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主讲:阎嘉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一、“文学概论”的含义“文学概论”在中国文艺理论界通常被称为“文艺学”或“文艺学基础理论”。“文艺学”是从苏联引进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理论学科。这种用法在中国延续了几十年,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西方学术界在传统上普遍使用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不同的概念。在中国,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大学科。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概论”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文学理论。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研究的是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学。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而广泛的领域,文学理论只以艺术领域中的文学这一精神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是对各种文学实践活动和文学现象进行的理论反思和概括。它通过理论上的反思、概括和研究,为理解和评价文学实践活动与文学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尺度。三、文学理论的理论资源任何理论,除了同特定文学实践活动(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家的思想观念有关外,还同古往今来的各种理论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资源第一,中国古代的文论和诗论。第二,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有关文学的论著。第一讲文学本质论一、文学的本质(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1.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古往今来一切不同的文学理论,都来自于作家、作品、客观世界、读者这四个因素的不同关系和组合。它们是一切文学理论观察文学和建构自己理论的基本视点。这个看法,大体上揭示了不同的文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2.视点不同,由此得出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就很不相同。但我们还要注意其中问题的复杂性。(二)有关文学本质的不同观点1.模仿论。2.表现论。3.形式本体论。4.意识形态本体论。(三)文学本质的多层次性1.不能忽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2.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复杂的。3.不能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产物1.文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2.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促进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因。3.文学的兴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二)生活是文学的惟一源泉1.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根本性的。2.强调文学与生活之关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3.表现在文学中的“社会生活”不同于客观社会生活本身。4.作家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方式。三、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对生活的影响与作用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通过特定的媒介(口头、书写、印刷、网络等)进入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就要对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2.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在总体上大都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在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中,除了有类似的观点外,还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二)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应于人们内心的情、知、意三方面。它们基本上可以概括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的主要方面。1.文学的审美作用2.文学的认识作用3.文学的教育作用(三)正确认识文学的作用1.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是间接的。2.文学的认识和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作用来实现。3.文学的影响和作用是有限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文学创作的过程(一)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1.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创作的准备。它包括作家的生活积累、人生感受和体验、艺术价值观、艺术修养和才能的磨砺等。第二,创作的过程。这是作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将自己体验、感受过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生活素材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2.生活体验和积累对于作家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作家创作过程的实质(二)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1.在创作过程中,作家是创作的主体。2.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作家的“心灵”在创作中的主导性。(三)作家的素质和才能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个体精神生产。对创作的主体作家来说,必需具备能够进行这一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特殊的素质和才能。二、文学创作的思惟活动(一)人类掌握世界的主要方式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类掌握世界有四种主要的方式: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一般认为,“哲学方式”是凭借理性和逻辑思惟来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真理。“艺术方式”是以生动、具体可感的方式(形象)来把握世界。“宗教方式”是凭借信仰和虚构的世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实践—精神方式”是凭借道德理性、通过具体的行为来把握世界的方式。2.从人类思惟的角度看,一般认为,人们把握世界的思惟方式有两种:抽象思惟和形象思惟。3.抽象思惟与形象思惟的关系(二)艺术思惟的基本特征1.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在论及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时,使用了“神思”、“应感”、“妙悟”等概念。2.创作构思中的“感悟”更能触及到艺术思维的重要特征。(三)文学创作中的灵感1.“灵感”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到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艺运动时期,这一概念被加以发挥。2.现代文学理论对“灵感”的理解3.灵感的产生有客观的生活基础和原因。三、文学创作的重要问题(一)文学形象与文学典型1.文学形象和文学典型是源于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形象是指文学创作通过感性的思惟方式,运用文学语言所描绘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包含作家主观倾向的社会生活图画(画面)。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典型概念源于古希腊亚理斯多德的“模仿”说和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类型”说,后来古典主义、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别林斯基等人都对这一理论发表过意见。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这一概念,即来源于西方。2.塑造了典型(形象)被认为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按照“典型”理论,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典型形象的过程就是“典型化”。(二)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1.