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与发展国家报告中国人口与发展国家报告中国人口与发展国家报告中国人口与发展国家报告国家计生委一、中国的人口发展状况与前景一、中国的人口发展状况与前景一、中国的人口发展状况与前景一、中国的人口发展状况与前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人口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中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始终强调人口增长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国家制定并组织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方案,将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等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人口与发展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634元人民币提高到2000年的7078元人民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从1992年的8000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占总人口的2.37%。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10年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11月1日中国人口为12.95亿,其中大陆人口为12.66亿。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大陆人口10年间共增加1321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01年人口出生率为13.38‰,死亡率为6.43‰,自然增长率为6.95‰,总和生育率为1.8。中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全国累计少出生人口3亿多,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中国15岁及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8039人上升到11146人。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为70.15%,比1990年的66.74%上升了3.41个百分点;0—14岁人口比例为22.89%,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中国人口已经转变为老年型人口。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在人口与发展方面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年均净增1000万人左右,预计本世纪中叶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接近16亿),然后开始缓慢下降。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将长期存在,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如果人口问题解决不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化代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完成。为更好地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中国在世纪之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作出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奋斗目标、方针原则和主要措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为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发表了《21世纪中国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在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思路;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努力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两手抓,进一步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国政府制定了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未来10年(2000—2010),中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一番。继续稳定目前的低生育水平。2005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3.3亿以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9‰;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采取经济、科技、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多种手段,改变并扭转农村贫困人口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少生快富。重点扶持低收入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重视解决城市人口贫困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城市扶贫机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多种商业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二、生育水平变化及其对计划生育二、生育水平变化及其对计划生育二、生育水平变化及其对计划生育二、生育水平变化及其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影响生殖健康的影响生殖健康的影响生殖健康的影响(一)中国的生育水平现状。1990年以来,中国的生育水平整体上呈现平稳下降态势。总和生育率从1990年的2.29下降到2001年的1.80。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90年的21.06‰、14.39‰下降到2001年的13.38‰、6.95‰。生育水平的下降与人们婚育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有直接的关系。1990年以来,中国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在21.9-22.8岁之间波动,2000年为22.6岁;平均生育年龄在25.1-25.5岁之间波动,2000年为25.5岁;一胎平均生育年龄在23.2-24.1岁之间,2000年为24.1岁。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率保持在83%以上。中国妇女的人工流产数量大幅度减少,2001年全国人工流产数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53%。(二)生育水平变化的特点及影响。中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虽已降低,但目前的低生育水平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背景下实现的,并不稳定。生育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即农村高于城市,西部高于东部,贫困地区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01年调查的由35岁以上妇女平均曾生子女数代表的中国育龄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81,其中城镇为1.22,农村为1.98。区域间的生育水平差异与贫困有着直接的联系。生育水平高的农村、边远地区,可能因人口过多、受教育程度低、资源和就业机会有限而增加遭受贫困的风险;而贫困地区,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可能更多地依赖以人力的增加来获得生产和生活资料,改善生活条件,进而使生育水平居高不下。生育率的急剧下降也为中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对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造成冲击,增加了社会养老负担。生产力不发达和男性偏好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出现偏高的现象。(三)未来的工作目标。21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府将继续努力稳定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重点做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提高生殖健康水平为目标,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普及科学知识,普遍开展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未来10年是中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时期。到2010年末,中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将控制在14亿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三、死亡、发病趋势及与贫困三、死亡、发病趋势及与贫困三、死亡、发病趋势及与贫困三、死亡、发病趋势及与贫困(一)中国的死亡、疾病现状。10年来,中国政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不懈努力,在疾病控制和降低死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人口出生预期寿命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8.6岁提高到2000年的71.2岁。中国人口的疾病谱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总的趋势为: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以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所替代。中国人口死因构成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组织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活动,改水改厕,综合整治环境卫生。2000年,全国5.27亿农村人口吃上自来水,覆盖农村总人口的55.22%,比1995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4.84%。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组织开展“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组织实施的儿童计划免疫和孕产妇保健项目卓有成效。2000年,全国1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卡介苗为97.8%,脊髓灰质炎为98.0%,百白破为97.9%,麻疹疫苗为97.4%。全国婴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32.9‰下降到2000年的28.9‰;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88.9/10万下降到53.0/10万。农村婴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58‰下降到2000年的37‰;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112.5/10万下降到69.6/10万。在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二)存在的问题。健康保障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资源相对不足,城市和农村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在服务的提供、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还存在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老年人、残疾人、城市失业人员、农村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对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结核病、性病等一些本来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传染病重新抬头,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三)未来的目标与措施。中国政府将继续组织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活动,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阶段目标,并在疾病控制和降低死亡方面进一步取得进展。2005年,婴儿死亡率将降低到31‰左右,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42/10万左右。进一步关注贫困人群、老人、妇女和青少年在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需求,给予专门的资源投入,改善服务的提供、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服务的可及性。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将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安排扶贫资金,大力开展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项目。发展和完善农村卫生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减少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多形式、多渠道支援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倡东部支援西部,城市支援农村,做好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组织开展积极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项目,努力遏制艾滋病传播与蔓延快速增长的势头。四、迁移、城市化和贫困四、迁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