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发展下的文化支撑 定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原经济发展下的文化支撑——打造品牌文化,提高大众文化品位,让文化成为“中原崛起”的新动力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媒介已成为连接经济与文化的重要纽带,如何让大众文化在品牌文化的引领之下推动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中原崛起”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问题。关键词:中原经济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品牌文化大众文化媒介中原崛起一、何谓中原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广义中原指河南及其周边省份交汇之处,地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一段,具体指西临华山,北至太行山——漳河一线,南界沔水——淮河一线,东达泰山——泗水一线的地理区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行政区划所属之地。二、中原经济发展现状中原经济发展现状即为河南经济发展现状。从资本投入看,河南省2005年在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166.6亿元,绝对就业量高达3245.7万人可耕地面积高达10801.77万亩,这些庞大的生产要素确保了第一产业的高产值。但是由于劳动者数量过大这稀释了人均固定资本量。同时,农业的投入回报率较低,这就使得本来人均资本量很低的产出更低,成农业人均产值的低水平。2004年,河南省在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1293.9亿元,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者数量高达1142.1万人。第二产业的投入回报率较高,这使得人均资本的作用非常关键,但河南省在第二产业中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占有量比较低,例如2004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占有量仅有8967元,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这就直接造成了第二产业人均产出的低水平。河南省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为3181.27亿元,位居全国第八位。从三产结构看,河南省三产产值比率是17.9:52.1:30.0,三产劳动业比率是55.4:22.1:22.5,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从资本投入看,河南省2004年在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1668.9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3.8%,在全国排名中居于中游水平;从劳动投入看,绝对就业额达1199.7万人,比山东、江苏、广东等人口大省的就业量要低一点,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低于全国水平的30.6%。由此可看出,由于资本总投入和劳动总投入都低于山东、江苏等省份,因此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和产业总值低于这些地区就毫不奇怪了。同时,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人均额也比较低,例如2004年该数据为16214元,比江苏、广东等经济强省要低,这就影响了该产业的人均产出。但是第三产业的投入回报率普遍较高,这就进一步拉大了河南省在该产业领域与其它省份的差距。表:2000—2004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分布(%)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第一产业22.621.920.917.619.8第二产业47.047.147.150.448.9第三产业30.431.031.032.031.3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上表显示,2004年河南第一产业比重为19.8%,比2000年下降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48.9%,上升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31.3%,上升0.9个百分点。这说明经过5年的调整,第一产业占比重下降,第二、三次产业占比重上升,这基本上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相吻合。从增加值构成看,第二、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大体相同;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在朝着逐步优化方向发展。从1997年和2002年河南省投入产出测算结果看,2002年河南省各产业平均带动力为2.0344点,比1997年提高0.5316个点,各产业平均推动力为1.2043点,提高0.3146点。三次产业配置效率的稳步改善,有效地促进了总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数量增加较快,但基本以传统产业为主。2004年河南省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7.71万个,占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的66.1%,比2000年上升7.3个百分点。长期以来,三次产业中河南省第三产业无论是劳动力比重或增加值比重都较低,虽然近年来情况有好转,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或周边省份相比,发展仍处于滞后状态。可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河南省的一个短项、弱项。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的一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中原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利用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软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美国经济学家米切尔·沃尔夫曾说过:“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由此可见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中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显著的优势之一。要想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要做好对中原文化的区域定位。自古以来,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经过时间长河的历练,内蕴深厚。省委徐光春书记高屋建瓴地把中原文化概括为十八种文化形态,分别是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从微观上说,我们有以裴李岗遗址、仰韶村遗址、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资源,有以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殷墟遗址、东周王城为代表的古都文化资源,有以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神农氏、颛顼、帝喾等为代表的古帝王资源,有以古城方国、名人墓庙为代表的姓氏文化资源,有以张衡墓、岳飞庙为代表的名人资源,有以龙门石窟、嵩岳寺塔为代表的古代艺术珍品资源。特别是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其自信、神秘、美丽的微笑可以与西方蒙娜丽莎的微笑相比美。这些历史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河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更大跨步。伴随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潮流,中原的武术文化遍及全国,延至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少林功夫,走进中原寻师学艺。中原功夫文化技压群雄,名扬天下,自古就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这正确切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少林寺闻名天下来源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他们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现在的少林寺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使“少林”不仅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而且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刚柔并济,强身健体、修心养性,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喜爱的健身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广大的市场。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概括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三大功能:第一,监测环境;第二,协调社会各部分的关系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三,社会文化世代相传。后来,赖特补充了必要的第四项功能,即娱乐。这些对大众传播功能的表述,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大众媒介这些功能的发挥,会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冲突,调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工具。发展深入社会生活,贴近市民需求的新闻出版、电影娱乐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重大作用。很多电视台已经开始发展本地的品牌特色,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等,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形成自己特色,提高收视率,既娱乐了大众,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河南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深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四位一体”建设的战略性举措,作为推动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支撑来抓,积极探索,开拓进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480.1亿元,连续两年增长超过17%,高于全省GDP的增幅。文化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河南省一大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逐渐发展壮大。2007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实现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销售净收入52.3亿元;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完成营业收入8000多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2位;省有线网络集团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00万户,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此外,新兴文化产业初见成效。移动电视、手机报、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相继开通;河南天乐动画有限公司拍摄的26集三维动漫连续剧《独脚乐园》与英国、德国、马来西亚签订了版权输出、电视播映协议,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四、文化与经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对经济产生拉动作用,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源的变动关系,而且是一种精神上的状态。经济发展必然受到现存的并且不断演变着的和制度化了的文化价值标准的约束,文化模式不仅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客观过程提供了稳定性的框架,而且为经济主体性力量的发挥设置了一个规范性的调节机制。文化构成了经济过程的核心结构,并造就了在此框架中人们行为的动力、规范及其独立存在的形式,使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在农业大国的基础上建立工业化国家,需要减少第一产业人口的比重,大力发展服务业。而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经济能不能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科技力、经济力、文化力是经济创造的三大动力。所谓文化力是指不同种类的文化在协同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中转化而来的力量。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文化因素合并于产品和服务创造,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满足,实现融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与科技财富于一体的更高级的财富创造。同时文化产业的崛起使国民经济有了文化经济的特色,文化资源成为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新杠杆,文化获得了生产力的性质,出现了知识文化生产、服务生产与物质生产现代三维产业并行发展的趋势。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一、文化赋值文化赋值就是赋予某一事物(包括物质产品)以文化价值,以提高它的知名度、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例如元宵节买元宵,中秋节买月饼等节日消费便和文化赋值有直接关系。当一种产品被赋予某种文化价值与内涵,此时的消费已不仅是物质消费,更是文化消费。二、名人效应清华大学20世纪30年代的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经济中的名人效应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例如“杜康酒”与其他酒相比不仅是质的区别,更因其背后的名人文化和酒文化而更胜一筹。三、民俗艺术产业化民俗文化与经济结合形成了民俗艺术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民俗文化以其生活形态及由此衍生的艺术品获得了经济效益。例如洛阳花会、信阳茶叶会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封汴绣、南阳玉雕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品以其文化特色实现了经济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已成为一种资本,在全球化的经济中履行使经济运转的使命,随之产生了文化经济。在文化经济中,原来的商品变成文本,一种具有潜在意义和快感的话语结构,从而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资源。所谓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业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其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通俗化、传播现代化、商业化、消费文化的特征,影响其他商品的生产消费,使人们的消费日益时尚化、品位化,并刺激商品市场的膨胀与扩张。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介已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通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