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声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同期声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及其运用2008/05/0515:33[资料]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视已成为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占有主导地位,除画面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同期声,它在节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英国电视学家认为:尽管有着一张图片胜于听一千字的话和古老格言,但任何电视节目的大多数内容是由声音来表现的……当你听不到伴随图像的音响时,大多数图像就会失去现实性和感染力。同期声也可以叫有源音响,是指录自现实生活,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形象的客观音响,是摄像记者在电视采访中进行现场判断,选择和记录的又一个重点。同期声主要来自人与自然,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发生碰撞以及自然自身发出的种种声响,有源的音乐等。同期声在节目中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一、同期声是电视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期声是与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谈话、人物的对话、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在同期声与电视画面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使观众通过屏幕既见其形又闻其声。现场拍摄时,应完整地记录下与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在许多节目中,即使被采访对象讲的是外语,观众听不懂,但也要记录下这些谈话的同期声,使观众与被采访者拉近距离,增加感染力。如果没有同期声,只是画外解说,那么,这个节目现场感便会大打折扣,失去了电视应有的优势,使观众对节目的可信度产生怀疑。电视是声画一体的产物,画面可以单独存在并实现有效传播,但同期声也可利用声音作为传播手段,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做到声画相配合,视听相结合,节目的真实性将大大增强。在节目现场报道中,记者在采访现场面对镜头直接交代或与被采访者进行交谈,人物的同期声成为画面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但具有现场感,而且由于记者和现场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观众也介入到新闻事件当中,产生一种置身现场的参与感。真实地记录现场的环境音响,如街道两旁的嘈杂声,农村的鸡鸣狗叫声,轰炸中的炮火声等,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同期声,能够使观众对现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所有这些,都要注意声音与镜头内容的对应,现场的同期声也应该有与其相应的画面作为载体。如现场出现多个声源时,要发挥声音的主观能动性,对不同声音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采集,注意搜集具有个性的现场同期声,补充画面外的重要声音信息。同期声作为法制节目事实的一部分,在较短时间内恰当地运用好,不仅能加大说服力度,更能客观地表现事件本身,比单纯的画面、解说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同期声与画面在法制节目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互为条件,互为主体,缺一不可,要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提高法制节目的可视性。要想充分认识同期声在节目中的重要性,就要从它的作用与运用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同期声在法制节目中的手段。二、同期声在节目中的作用1、增强真实感在节目中,让画面上的人物直接面对观众或表现与采访对象交谈的内容或再现现场环境的声音,无疑将使节目更具有真实感和可信性。真实性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仅靠画面与解说,观众听到的只是摄像记者想要表达的一面之词。如果在现场有当事人的同期声,势必将大大提高电视节目的真实性,由当事人告诉观众所发生的事情,比记者的千言万语要管用的多,用现场的同期声来表现事实,比任何华丽的词藻都更具有说服力。如河北电视台《法制时代·千亩粮田缘何撂荒》中:记者来到梨园村田地里和村民交流,说今年的收成不错吗?可是村民回答今年抢着收点,天要下下雨就收点,天要不下雨就收不着。记者又问:另一个村民去年怎么样呢?村民回答:不行,地都荒了。记者问:为什么不种呢?村民回答:没水、电、机井,使什么种!这时用解说:具村民说之所以今年能种上玉米是今年的雨水大根本不用机井来浇地,而大棚菜用水量大不得不荒废。却把合理地使用同期声,不但能有效地保证现场报道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更能体现法制新闻真实性原则。