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特色发展战略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中国医科大学特色发展战略规划(第六稿)今后五到十年将是中国医科大学发展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为此,学校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之路。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利用新校区建设的良好机遇,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研究生和本科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优秀教师团队和学术梯队建设为支撑,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东北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的长远发展目标。一、教育与教学1、本科教育⑴、专业建设①、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目前,学校已举办的11个本科专业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3个专业在国内同类医科院校中处于领先位置。未来几年,学校将继续加大这3个专业的建设力度,特别是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保持其领先优势。同时,学校将加强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的建设,使其在3-5年内位居国内同类医科院校的前列。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原有专业,探索设置临床药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长学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新专业,使专业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根据学科(专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④、推行双语教学在特色、优势和重点发展的各专业以及各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和全英(日)语教学,选拔和培养一批双语教学骨干教师,促进学校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为基础,以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动力,加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师德高尚、素质全面、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坚强的保障。⑥、改善教学条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⑦、继续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为契机,在特色、优势和重点发展的各专业创建更多高水平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使更多的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专业”或“特色专业”。⑵、特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之一。学校将坚持以教学研究为先导,继续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全面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①、以“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基础,不断优化本科教育适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②、继续在临床医学专业实施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创建和完善新的医学课程体系。③、继续在临床医学专业深入研究和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系统化、模式化,并逐步推广到其它专业教学。④、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其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⑤、争取获得更多省级、国家级或国际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这些研究课题为载体,取得更多高水平教学成果。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增设目前,我校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36个、三级学科49个;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48个,三级学科61个;学位授予权学科覆盖了我国12个学科门类中的医学、理学、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使我校学位授予权学科布局形成了较为综合的学科门类体系,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已近4000名,初步实现了我校教育层次向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层次并重格局的转变。学校将力争在最近一轮的学位授予权学科申报中,获得预防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在不晚于2015年前授予权学科申报中,获得药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并力争在管理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在2020年以前,力争完成包括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法律、历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的增设。⑵、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大力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以国家和省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为依托,积极扩大博士后进站人数,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站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并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适时完成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增列。⑶、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和质量控制进一步改革现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方法,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综合素质培养、学位论文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临床实践能力训练等教育环节的管理、过程评估和质量控制;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遴选、考核和退出机制;加大研究生教育和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完善培养体制,提高培养质量,力争在2-3年内实现全国“百篇优博”的突破。⑷、完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的互动机制通过推进研究生“助研“补贴制度,吸引高质量生源;扩大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导师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增加“硕博连读”研究生数量;加速发展MP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措施完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的互动机制,促进各学位授予权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影响力同步提高。⑸、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促进研究生导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探索与国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模式,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英语交流和论文写作能力,推动研究生尽快进入国际学术前沿领域,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开辟新的途径。3、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利用中国医科大学的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技术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在办好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医学教育、乡村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逐步完善我校的医学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卫生部在我校建立的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我校的区域校园模式和网络资源优势,开展乡村医生教育和培训,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医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我校在辽宁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办好辽宁卫生人才网,以沈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更好地为卫生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性人才。创建国内一流的虚拟学习资源中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从基础到临床、从宏观到微观、从现实到虚拟、从实际到模拟,展现人体的正常结构和机能,疾病的变化,以及疾病的预防和诊治过程,向在校的本科、高职学生、辽宁省内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以及全省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更现代化的学习模式。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尤其是能代表学校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的建设是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关键,是学校发展所系的根本性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学科建设在大学发展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全校师生投身学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部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重点实验室8个、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5个。学校将坚持“保持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巩固基础学科、扶持新兴学科”的原则,构建起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应用学科活跃强劲,交叉、新兴学科不断萌生的学科体系。1、健全领导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全校、院、科室三级学科建设领导、管理体系;调整、充实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改进学科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优化管理制度;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完善资源共享的管理、评估和运行机制;。2、实施学科发展工程⑴、制定学科发展分级管理规划,巩固、加强现有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各个省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从现有省重点学科中选择临床检验诊断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儿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神外)、内科学(心血管病)、口腔临床、麻醉学等分梯次作为培育国家重点学科的“预备队”,使今后5-10年中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达到8-10个;扶植具备较好基础的法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为下一轮省重点学科的申报和建设做好充分准备。⑵、完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省重点学科所属实验室或实验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机制,配备专职实验室研究人员,促进现有国家、省重点学科以及以此为依托的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使今后5-10年中部级重点实验室数达到8-10个。⑶、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趋势,组建以国家重点学科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省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与生物医药研发、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群,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合作。⑷、加强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表观遗传学等前沿、新兴学科的建设、促进已有较好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的建设,使各学科门类获得较为协调的发展。三、科技工作“十五”以来,我校承担了16项百万元以上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由九五末期2000年的18项、295万元到2008年的62项、1587万元;全校科研经费从九五期间年均826万元到十五以来的2602万元;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牵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7项;在国内源期刊发表论文数逐年提高,已由2000年的710篇到2007年的2556篇,全国高校排名由第53位上升至第23位。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以上职务的专家数处于国内同类医科院校的前列。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学科特色赖以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也是重大科研成果不断产生和新兴学科派生分化的源泉,对相关学科的学术队伍汇聚、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的构筑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将通过以下措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发展优势,彰显特色的目的。1、凝炼方向,搭建平台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我校现有研究基础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凝练学科的研究方向;通过调整、组建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机构,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汇聚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增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2、创新机制,优化配置完善科研项目承担人的负责机制,建立、完善科研基础条件、人员、设备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3、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鼓励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实现共赢。4、营造环境,做好服务着力建设良好的科研软环境,营造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气氛和平台,提供宽松的创新发展空间,保护少数非共识创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转变管理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消极服务为积极服务,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前瞻性的服务。5、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⑴、建立鼓励多学科合作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⑵、设立重大创新研究计划引导基金,奠定多学科合作的研究工作基础,以提高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技术能力;⑶、设立国际合作创新研究基金,鼓励各学科与国外专家建立实质性技术、信息交流与科研合作;⑷、强化重大产业化创新项目风险基金,支持发明专利申报,加快科技引导转化;⑸、设立学科带头人年度学术报告制度和定期聘请国内院士等著名专家和管理学家来校讲学制度,以此促进学科间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⑹、完善青年科研基金,为青年后备力量的成长提供机会。6、实施创新支撑体系构筑工程⑴、构筑较为完备、先进、高效的学校实验技术中心、图书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