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水环境影响评价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4.1基本概念4.2相关水环境标准4.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4.5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4.7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4.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在现状调查的水质参数中筛选;拟预测参数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般少于现状调查参数);根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和当地环保要求筛选;不同时期参数不一定相同;*对河流,可用水质参数排序指标(ISE)选取预测水质因子:ISE是负值或越大,说明拟建项目排污对河流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cp:建设项目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cs:水污染物的评价标准限值,mg/L;ch:评价河段的水质浓度,mg/L;Qp——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m3/s;Qh——评价河段的流量,m3/s;4.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是以一定的预测方法为基础的,而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水体的自净特性。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P66)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物理自净:混合稀释、自然沉淀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反应生物自净:水中微生物(尤其是细菌)作用Ex:纵向混合系数,m2/s;Ey:横向混合系数,m2/s;Ez:垂向混合系数,m2/s;K3:沉降系数,1/d;水体的耗氧和复氧过程水体耗氧过程:含碳化合物被氧化;含氮化合物被氧化;水生植物(如藻类)的呼吸作用;河床底泥耗氧;水体复氧过程: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溶于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K1:耗氧系数,单位1/d;K2:复氧系数,单位1/d;4.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地表水环境简化(P96)河流简化: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河流断面宽深比≥20,可视为矩形河流;大中河流预测河段弯曲系数较大(1.3)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为平直河流;大中河流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较高(如一级)视为非矩形河流,其他简化为矩形河流;小河一般可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河流水文、水质有急剧变化河段,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分别简化。湖泊与水库的简化:大湖(库)、小湖(库)、分层湖(库)。水深10m且分层期较长(如30d)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不存在大面积回流区和死水区且流速较快,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的狭长湖泊可以简化为河流。污染源的简化(P96)污染源简化包括排放方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污染源排放方式简化:点源和面源无组织排放或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排水时,也可以简化为面源;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简化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二者之和。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简化为一个,其排放量是所有排放量之和。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成一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两者之和。污染源排放规律简化: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4.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P95)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主要指水工模型。水工模型法定量性较高,再现性较好,能反映出比较复杂的地表水环境的水力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物理过程。但需要合适的试验场所和条件以及必要的基础数据,需较多人力、物力和时间。专业判断法半定量或定性预测。注意预测对象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数学模式法定性预测。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某些影响无法定量预测,也没有条件采用类比调查时采用。4.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水质数学模式按水质分布状况分: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按来水和排污随时间的变化分:动态、稳态、准稳态(准动态);按拟预测水质组分分:单一组分模式、耦合组分模式;按求解方法及方程形式分:解析解模式、数值解模式;水质影响预测模式的选用(P97)主要考虑水体类型和排污状况、环境水文条件及水力学特征、污染物的性质及水质分布状态、评价等级等方面。4.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1.*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P73)预测范围内河段分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充分混合段: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混合过程段: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计算(理论公式):河中心排放x=0.1uxB2/Ey岸边排放x=0.4uxB2/Eyux——x方向流速,m/s;B——河流宽度,m;Ey——横向扩散系数,m2/s。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1.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P73)12(0.40.6)(0.0580.0065)()BaBuxHBgHI*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估算(经验公式):式中,B——河流宽度,m;a——排放口距岸边的距离,m;u——河流断面的平均流速,m/s;H——平均水深,m;g——重力加速度,9.8m/s2;I——河流坡度,‰。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例题1:一河段的K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河水特征为:B=50.0m,H均=1.2m,u=0.1m/s,I=9‰,试计算混合过程污染带长度。解:混合过程段长度:12(0.40.6)(0.0580.0065)()(0.450.00.60)50.00.1(0.0581.20.006550.0)9.81.29BaBuxHBgHI‰=779.0m所以混合过程段长度为779.0m。*2.河流完全混合模式(P71)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段;(3)河流为恒定流动;(2)持久性污染物;(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c——污染物浓度,mg/L;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ch——河流来水污染物浓度,mg/L;Qp——废水排放量,m3/s;Qh——河流来水流量,m3/s;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例题2(P72):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2.83m3/s,含盐量13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0.46m/s,平均河宽13.7m,平均水深0.61m,含氯化物浓度100mg/L。如该厂废水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设地方标准为200mg/L)?解:ch=100mg/L,Qh=0.46×13.7×0.61=3.84m3/scp=1300mg/L,Qp=2.83m3/s代入得c=609mg/L。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河水氯化物将超标。*3.河流一维稳态模式c——计算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c0——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t——断面间水团传播时间,d;K——水质综合消减系数,1/d;u——河流流速,m/s;x——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0exp()86400xccKu或一般方程式为:0exp()ccKte:自然对数的底,2.718*3.河流一维稳态模式*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段;(3)河流为恒定流动;(2)非持久性污染物;(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c——计算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c0——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K1——耗氧系数,1/d;K3——污染物的沉降系数,1/d;u——河流流速,m/s;x——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或例题3:一河段的K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p=19440m3/d,BOD5(p)=81.4mg/L,河水Qh=6.0m3/s,BOD5(h)=6.16mg/L,u=0.1m/s,K1=0.3/d,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过程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5浓度是多少?解:Qp=19440/86400=0.225m3/s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BOD的浓度081.40.2256.166.00.2256.0pphhphcQcQcQQ=8.88mg/L=6.275mg/L0110000exp()8.88exp(0.3)86400864000.1xccKu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5浓度是6.275mg/L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4.Streeter–Phelps(S-P)模式建立S-P模式的基本假设:(1)河流中的BOD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2)反应速度是定常的;(3)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而河流中的溶解氧来源则是大气复氧。S-P模式的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段;(2)污染物为耗氧有机污染物;(3)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4)河流为恒定流动;(5)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4.Streeter–Phelps(S-P)模式0pphhBODphcQcQcQQ0pphhphDQDQDQQCBOD0——计算初始断面的BOD浓度,mg/L;D0——计算初始断面亏氧量,即断面DO浓度与DOf之差,mg/L;Dh——上游来水中溶解氧的氧亏值,mg/L;Dp——污水中溶解氧的氧亏值,mg/L;0011 exp()exp()86400BODBODBODxccKtcKu*4.Streeter–Phelps(S-P)模式D——亏氧量,即饱和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浓度的差值,mg/L;cBOD——BOD的浓度,mg/L;K1——耗氧系数,1/d;K2——大气复氧系数,1/d;x——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01120221[exp()exp()]exp()864008640086400BODKcxxxDKKDKKKuuu氧垂公式氧垂曲线:根据氧垂公式绘制的溶解氧沿程变化曲线。(P75)00221211186400ln[(1)]cBODDKKKuxKKKcK0022121111ln[(1)]cBODDKKKtKKKcK*4.Streeter–Phelps(S-P)模式计算最大氧亏点-临界点tc——由起始点到达临界点的流行时间。xc——临界点到计算初始点的距离,m。*4.Streeter–Phelps(S-P)模式S-P模式在水质影响预测中应用最广,也可用于计算河段的最大容许排污量。在S-P模式基础上,结合河流自净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人们提出了一些修正型。例如托马斯引入悬浮物沉降作用对BOD衰减的影响;多宾斯-坎普提出了考虑底泥耗氧和光合作用复氧的模型;奥康纳进一步考虑含氮污染物的影响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