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标题解读】: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主流思想”是指?儒家思想3、演变:不断发展、兼容,延绵至今。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1课第2课第3、4课单元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春秋末孔子创立儒学战国孟子、荀子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时“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受打击汉初儒学逐渐复苏→→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吸取佛、道精神,进一步发展←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明代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成为心学←明末清初儒学十分活跃,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维新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原因历史地位两宋西汉秦朝春秋战国时期项内目容明清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不受重视压制独尊新发展空前强化利用全盘否定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居于统治地位)观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说:一年有四季,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那我们应该怎样随着季节而读书?夏天读庄子,让人通体舒畅;秋天看老子,品万物枯荣;冬天读孟子,养浩然正气;春天读孔子,人生充满希望。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1.“百家争鸣”的含义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多个思想流派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各种思想流派的涌现及不同学派争相发表见解、互相论战的局面。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小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讲,百家争鸣实质上就是各家救世方案之争。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呢?2.“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铁双镰范(战国时期)青铜牛尊战国战车(复原模型)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所绘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曹沫挟持齐桓公,要求他归还鲁国国土的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情况。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河北保定定兴黄金台燕昭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乐毅吴起商鞅孔子讲学图古代私塾(浮雕)(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形成,社会的大变革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1)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文化: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转型。直接原因:各家学派代表著书立说,互相批驳,形成“争鸣”局面。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主要流派:儒、道、法、墨、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则称“九流”)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道家老子、庄子实质: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学派。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晚期,其他为战国时期。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而不是创立者。先秦诸子中,只有墨家是代表下层人民的。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4、“百家争鸣”历史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其主张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将人从神秘和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文化圈、经济圈的形成期。下面对这一阶段历史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C.中围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儒家学派1.春秋时期:孔子(1)孔子的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3岁丧父,17岁丧母,从小虚心好学。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吏。30岁开始私人讲学。50多岁又从政,担任司寇。55岁仕途失意。晚年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到处碰壁。68岁返鲁,晚年潜心办学和整理文献。享年73岁。后被尊为“至圣”。•①思想主张:•A.政治思想:•(2)孔子的思想“仁”与“礼”阅读课本P4-5页,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思考:①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②核心是什么?③怎样实现“仁”?强调“仁”的目的是什么?④“仁”与“礼”的关系?“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仁”是“礼”的内在基础和灵魂,“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和依托,是贯彻实施“仁”的手段和保障。②核心:“仁”(含义:即“爱人”,“仁者爱人”)③实现“仁”的方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人)“克已复礼”、正名(--对己)“仁”的目的:协调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统治秩序。④“仁”和“礼”的关系周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名分等级制度: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注: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爱人”----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①思想主张:•A.政治思想:•B.民本思想:•C.教育思想:•(2)孔子的思想“仁”与“礼”阅读课本P4-5页,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思考:①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②核心是什么?③怎样实现“仁”?强调“仁”的目的是什么?④“仁”与“礼”的关系?“以德治民”教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教育方式:首创私学——对百姓打破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满足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的推动学术下移运动。•子曰:“有教无类。”•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私人讲学,有教无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讲析:孔子这段言论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①思想主张:•A.政治思想:•B.民本思想:•C.教育思想:•D.伦理观上:•E.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2)孔子的思想“仁”与“礼”“以德治民”教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教育方式:首创私学“性相近”——对百姓打破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满足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的推动学术下移运动。(3)孔子的文化成就编订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4)孔子(学说)的影响:对后世: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不能适应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趋势,不能满足诸侯国国君的愿望,所以儒家思想未能被统治者所接受。开创儒家学说,被尊称为“至圣”。孔子历代封号•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文圣尼父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先师尼父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先圣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宣父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太师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隆道公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玄圣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二年(公元老派307年):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至圣先师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很大!“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格;他倡导“礼”影响了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规定了应当为、可以为、不得为行为方式,具有很强规范性,限制了中国人创新思维,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念障碍。他强调“不怨天,不尤人”,不正视矛盾,不具开拓精神,形成中国人内敛性格特点。“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一方面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协调,形成了中国特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这种通过修身、齐家而形成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逐渐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孔子出国”截至2014年9月,中国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3国合作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2009年2月12日,正在牙买加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金斯敦出席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孔子学院授牌仪式。这是习近平向莫纳分校校长雪利(左)授牌。2010年6月19日,正在新西兰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惠灵顿出席了维多利亚大学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