2、渲染气氛,增强现场感在节目中,恰当地使用现场同期声与画面配合,能增加节目的现场感,给人以更直接、更强烈的感受。由于画面与同期声同时录自同一现场,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再现现场气氛,强化现场感,也会产生一种空间感。声音可以为电视画面的二维平面增添第三个维度,产生可感的空间感。同期声不仅能渲染气氛同时它也使画面的表现力得到有力地拓展,增强现场感。在河北电视台《法制时代·千亩粮田缘何撂荒》中,村民带着记者来到一口机井前,村民说:井被全填死了,没水。通过记者往井里丢东西的回声,就准确表达出了井里确实没水的信息。这样运用现场的声音,超过了任何文字描述,增添了节目的客观真实性和说服力。在有些没有现场画面的特殊情况下,同期声在节目中可以独立传播信息。由于某些情况或特殊处理,电视画面是黑场或逆光拍摄或马赛克遮挡,屏幕上传达的信息量很少,在特殊情况下,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吸引观众,达到预期的目的,发挥同期声的优势。在这里,同期声起到了独立传达信息的作用,增强了法制节目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如在河北电视台《法制时代·千亩粮田缘何撂荒》中,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廊坊市开发区国土资源局一位局长,记录下当时的现场同期声,以此来展示政府有关部门的失职甚至是渎职以及事后搪塞推卸责任的非法行径。3、可以作为连接电视节目的结构框架利用同期声作为法制新闻中的主要叙事手段,运用同期声作为一个蒙太奇因素来连接法制新闻的结构框架。在《法制时代·千亩粮田缘何撂荒》中,同期声作为该片的主述声音,具有结构全篇的作用,而解说词只起到了补充说明了的作用。通过采访国土资源局、村委会,村民等,抓住声音细节贯穿始终,同期声的运用更客观、更真实地说明了问题。而在法制新闻拍摄中有许多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抓拍这些现场声音时,就需要摄像记者凭借自己的业务素质对现场进行抓拍,来捕捉最具有说服力的场面。4、可以表现过去发生的事情电视画面善长表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难于表现过去发生的情景。但是同期声却可以用来负载过去的形象,通过当事人或目击者绘声绘色的讲述,能把已经过去的事件客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以弥补画面的不足。三、同期声在法制节目中的运用运用好法制节目中的同期声,不仅能补充画面的不足,比解说词更客观、真实,而且还可以增强法制新闻的感染力。但在同期声的运用当中,存在着一些运用与处理不当之处,这就要求同期声的运用上应力求扬长避短,发挥摄像记者的主观能动性,把同期声处理好。(一)运用好同期声应注意的问题1、避免人为地导演、摆布同期声导演、摆布同期声使电视新闻失去了真实面目,是对观众的欺骗,原始的、自然的真实是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在这种场景下拍摄的新闻最接近事实的本质,也最为客观,观众看到这样的新闻也容易接受。现场人物的讲话或采访要自然、和谐,不能装作或照着念稿子,现场环境气氛也要真实。有些被采访对象平时谈话时神态自然、滔滔不绝,而当面对摄像机时,由于情绪紧张,显得极为呆板、拘谨,讲话时又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这样,势必影响新闻的可观性。同期声应当反映的是实实在在的信息,也就是不要为同期声而同期声,而是要真正地做到同期声言之有物,同画面、解说词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在采访时,为避免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就要运用长焦镜头等手段来提高同期声的效果。2、同期声应避免拖沓、杂乱法制节目是有一定的时间,把握好节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好同期声,同期声必须要精炼、准确地表达要表达的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同期声。在采访时,还要注意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及音量,避免影响采访声音的进入,从而有效地提高同期声的质量。(二)同期声的运用与画面的结合1.同期声的录制要完整在有些情况下,同期声的录制必须要完整。比如,录制现场演唱的歌曲、演奏的音乐以及重要的讲话发言段落等。如果前期录制不完整,后期编辑时,这些声音素材经常会被完整地使用,那时将会无法弥补。2.在同期声中插入相关画面在较长的同期声讲话段落或接点处,插入与讲话内容相关的图象,图片或资料镜头,以丰富讲话内容,拓展信息量,将同期声作画外音处理。同期声作主题地位,画面起补充说明,使观众通过视听,更加确切地理解内容,加深印象,弥补同期声时间太长显得单调的缺陷,吸引观众。(三)法制电视节目中同期声的运用同期声在节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电视本身即是一种视听兼备的传播工具,共同为表达同一内容服务,只是画面为声音提供形象与气氛,声音为画面创造意境与想象,它们是一种双线互补的关系,声音影响观众对画面内涵的理解,画面则有助于观众由具体、形象的材料领会声音所概括的抽象内容。利用好同期声,远胜于摄像记者对节目事实的转述,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增强节目的可信度、说服力和感染力,它是引起观众广泛共鸣和强烈反映的重要因素,是法制节目传递信息、表现主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法制节目未来发展的趋势。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