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西方翻译理论一、西方翻译史上的5个重大历史时期1).古代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2).罗马帝国后期圣.哲罗姆翻译钦定拉丁文版《圣经》与此同时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被译为拉丁语3).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14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钦定英文版《圣经》4).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量西方文学名著的互译以及东方的优秀文学作品也被译为西方各国语言5).现(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翻译活动和组织日趋成熟。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从以往的文学领域扩展到:商业翻译---科技翻译---机器翻译二、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翻译的语言学派: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Nida)、卡特福德(J.C.Catford)、纽马克(PeterNewmark)、哈蒂姆(Hatim)等。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功能学派主要集中在德国,其代表人物为汉斯.韦米尔(HansVermeer)。文化学派“文化学派”在中国翻译界普遍使用,其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范式”。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Homles和英国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阐释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Hermeneutics是关于理解、解释及其方法论的学科。以阐释学的角度论述了翻译与理解的密切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翻译的原则和途径,指出翻译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译者不打扰原作者,带读者靠近作者,或者尽量不打扰读者,使作者靠近读者。论文对笔译与口译活动、文学翻译与机械翻译都加以区分并进行阐述。其代表人物为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解构主意翻译学派解构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比较著名的学者有韦努蒂LawrenceVenuti、罗宾逊DouglasRobinson、西蒙SherrySimon等。三、西方翻译理论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AlexanderTytler(泰特勒):18世纪末英国学者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类似严复的“信达雅”原则(Threeprinciplesoftranslation):1).Atranslationshouldgiveacompletetranscriptoftheideasoftheoriginalwork.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2).Thestyleandmannerofwritingshouldbeofthesamecharacterasthatoftheoriginal.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3).Atranslationshouldhavealltheeaseoftheoriginalcomposition.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PeterNewmark(纽马克)英国翻译研究界的元老,英国萨里大学(SurreyUniversity)的教授。他在其成名之作《翻译研究途径》(ApproachestoTranslation,1981)中所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之说。他的代表作《翻译教科书》(ATextbookofTranslation,1988)成了世界各地许多大学的翻译教材或参考书籍。其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文本中心论”。纽马克把要翻译的对象看成文本,并根据语言的功能把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三大类。表达功能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声明和信件等;信息功能包括书籍、报告、论文、备忘录等;呼唤包括各种宣传品、说明书和通俗小说等。他认为不同的文本应该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纽马克把翻译方法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前者强调忠实于原作“原作者”;后者强调忠实于译作“读者”),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等效”要求。奈达(EugeneNida)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译论之一。其理论对中国译论影响最为深刻。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functionalequivalence即“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例如,英语谚语“whiteas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也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鹅毛”。再如,英语成语“springuplike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HansVermeer(维米尔)德国翻译理论家。其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为功能学派的奠理论。“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指行为的目标、功能或意图。该理论认为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四: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两大特点:(1)理论研究纳入语言学范畴,受现代语言学和信息理论的影响,因而带有明显的语言学色彩,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形成鲜明对照;(2)以往理论家闭门造车、不相往来的局面被打破。理论家通过论著、杂志、论文集等方式,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此外,由于交通手段、出版业的进步以及国际学术组织的出现,各国翻译理论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密切,学术交流日益加强。五、现代西方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大学派:1、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S.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Jakobson)。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LinguisticAspectsofTranslation)之中。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1)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2)对于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他认为,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3)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4)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语言进行处理。(5)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2、伦敦学派.伦敦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thesocialcontextofsituation)所决定的。在翻译研究领域,译文的用词与原文等同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用于相同的语言环境之中。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为福斯(J.R.Firth)。有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译理论,一篇为《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and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AnalysisandTranslation)。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为福斯(J.R.Firth)。有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译理论,一篇为《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and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AnalysisandTranslation)。弗斯着重谈到三个方面:(1)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2)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3)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一种语言的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另一种语言。卡特福德(JohnCatford)是该学派中比较系统提出翻译理论的学者。任教于爱丁堡大学的卡特福德1965年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一书,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新的途径,引起巨大反响。卡特福德称其理论为“描写性”翻译理论。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1)翻译的性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2)翻译的类别。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fulltranslation)和“部分翻译”(partialtranslation);就其语言层次而论,可分为“完全翻译”(totaltranslation)和“有限翻译”(restrictedtranslation);就语言结构的登记来说,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即传统意义上的“逐字译”和“意译”,而“直译”介于两者之间。(3)翻译的对等问题。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基于对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另一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译文和原文是否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4)翻译转换,是指把原文变成译文时偏离形式对应。翻译转换主要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可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四种。(5)翻译的限度,是指不可译性问题。翻译中有两类不可译。一是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意语法结构;二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不同的时代背境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3.美国结构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提出一种行为主义的语义分析法,认为意思就是刺激物和语言反应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布龙菲尔德理论为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所取代。乔氏理论有三个观点:(1)人类先天具有语言能力;(2)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3)语言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该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关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论述。语言的不同主要在于各自的表层结构不同,而深层结构则具有共同特点。在上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