齐驱的是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合作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5月21日,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举行的边境地区合作会议上,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要积极吸引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他认为,“远东地区的经济复苏任务需要与中国振兴东北的计划相协调”。一边境贸易向区域合作拓展的必要性中俄区域经贸合作,是以边境贸易为先导的。自1983年恢复边境贸易以来,这一领域的合作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是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边境经贸合作不仅肩负着发展双边经济的职能,而且在促进民间沟通、加深了解和增进友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000—2008年中俄边境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中国边贸额中俄边贸额中俄边贸额占中国边贸额的比重(%)200045.623.752.0200141.222.554.6200257.031.855.8200377.835.245.2200494.742.044.42007213.083.539.22008309.083.727.1资料来源:中国历年海关统计。从上表可以看到,中俄边境贸易额是逐年增加的,2000年为23.7亿美元,到2008年达到83.7亿美元。但它在全国边境贸易额中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52%下降到2008年的27.1%。以中国对俄贸易最大省的黑龙江省来说,1997年对俄边境贸易额为10亿多美元,2007年增加到3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9%,而2008年为34.16亿美元,同比下降2.81%;2007年和2008年,对俄边境贸易额分别占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额的32。76%和30.88%。虽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俄边境贸易额及其在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30%的份额。再以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绥芬河市来说,2008年,绥芬河市对俄进出口总额为35.4亿美元,同比增长3.68%,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的32%。在这35.4亿美元中,对俄边境贸易额为21.3亿美元,同比增长8.23%,占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额的62.4%。可见,在绥芬河市的对俄贸易中,边境贸易起着重要作用。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具有不少有利的因素,如两国有着43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线,拥有不少较为便利的口岸,两国边境地区之间经济互补性强,经中国国务院与当地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中俄边民互市区共有12个,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等。但是,边境贸易的局限性与存在的问题亦十分明显。中俄双方共同的问题有:(1)经贸合作结构单一。一是主要为商品货物贸易;二是商品货物贸易至今基本上未改变传统的进出口结构。(2)贸易不规范。双方监控不严,不能及时有效地推动经贸合作规范化的进程;边境经贸合作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银行结算、仲裁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机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仍然存在“灰色清关”问题。(3)交通等基础设施跟不上边境经贸合作发展的要求。(4)双方信息交流不充分。(5)对从事边境贸易与投资的企业,双方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中方的问题有:(1)中方与俄罗斯的边境经贸合作多以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为主,合作规模较小,合作领域、层次不高,这是制约两国边境经贸合作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2)就商品整体而言,尚未摆脱结构单一、质量较低、档次不高及缺乏品牌意识的局面。对俄方市场行情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不能及时跟上俄罗斯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步伐。(3)基本上没有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更谈不上在俄罗斯从事大项目的投资。俄方的问题有:(1)与中国边境相邻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贸易环境较差。(2)俄方口岸基础设施简陋,通关效率低,这在地方边境口岸通关方面显得更加突出。(3)由于俄罗斯与中国相邻地区的企业经济实力较弱,支付能力差,其出口时往往要求中方企业支付全部预付款,而进口时则要求货到后付款。这一方面给中方企业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债务纠纷,并加大了中方企业的风险。以上情况说明,尽管边境贸易在中俄区域经贸合作过程中起到了先导作用,但这种作用毕竟有限,必须把两国经贸合作拓展到各地区。二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进展与设想从严格意义上讲,边境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边境接壤地区的一种相互贸易。早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畜牧业部落从农业部落分离出来的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部落便开始把自己剩余的肉、乳、毛皮等与附近农业部落生产的农产品相互交换。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边境贸易。随着生产与国际分工的发展,当今的边境贸易不论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996年年初,中国政府对边境贸易做了明确规定,对其按两种形式进行管理:(1)边民互市贸易。系指边境地区居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2)边境小额贸易。系指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边境城市辖区内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另外,对边境贸易的税收和小额贸易进出口的具体管理等问题也做了规定[1]。但实际上,中国对俄边境贸易并没有按上述规定进行,即并没有受两国接壤地区20公里范围的限制,边境贸易既不限于边民在贸易市场交换生活和生产用品,也不限于从事小额贸易,而亦可从事一般贸易与大宗贸易。这样,出现了“边贸无边”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谈到边境贸易时,往往用“地方边境贸易”的概念。2005年中俄两国在制定《中俄经贸发展规划》(2006-2010)时,经讨论一致同意用“地方边境经贸合作”这个笼统的概念。这说明,中俄区域经贸合作关系是随着起先导作用的边境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并且两国地方之间的经贸合作在规模和增长速度方面都已超过边境贸易,合作领域亦要比边境贸易广得多。以黑龙江省为例,2008年该省对俄进出口总额为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0.64%。其中,一般贸易为98亿美元,同比增长8%,而边境小额贸易为53.97亿美元,同比下降0.05%。