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并且追问——读柴静《看见》有感建工14-11班徐佳杰我之所以无厘头地把柴静的《看见》当小说来读,是因为它在客观理性的述说中完成了文学意义上的描写和塑造,富有了艺术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启迪性,而且如果是小说,那些不该发生的故事和那些人性之恶便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这自欺欺人的把戏,我常常叫它理想,因为它是我心中总难以熄灭的灯火。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我们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演艺明星、商界精英、市井小民、社会游魂等各色人群,我们都能看到柴静在节目中与他们促膝交流、并肩而行。读《看见》,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部揭开生活雾霾的书,也是一部打开心灵窗口不懈追问的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看见》吸引我的,不是已经被时间淘洗的事件,故事脉络、情节悬念、人物关系、语言张力、现实场景,散落开来或者说弥漫其中的强烈自省意识倔强的叛逆与可爱的执着,尖刻的思索与真诚的感悟,调侃的温馨与狂放的进取。我在阅读的时候深切地感到了心理的跌宕起伏,它引领我不由自主地展开对人生与命运、性格与成长、理想与现实、社会与家庭、奋斗与友情、思维与方法的思考。但一个个人物却仍像雕塑般立在字里行间,他们双脚沾满旷野的泥土,脸上飘扬着人间的浮尘,眼里透着对生活的渴望和追问。撤掉镜头的柴静成了一位素描手,三笔两笔便为我们还原了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在既波澜壮阔的生活舞台上,做着生命的表演,或落寞无助,或精彩惨烈,或丑陋可憎。她的职责和选择,让她没有领我们看遍烂漫的山花,听流水轻唱,细语欢歌。却掘开一条布满矛盾的河流,让我们看失控的河道和河水中夹杂的尘沙,然后让我们自己从怒吼咆哮和忧伤惨烈中寻找宁静和温馨的答案。她把骨子里的文艺气息,在一件件添堵的事件和端坐的当事人面前,一层层剥下来,留给了犀利的追问和宽容的探讨,然后落成了书中雨点一样敲打的文字。她一定渴望换一种姿式,跟我们重新述说,那些过往,那些回忆,那些温情,那些忧伤,还有那些困惑。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在简洁文字的包装下,即使时过境迁,也并没有减缓它的冲撞力,一次次袭向了读者的心灵。她在场,却故意冷眼相向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互相折磨与搏弈。她用这种方式试图解开与拯救。正如她把与领导与同事的交往也不断拆散开来一样,让每一章节的主体事件不那么孤立,不那么生硬,不那么缺少人情和人性,确保自己所拿出的每一块布料都有粗糙或细滑的真切质感。与其说她出色完成了电视台交给的工作,不如说她成功完成了内心赋予自己的使命。诺大的世界,繁杂到哲学,便只剩下两样,一样是现象,一样是本质。柴静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如我们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寻踪摄迹,试图把一切异样的现象努力变成真相。不管变成变不成,她都真诚地帮我们揭开了新娘的帽头红,让我们看到了新娘或俊或丑或真或假的模样。在这其中,读者看到了一个叫柴静的不一样的女子。如果用放大镜照一下,那绝对是一个公民凌利的背影和坚定的步伐。我相信,空气再污浊阴霾,阳光总会穿透它,把美好呈现出来。你怎么看我不管,但面对变化的社会和前进的生活,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看见,并且追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