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简答题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比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的。或者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2.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并说出其中的道理。答: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3.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这个方法应用了声音的什么特征?答: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皆有,相比之下,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4.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杂一纸上画出一条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答:乙和丁的实验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甲的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物质,丙的实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形状体积有关。5.用烧水壶往水瓶里灌开水,其音调会越来越高。所以光凭声音的音调就可以听出水瓶里水装得满不满,为什么?答:因为水瓶里有空气柱,冲水时随着水位升高,空气柱变短,而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单波频率也发生了变化,即音调发生了变化,凭经验就可听出当水被灌满时是什么声音。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答: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7.用水壶烧水,当水开了后,用水壶向热水瓶中注开水时,你的父母在一旁提醒你:“水快满了”,那么,你的父母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答:是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来判断的。原来随着热水瓶里的水的增多,水上方空气柱越来越短,它的振动频率也越来越大,听起来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尖。8.请你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答: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所以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后,在这个物体的一侧就会有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2-9.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答: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易反光的材料。10.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答:平静的水面就好像是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对于实物的第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的像距水面就越近。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1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只用绿光照射时,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答:红色的“光”字将消失,只能看到一张红色的纸。这是因为只有红光照射,白纸反射红光,红色的“光”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眼睛的只有红色光。只用绿光照射时,我们将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这是因为只有绿光照射,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颜料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12.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我们将只能看到一些不规则的红色色块。这是因为绚丽多彩的油画画面由各种颜料组成,这些颜料中只有红色颜料能反射红色光。13.放电影用的银幕做成粗糙白色的,这是为什么?答:因为粗糙物体能产生漫反射,使观众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画面;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彩色画面。14.在洗碗筷时,将筷子放入有水的碗里,发现筷子断了,拿出来一看,又没有断,这是什么原故?答:把它放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从筷子射向空气中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起来筷子像是向上弯折的样子。15.一不透明的杯子,在杯底放一硬币,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硬币,然后请另一同学向杯中缓缓注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你又看见硬币了。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可通过作图辅助说明。答:光在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一开始看不到硬币;有水后,光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后就可以看到那个硬币了。16.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为什么?答:因为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在森林里不能随便丢弃这种饮料瓶。17.在游泳池边向水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因为人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成的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18.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请你解释这种现象。答:看到的两枚硬币中,上面的一个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像;下面较大的一个是通过杯子侧面水的折射而成的像。19.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想像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3-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声的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犹如别墅。”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住飞驰的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一种想像及其依据。答:⑴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⑵常温下制成超导体。依据是超导材料与温度有关。20.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答:手持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框外的景物能在墙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21.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不是倒立的?答: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可以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是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2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答:照相机利用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的规律;投影仪利用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的规律;放大镜利用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正立虚像的规律。23.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支笔。把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描述这个现象。与用凸透镜所做的实验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答: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当铅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水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突然改变方向。用凸透镜做实验,当铅笔由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凸透镜会看到铅笔逐渐变大,而形状保持不变,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也会突然改变方向。(所用的凸透镜焦距要比较短。)24.“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是不是需要“调焦”?答:“傻瓜相机”也有光圈和快门,只不过它们都安装在机身里面。傻瓜相机内部增加了一些电子、机械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快门,不需要人工调节。傻瓜相机也能自动聚焦,不需要手动调焦。25.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这是为什么?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有什么规律?答:物体到眼睛距离为25cm时,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是不同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短,而远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长。26.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同?度数深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你能鉴别一副老化眼镜的两个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吗?说明方法和理由。-4-答: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度数深的眼镜镜面弯曲得较多,度数浅的眼镜镜片相对较平。27.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答:把放大倍数较大(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放在靠近眼镜的位置时,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大了;两个放大镜位置对调以后,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为了使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物体放大,所以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28.一般手电筒都有回光碗。回光碗相当于一面凹面镜,它有聚光焦点。当光源在焦点上时,光线就会被强烈地反射出来,形成平行光,这样手电筒的光线就亮一些。然而,笔形电筒、打火机形电筒等微型电筒并没有回光碗,发出来的光线却也能集中。这是什么道理呢?答:微型电筒使用的电珠和普通电筒的电珠不同,它的尖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恰好是一个凸透镜,能起聚光作用,所以不用回光碗也能使手电发出的光线集中。29.在黑板上画一个等号“=”,如果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很小,那么,教室里后排同学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减号“-”了。这是为什么?答:原来,物体能不能被看清,不仅决定于它的像是否能成在视网膜上,而且决定于像是否有足够的大小。如果像很小,以致物体上两点的像落在眼睛的同一个感光细胞上,那么眼睛就不能分辨它们,而把这两点看成一点。人们在观察微小物体时,总是把它放在离眼睛近的地方,以增大视角,使视网膜上成的像大一些。30.门镜俗称(猫眼)。当有人敲门时,屋里的人就可以通过门镜看到门外的情况,而从门外通过门镜却无法看到室内的任何东西。这是为什么?答:门镜由两片透镜组成,靠室外的是凹透镜,靠室内的是凸透镜。当我们从室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物镜焦距极短,将门外的物体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最后得到一个较大的正立虚像,此像恰又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对于门外情况,就看得清楚了。倒看时,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室内的物体通过会聚透镜后的折射光束本应生成倒立的实像,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发散透镜上,最后得到距目镜很近的正立虚像,虚像距人眼远小于人眼的近点,室外的观察者无法通过门镜看清室内情况。31.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答: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32.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请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物理现象,并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夏季白天气温比较高,河水蒸发较快,有较多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清晨,河面上气温较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