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定义及地位医起源于护,而护理又起源于生活实践。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医护理学,历史更为久远。可以说,在医疗技术与知识萌芽产生之前,他们对疾病的简易护理措施早就出现了。但是由于时代、社会、人民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中国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医、药、护不分状态。然而中医护理方法、经验和理论,却大量散载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出现了具有护理涵义的多种名称。例如“将护”、“侍候”、“侍疾”等。因此,在当时虽没有形成系统的护理学科或护理专业,却不能否定护理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中国的护理学专业开始是由西方传入,一直以来形成了欧美式的中国护理专业,这种护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人民的健康护理需要。于是人们便对散于各种医学著作的护理实践、经验、进行不断的整理、研究,现已逐渐升华为理论,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中医护理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临床专业基础课,是中医护理学中临床诸学科的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美容、各项医疗护理活动等对患者及老、弱、幼、残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保护、维持、恢复人类的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护理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护理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并充分完善自己,更全面、系统、科学地服务于人类,在中医护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中医护理学基础既是一门古老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对中医护理各临床专科及系统的患者、健康人群进行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及服务。它既是中医护理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又是患者及健康人群最需要的护理活动。中医护理学基础全书包括三大部分,共十八章。第一部分是中医护理总则,包括绪论、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中医一般护理、中医康复护理、中医养生保健概要、中医美容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原则等;第二部分是施行中医护理技术必须掌握的经络腧穴;第三部分是最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中医护理技术部分,共38项护理技术,是本教材的中心内容,除传统的自然疗法外,还收集了近10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护理学基础起到了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辨证施护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最具普遍性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是作为一名中国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三、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是以基本操作训练为主,辅以课堂讲授,课间见习,使学生能够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娴熟地掌握基本的操作手法及对患者的健康指导,结合现代护理的基本知识,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师在护理实践活动中使学生通过与患者或健康人交往,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作为一名中医护理人员自身的价值。第二章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同中医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医护是同源的,所以护理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紧紧相连,护理学是在人类祖先自我防护本能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抗病害斗争和劳动实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的实践就是护理,中医护理学的实质就是研究这“七分养”的科学内涵。随着祖国医学突飞孟进的发展,中医护理学也在不断的总结、研究与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大至经历了以下九个时期:一、萌芽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的拼挣中,必然会遭到外界伤害。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学会了用草茎、泥土、树叶对伤口进行涂裹包扎,这是最早的外科包扎止血法;对四肢的跌仆损伤进行抚摸揉按,起到消肿散瘀止痛作用,形成了最原始的按摩术。为了避免狂风暴雨及野兽的袭击,过着“六巢而居”的生活;为了防寒避邪用兽皮或树皮作衣。他们定居下来后,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认识了更多的动、植物,懂得了哪些动、植物食后可充饥或治病,哪些会致病或中毒等。例如《史记·补三皇本记》说:“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样便出现了药物的内服,外敷及动物的内脏、骨骼、甲壳的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方面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五十二病方》分别记载了热熨和针刺,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医护理技术之一。二、夏——春秋时期夏——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随着经济思想及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医药卫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医学逐渐摆脱了宗教的羁绊,开始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例如医学分科,专职医生的出现,最早的医学制度建立等。又如早期病因学说及疾病诊疗的产生,为医学理论的形成作了准备。这一时期有关医学知识的记载已包含有护理的内容。例如在卫生保健方面,《诗经》指出要“予发曲局、薄言归沐”、“洒扫穹窒”、“洒扫庭内”等;《礼记》中指出:“鸡初鸣、咸盥漱”,还规定了“五日则燂汤清浴,三日具沐”。“头有疡则沐,身有疡则沐”。《周礼》亦有卫生保健制度方面的记载。在饮食护理方面,在周朝的医事制度中就有了食医,《周礼》中说:“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仓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详细地指出了饮食护理和食品卫生。在传染病的预防方面《周礼》还指出“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在改变气候、调节室温方面,如《左传》提到的“藏水”,《周礼》所提出的“变化”等,也属于目前的护理学范畴。