再以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为例,2008年该市对俄进出口总额为56.69亿美元,同比下降3.43%。其中,边境小额贸易额为32.61亿美元,同比下降6.83%。另外,应该看到,中俄地方之间的贸易,在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也有所变化。在2008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8.49亿美元,同比增长43.76%,占全省对俄出口总额的22.8%,而2001年和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72亿和3.44亿美元,分别占对俄出口总额的10.65%和17.31%。至于服装等传统产品,其在对俄出口中仍占重要地位。2008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等四类,共计42.3亿美元,占对俄出口总额的51.77%。2008年绥芬河市上述四类产品的对俄出口额为6.43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41.51%。从进口情况来看,2008年黑龙江省从俄进口的商品仍主要是原油和原木,这两项共计63.1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8.56%。2008年黑龙江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49.48万吨,同比减少27.62万吨。随着中俄地方边境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中俄双方都十分重视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两国领导人谈到经贸合作时都强调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亦是中国一项重要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拓展中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中国从事对俄经贸合作的地区及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出了不少开展中俄区域合作的设想与对策建议。(一)牡丹江市的设想牡丹江市提出,要全力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2]。该市政府认为,牡丹江市具有以下比较优势:1.地缘优势明显。牡丹江市有绥芬河、东宁和穆棱三个县(市)与俄罗斯远东南部的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211公里。该市正从国内交通末梢逐步转变为连接中国其他省份与俄罗斯及东北亚的通道节点和物流中心。2.经济基础坚实。牡丹江市坚持“走开放路、打特色牌”,农业围绕打造俄远东地区“菜篮子”,大力培育生猪、肉牛、食用菌和果菜四大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已经形成,当地农产品出口占黑龙江省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居黑龙江省首位。3.合作关系牢固。该市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交往历史最长、接触最频繁、贸易规模最大以及合作领域最广泛的城市之一。2008年其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0.02亿美元,占黑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3.68%。其中对俄贸易实现56.69亿美元。4.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实施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提升沿边开放战略,与俄远东地区开发计划形成了国家间的双向互动。2010年的APEC会议更为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及远东地区的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滨海边疆区将在未来一个时期成为俄远东活力进发的地区,特别是其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远东地区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面向世界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将发展成为俄在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中心。牡丹江市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基本思路是:立足本市优势,强化经济区概念,以沿301国道对俄经济带为纽带,以牡丹江市区为中心,以绥芬河和东宁口岸为前沿,以穆棱、林口和海林、宁安为两翼,面向两大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放大口岸效应,强化贸旅牵动,坚持扩大贸易与发展加工业并重、发挥口岸功能与通道建设并重、互市贸易区建设与保税区建设并重、发展对俄贸易与其他国家的一般贸易并重、做大落地加工与跨境加工并重以及开展对俄经贸与广泛合作并重,大力发展临岸(临海)经济和“飞地经济”,打造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先导区;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最终创立“符牡图自由贸易区”,全面融人东北亚区域合作圈,不断为黑龙江省和中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赋予新内涵。牡丹江市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快推进沿301国道对俄经济带建设,创建中俄区域合作的产业载体;加快大通道建设,打造东北亚区域国际物流中心;加快辟建综合保税区,构建互贸区与保税区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对俄农业合作,着力增强外向型农业对全市农村经济及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加快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为打造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先导区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加快深化中俄人文交流合作,奠定扩大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为了加快推进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牡丹江市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积极争取把沿边开放先导区列入国家重点支持行列。建议黑龙江省在确立牡丹江市作为全省沿边开放先导区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把先导区作为国家提升沿边开放的“试验田”。二是加快大通道建设。目前,牡绥高速公路、牡绥铁路复线和哈牡城际铁路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还有一些项目也急需提上日程,加紧推进。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借港出海”陆海联运大通道问题、东边道铁路问题和通关能力问题;三是着力培育镜泊湖旅游品牌问题。四是积极推进大项目的建设。据有关报道,牡丹江市沿边开放先导区设想的目标定位是:要在中国提升沿边开放的大局中成为先导和示范,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中走在前面,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区域定位是环牡丹江的整个东北亚地区,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融、合作与共赢;功能定位为三大中心、五大基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