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及现代意义一、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1、古代宗教文化的一般特点(1)缺乏有强烈人格色彩的至上神观念,缺乏至上神创造、主宰、拯救世界等观念,也缺乏人应该信仰神、归顺神从而向神祈祷、祷告的观念。(2)没有建立起在信仰上全面统一、独一无二的宗教系统,事实上,延续至今,中国社会始终是各种宗教并存,多元并进。(3)在宗教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方面,中国古代宗教没有发展成为国教,宗教的地位低于政治,教权从属于政治上的皇权,没有出现像西方中世纪那样的“黑暗”时代。•2、道的信仰占主导地位(1)中国古代宗教思想承认神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承认神有主宰世界的能力,但并不因此就断定人在神面前无能为力。(2)“道”是将世界统一起来的唯一者,而不是人格神。•(3)从宗教思想角度看,“道”是人们信仰的对象,也特别是人们求证自己信仰必须遵循的辩证法则。•3、“敬道”礼仪(1)含义儒家对“道”的信仰,作为一种信仰,总要通过信仰者言行活动的特定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古代中国的“敬道”礼仪。(2)组成A、祭天、祭祖、祭圣贤等礼仪在历史上真正成为“敬道”礼仪的一部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B、古代书院或学校举行的教学、学习礼仪,当然更是古代中国人“敬道”礼仪的一部分。(《学记》、王阳明《教约》)《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霄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不臣也;当其为师,则不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4、墨子“天志”、“鬼神”思想的世俗功利化(1)天论I、内容:认为“天”完全是一种人格神,而且是宇宙中的至上神。“天”有欲望,“天”有意志;“天”有情感,天“兼爱天下之人”;“天为知”,上天是最有智慧的;“天”也有德性;“天”的地位最高,“天为贵”天对人有“赏善”而“罚恶”的权能。II、特点:A、人格色彩很重的“天”,世俗功利性也很强。B、利用“天”论,证明和宣传“兼相爱,交相利”等理性的学术思想。《墨子》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恶者何也?天欲义,而恶其不义者也。……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曰: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2)鬼神论:相信鬼神存在,相信鬼神有赏罚世人的权能,这是出于克服社会动乱的社会政治目的,现实功利性极强。《墨子》记载: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谓子墨子曰:先生以鬼神为明知,能为祸人哉福。……今吾事先生久矣,而福不至。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乎?我何故不得福也?子墨子曰:虽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子墨子曰:匿一人者犹有罪,今子所匿者,若此亓多,将有厚罪者也,何福之求?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曰:先生以鬼神为明,能为祸福,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今先生圣人也,何故有疾?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知乎?子墨子曰:虽使我有病,何遽不明。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5、神道设教(1)含义A、本义:按照“道”办事,并由此感染民众,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教育、教化民众,与以鬼神恐吓民众以劝善的朴素宗教无关。《周易》:“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B、引申义:把“神”理解为宗教,利用宗教为现实政治服务。•(2)表现A、为了治理国家,教化民众,利用人情风俗,发展鬼神信仰,“以为黔首则”。B、教权附属于皇权,皇权就不得不“兼职”于教权。C、人们利用宗教,从而向鬼神哭诉、祈祷,以安慰人心,抚慰痛苦的功能。二、现代意义:如何培育和弘扬宗教精神•1、了解外来宗教中国化的限度(1)“外来宗教中国化的限度”含义指外来宗教进入中国以后,和中国固有的宗教文化相结合,变成“中国”宗教的程度。(2)表现:A、佛教的中国化(禅宗与唯识宗比较)B、基督教的中国化(礼仪之争)(3)外来宗教中国化程度不同的原因分析•2、探求中国文化宗教化的限度(1)含义:所谓中国文化宗教化的限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来看,主要指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人文精神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而不是一种宗教文化。•(2)中国文化不能宗教化的原因A、受制于中国文化特色和精神。在古代中国,宗教文化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文化形态。在政治上,教权从属于皇权;在社会上,宗教组织从属于宗法组织;在思想上,宗教思想从属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人学形而上学思想。B、受到宗教文化发展方向的影响。•3、培养宗教精神(1)内涵:宗教包括宗教组织和宗教精神两个方面,其中宗教精神包含了宗教观念、宗教信仰、宗教需要、宗教情感等在内。(2)内容:A、对超越事物或上帝或其它坚定信仰的对象的设置,实乃人的理想的化身;B、实现理想,达到彼岸,与上帝为一的历程。•(3)培养的原因A、宗教精神对人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贺麟说:有宗教信仰的人,自己受艰难困苦,相信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所加的特殊磨折训练。因此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沮丧,不陷于消极怀疑。假如自己事业成功,幸福获得时,则相信是天意的潜助,天恩的赐予,常常卑谦为怀,不敢自矜己功。因而养成困苦不怨,成功不居之美德。有宗教信仰的人,自有安身立命之所,不会在人生道上徘徊歧途,莫知所可。他的精神有安顿,有寄托,有慰安,作事自觉有神圣的秉承,有牺牲的勇气。彼虔诚信天的人,其身心之有安顿,犹如赤子之有母亲。因彼实以天或上帝为所爱慕的宇宙慈母,所敬畏的严父也。B、宗教精神包含了“近代精神”的意义在内。a、为科学奠定了基础。b、是西方近代民主精神的基础。c、是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是西洋社会工业化的基础。•4、建立诚信(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在“诚”与“信”之间,地位有轻重,有主次,诚是信的基础;“诚”是诚信的基础。(2)建构诚信的原因A、出现了“诚信”问题;B、存在信仰危机的问题。(3)建立诚信的办法A、确立信念;B、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