三、战国——东汉时期战国至东汉时期,科学文化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医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大量的中医护理内容散见于各种医学著作中(可惜未有系统的总结及整理),为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黄帝内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黄帝内经》(下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医学古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该书的基本观点主要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该书同时也论述中医护理学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起居调理,心理养生护理,部分疾病护理、用药护理及部分护理技术等。尤其是《内经》的正邪学说,比十九世纪英国的南丁格尔提出的学说要早2千多年,南丁格尔指出:“只有病人的自身能力才能治愈伤病……”。“在任何情况下,护理都是帮助病人,使他处于最佳状态,以便他的自身能力去更好地治疗他的疾病”。这两种学说是一致的。《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学基础,主要从下列几方面体现:1、天人合一学说与生活护理天人合一学说指导生活护理。《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为气”。指出夏天腠理开泄,汗出而保持正常的体温,适应于外界的天暑地热;冬天腠理闭密,保津蓄温,来适应外界的天寒地冻。《素问·移情变气论》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在寒冷的季节,参加适当的活动,机体就能产生热量;在暑热的季节,在阴凉处休息,具有避暑的作用。这简单的方法一直指导着科学发达的今天,病室空调机的应用也没有逃出这一原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机体一天之中的不同生理情况;《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了机体一天之中的不同病理情况。这与现代医学的医生早晚查房,护士为病人作晨间护理及晚间护理的道理是一样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指出懂得养生和护理知识的,取法于天时、地理、气候、环境等变化来调剂自己的生活,懂得饮食有节,作息有常规,不妄事操劳等护理常规,就能使形体和精神健旺。2、《内经》与饮食护理《内经》曰:“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在饮食方面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在疾病饮食宜忌中亦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如“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病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病在肺……禁寒饮食寒衣”等。对于消渴病的饮食护理提出“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3、《内经》与情志护理《内经》在情志护理上已予高度重视,认为这关系到疾病的发展、预后,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灵枢·师传》指出:“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服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强调了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顺从患者意愿。顺从患者之所愿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是施行各种治疗护理的前提。但对骄姿纵欲不遵守疾病的禁忌的患者,《内经》提出“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此时应“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这种开导教育的方法,对现代护理学的心理护理仍有深远的影响。4、《内经》与病情观察《内经》的脏腑学说指导着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素问·玉机真藏论》关于脏腑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有较详细的叙述。例如临床护理中在病情观察时如患者见头晕目眩,手足发麻是心血不足,不能制约肝阳所致,正所谓“肝受气于心”;又如患者出现水肿与脾脏关系密切;患者出现巩膜黄染与肝胆关系密切。这些都说明了脏腑与全身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对指导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内经》还论述许多疾病的病情观察,必须通过脏腑学说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如《热论》、《痹论》、《气厥论》等,《素问·气厥论》篇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5、《内经》与护理诊疗技术《内经》的经络学说指导中医护理技术。《内经》指出,必须精通经络学说,才能进行治疗及护理。《内经》中记载的中医护理技术很多,如针灸、推拿、刮痧、敷贴、热熨等。《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曾经讲到各种护理诊疗技术,如九针、灸焫、导引、按摩等。九针又发展成为目前的毫针、三棱针、梅花针及外科手术用具。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内经》的九针是目前应用的各种注射针的雏形。经络学说与现代护理技术的注射法相结合即为现在的水针疗法。《内经》的“熨法”,以后逐渐发展为药熨、汤熨、针熨、酒熨、铁熨、土熨等。热敷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干热敷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展为日光浴、光疗、电疗、磁疗及激光点穴等。这些都是根据经络系统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又如《灵枢·痈疽第八十一》较详细地记载有关药物熏蒸的护理方法,与现代较先进的蒸汽治疗机、薰洗治疗机的原理是一致的。(二)《伤寒杂病论》与中医护理学基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它在《内经》理论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系统的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原则,它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为中医护理技术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1、首创药物灌肠法。《伤寒论·阴明篇》中记载了对津枯肠燥,大便秘结者,用蜜煎导而通之,或用猪胆汁灌肠以排出宿粪。以后逐渐发展成目前各种灌肠法。2、开展复苏术。在《金匮要略·杂疗方》中,详细记载了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摩、抢救自溢、溺死患者的具体操作过程,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展急诊复苏护理的典范。如对自缢者,应“徐徐抢救,不得截绳,中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肩,年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这与现代急救技术的人工呼吸法相似。3、发展中药用药法,确立了辨证施护原则,为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