文学意象:“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意象”二字的合用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此前一般是“象”与“意”单用。2.现代文学理论对“意象”的理解3.文学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4.“意境”与“意象”的异同。(三)文学的创作方法1.源于苏联的文学理论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出发,关注文学创作与作家的世界观的关系,其基本立场是强调作家的世界观要制约和影响作家的创作和所选取的创作方法。2.这种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理解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3.这种理论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当作西方和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两种基本创作倾向和规律。四、文学风格(一)文学风格的含义与形成1.文学风格的含义2.文学风格的形成(二)文学风格的体现1.从文学表现的内容方面看2.从文学表现的艺术方面看(三)文学风格的多样化1.文学风格多样化的原因2.文学风格多样化的表现第三讲文学作品论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如何理解作品的存在方式文学作品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它是传达其表现内容的媒介(语言、文字、书籍等实体)?还是由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思想、情感、形象等无形之物)?抑或是将内容传达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二)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1.西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观点2.西方现代的一些文学理论的观点(三)中国文学理论的观点二、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一)题材与主题1.题材的内容和要素2.主题:主题又称主题思想,是指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由形象和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中心思想。(二)情感与思想1.情感:情感性是文学在内容上区别于哲学、科学著作的基本特征。2.思想: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是指由作品的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作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三、传达作品的媒介和方式(一)语言是传达作品的媒介1.传统的文学语言观文学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2.现代的文学语言观3.结构主义的文学语言观(二)结构1.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各个部分和系统的组织、安排与构造。文学作品的结构包括外结构和内结构两个因素。结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三)情节1.情节也叫做故事情节,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经历的种种故事、矛盾和整个活动过程。情节具有两重性,即它一方面属于“内容”,另一方面又属于“形式”。2.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对情节的基本要求四、文学作品的类型(一)划分作品类型的依据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表达方式的具体样式。作品类型也叫体裁、文体、文类等。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十分重视文体的分类。这方面的理论和著作众多,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一般采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这种“四分法”。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多采用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这种“三分法”。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2.关于“四分法”3.关于“三分法”(二)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1.叙事文学。叙事文学总的可以分为叙事散文与叙事诗两大类。2.抒情文学。抒情文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抒情散文。3.戏剧文学。戏剧类文学包括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1.诗歌。在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史上,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主要特征诗歌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种。2.散文。散文在中国是稍晚于诗歌出现的一种文体。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散文的基本特征散文按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抒情、叙事、论说三类。3.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于散文之后。它由神话、传说和寓言发展而来,也受到了传记文学的影响。近代“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主要特点小说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按题材分,可以按内容分,可以按表现形式分,可以按篇幅和容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4.戏剧文学。戏剧文学在中国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种文体。据现存资料,到宋元时代戏剧才成熟。但戏剧的产生要早得多。中国传统的戏文是歌唱、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戏曲底本。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是上世纪初从欧洲传入的。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戏剧文学的分类第四讲文学鉴赏论一、文学消费与文学阅读(一)文学消费1.根据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资本论》等)关于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可以把文学活动(创作,阅读,欣赏,批评)的整个过程理解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随着后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语)的到来,文学日益通俗化和大众化,日渐脱离传统的精英圈子。3.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4.文学消费的特点(二)文学阅读1.文学阅读具有社会的普遍性。一切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阅读活动,都属于文学阅读。2.文学阅读是文学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文学作品发生社会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从精神上影响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文学欣赏(一)作为阅读活动的文学欣赏1.文学欣赏是一种文学阅读活动。它以阅读为起点,最终获得了审美享受,实现了真正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的愿望。2.文学欣赏不同于文学阅读(二)文学魅力和文学价值1.文学魅力。文学魅力指:在特定条件下,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与欣赏者主观的审美条件在欣赏过程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效应。2.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指:文学作品全部要素的总和中那些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成分。文学价值具有多样性。(三)文学欣赏中的心理活动1.文学欣赏是一种艺术感悟活动。文学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与人类的审美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是一种艺术的感悟活动。2.文学欣赏中的审美直觉。3.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想像。4.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情感。文学欣赏活动中的审美情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5.文学欣赏中的审美理解。(四)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1.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读者在欣赏中表现出来的主观差异性和客观一致性。这种矛盾客观存在。2.从读者方面看,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

1 / 2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