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行政执法风险及其预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税收行政执法风险与防范陕西省税务干部学校杨军利本课程主要内容依法行政的涵义和原则什么是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分类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成因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主要表现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治税以人为本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涵义行政主体合法。行政权的取得和行使合法。行使行政权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国发〔2004〕10号依法行政基本要求之一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合法行政的内涵法的概念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的总和。合法行政的依据—法的涵义合法行政所依之法应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还应包括法律原则、法律目的和法律精神。合法行政的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并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形下,不得作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合法行政的具体表现主体合法权限合法程序合法依据合法依法行政基本要求之二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合理行政的内涵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实施行政管理,而且要求行政机关的行为符合法律的意图或者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合理行政的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合理行政的具体表现必要性适当性公正性对相同或相近的事实,要使用基本一致的执法尺度和执行力度,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偏废。行政主体在面对多种适合达成行政目的的手段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对行政相对人利益限制或损害最少的手段。行政主体在执行一项法律的时候,只能够使用那些适合于实现该法目的的方法,而且必须根据客观标准,不是按照行政主体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某种措施的适当性依法行政基本要求之三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程序正当的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做到程序公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为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管理创造条件,确保其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的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处理的事务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程序正当的具体表现程序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守的方式、步骤以及实施这些方式、步骤的时限和次序。方式是指行政行为通过何种具体方法与形式得以表现和实施。步骤是指行政行为的各种方式的排列顺序。次序是指步骤的先后顺序。时限是指行政主体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程序作出决定或执行法律。依法行政基本要求之四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高效便民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改进工作方法,方便人民群众。依法行政基本要求之五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诚实守信的要求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制定的法规、规章、政策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严格遵守信赖保护原则。依法行政基本要求之六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权责统一的要求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授权一定要充分。法律、法规在授予行政机关权力的同时,要明确规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行使权力的条件和程序。加强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监督,确保违法必受追究。特别提醒:三个转变在关于公民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在法治观念上,必须从依法治民、依法治事向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转变。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什么是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税收行政执法风险,是指具备税收执法资格的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利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侵犯了国家或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导致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能面临承担不利法律后果的情形。培训目的:防范和控制税收执法风险,进一步提高应对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谨慎执法,提高执法质量。预防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意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税有利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有利于保护税务干部有利于树立税务部门形象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分类管理类风险行政类风险司法类风险管理类风险指依据《税收征管法》、《行政许可法》、《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各类税法、文件、考核办法规定,执法主体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由于解释或执行法律法规政策所赋予的职责职能中应作为而未作为、未完全作为或作为了未赋予的职责职能范围内的管理事务而形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风险。违法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理经济惩戒行政类风险指依据《税收征管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各项行政法律、法规,税收执法主体因实施税务行政执法行为而引起的税务行政复议撤消、税务行政诉讼败诉、税务行政赔偿等不良后果及影响的风险。违法责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司法类风险指依据《税收征管法》、《刑法》(第九章渎职罪)等规定,税务人员在税收执法行为过程中因主观过失、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职责客观上侵犯国家利益形成国家税款及其他财产重大损失而可能触犯国家法律并负刑事责任的风险。违法责任刑事责任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成因税收执法依据不够健全纳税人法制观念大大提高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税收执法人员自身因素税收执法依据不健全尚无税收基本法,涉税法律层次不高法律滞后于经济发展法律制定不够严谨法律冲突仍然存在涉税文件过多,争议较大税收执法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一般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法律适用原则法律优位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司法裁决适用依据参照适用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2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3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思考《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需立案查处的,可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需要纳税人自行补充的纳税资料,以及需要纳税人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调整账目的,税务机关应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逐项落实。”第21条规定:“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问题:纳税人在纳税评估阶段中自行改正违法行为的,税务机关不予处罚,这种处理是否存在执法风险?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征管部门与稽查部门《税收征管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第八十六条税务机关应当采取纳税评估方法,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引导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纳税评估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税收征管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第八十九条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疑点,经税务约谈、举证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故意逃避缴纳税款等违法嫌疑,无需立案查处的,可向纳税人下达《纳税评估建议书》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仍认为有疑点需实地核查的,应移交日常检查。税务机关应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逐项落实《纳税评估建议书》。税务机关在纳税评估中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缴纳税款、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应移交税务稽查。《税收征管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第九十一条纳税人依照纳税评估反映出的问题缴纳的税款和滞纳金视同纳税人自行申报,不作为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纳税人法制观念大大提高纳税人守法水平提高纳税人维权意识增强纳税人反执法能力提升内部因素信息不对称岗位职责不明晰管理规定违法违规考核机制不健全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岗位陷阱外部因素经济发展速度快,形式多样化协税护税不力地方政府干预税收执法人员自身因素执法综合水平普遍不高工作方法简单工作责任心不强风险防范意识比较片面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主要表现税收执法超越职权税收执法程序违法税收执法侵权税收执法依据错误税务案件定性不当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自由裁量权滥用行政复议处理不当税务执行不到位税收执法超越职权主体越权(级别)管辖越权(地域)职能越位(岗位)思考一2007年7月25日,咸宁市开发区国税局(县级局)管理二科接到举报,该市A企业有逃避缴纳7月份税款的行为,遂以管理二科的名义下发检查通知书,派检查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