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内容的增删和变化1.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增设思考题。原本三年级开始有思考题,现在从一年级就有,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部分内容的详细展开,挂在网上的单元分析稿上会有,包括每一道思考题的训练的点以及教学方法都有,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灵活选用。2.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安排适量的“你知道吗”。3.着眼引导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开始设置“动手做”。和修订前的实验教材相比,本套教材从一年级下册起开始设置“动手做”栏目,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富有数学内涵的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本册教材结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安排了如下的“动手做”活动。(图略)教材引导学生先按照提供的图案拼一拼,再鼓励他们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用几种不同形状的彩色纸片拼出更多、更有个性的美丽图案。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知相关几何图形的特点,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体现了数学活动的丰富与灵动。这部分内容与“综合与实践”相比,它不强调综合性,一个人就能做,更突出它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二、内容的编排和呈现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标”理念及其核心要求,彰显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基本特色,本册教材修订时更加注重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心理,努力提供更具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更加注重分析基本数学思想在知识形成、应用和拓展过程中的作用,努力引领学生积累高质量的思维活动经验;更加注重提高习题配置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努力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不断增强灵活运用的能力。现就各单元的具体内容分述如下。1.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的编排,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种不同计算方法的关系。即,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呵护学生的探索热情,也要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在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并逐步优化计算方法。为此,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明确为如下三条。(1)教学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例题时,重点仍然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现对算法探索过程的重视和对学生探索成果的尊重。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计算水平,在例1的教学中,删除了“从13个桃中逐次减1”的方法,并把“想加算减”与“平十减”“破十减”等作为学生的探索成果一并呈现。在例1和例2后面相应的“想想做做”第1题中,要求学生利用给出的算式和实物图,“先圈一圈,再计算”,引导他们再次体会十几减9(8)的不同计算方法。(图略)(2)通过不同形式的习题配置,引导学生逐步体会“想加算减”的便捷,并产生掌握这一计算方法的内在需求。(图略)上面前两幅图是与十几减9配套的练习一中的习题,第三幅图是与十几减8、7配套的练习二中的习题,目的都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内在关联,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想加算减”的自觉性。(3)通过相关、相似式题的对比,渗透一些减法运算规律,引导学生根据算式特点和自身水平灵活推算。除了教学十几减6、5、4、3、2时,引导学生根据一道加法式题推算两道减法式题的得数,或根据一道减法式题推算另一道减法式题的得数之外,还通过“减数不变,被减数有序变化”“被减数不变,减数有序变化”以及“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化,但得数不变”等式题的比较,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规律,不断提高计算水平。(图略)2.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把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后移至二年级上册,同时把三角形的直观认识与长方形、正方形的直观认识进行了整合,突出强调从“几何体→几何体上的面→平面图形”的抽象过程,一方面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平面图形的共同特点。二是进一步强化操作性和探索性的活动,既为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提供机会,又为他们主动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创造条件。(图略)练习四第6题要求学生“照样子接着画下去”,既可巩固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表达规律的能力。思考题涉及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识别。由于这个过程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存在一些差异,因而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丰富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图略)3.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重点有两个:一是数的含义,包括百以内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以及百以内数的次序和组成方法;二是让学生在用百以内数描述数量关系、进行大小比较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修订前的教材在这方面就有很多富有特色的设计。例如,在教学数的含义和读写之后,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巩固和应用相关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调节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果。又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之后,教学用“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描述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大小关系,逐步提高学生对数的大小的判断力。为了进一步凸显教学重点、彰显教材特色,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还作了如下几点调整。(1)适当整合数的含义和读写这个教学段落。修订前的教材,先教学整十数的含义和读写,再教学几十几的含义和读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较低,对整十数的认识也比较充分。不足是,由于对整十数和非整十数平均使用力量,使得学生对非整十数的认识不够充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百以内数的整体感知。修订后,先引导学生在用小棒数数的活动中,重点掌握数的表示方法(即几十几根小棒可表示为几捆带几根)以及“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这两个关键问题,突出“满10进1”的基本计数原理;再通过小棒表示的数→计数器表示的数→写数的活动,充分展示百以内数的抽象过程,突出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即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数值。由于上述调整,原教材在认识整十数之后安排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内容,修订后移至本册第四单元。(2)充分展开对一百的认识过程。在自然数序列中,一百是九十九后面的一个数,同时“百”也是继“一”和“十”之后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作为一个自然数,需要明确它在整个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作为一个计数单位,需要明确它与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教材先让学生借助小棒,“从八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九十九”,并由此提出:“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启发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到:九十九添上1是10个十,也就是一百,一百是九十九后面的一个数。由此,接着要求学生“10根10根地数,从十数到一百”,帮助他们明确:和“十”一样,“百”也是一个计数单位,百与十的关系是“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3)引导学生根据事物在数量上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图略)上图中,教室里都是一张双人课桌配两把椅子,因此,数课桌张数时应1张1张地数,数椅子把数时则应2把2把地数。香蕉是5根一把,彩珠是散放的,因此,数香蕉根数时应5根5根地数,而数彩珠颗数时则既可1颗1颗地数,也可几颗几颗地数。当然,像教材所提示的那样“每数10颗圈一圈”显然更加方便,也更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百以内数的认识,并帮助他们初步感知一些数的重要排列规律,从而为形成良好的数感提供支撑。此外,这部分内容还适当加强了数量估计方法的指导,充实了把几个数按指定顺序排列等内容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和修订前的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调整主要有三点:一是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由“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个单元移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这主要是因为数的含义内容结构调整后,不再适合安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二是在教学需要进位的笔算加法和需要退位的笔算减法之后,以小卡通交流的形式呈现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目的既是为了促使学生通过积极的交流自主总结计算方法,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为了保证数学表达的严谨性与规范性,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图略)三是充实了一些需要应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为进一步强化实际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合理组合信息、选择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初步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价值,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四充实了同数连加、同数连减的内容(图略),为二年级学习乘除法的意义作铺垫。5、元、角、分。首先,教材修订前,本单元的名称是“认识人民币”,修订后改为“元、角、分”。这主要是为了突出这部分内容的数学内涵。因为“人民币”只是生活中的一种物品,而“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属于“常见的量”的内容范围。其次,删去了2角币和2元币的认识。因为日常生活中,2角币和2元币已退出了正常的市场流通,认识它们的现实意义已经不大。第三,降低了部分习题的难度。例如,下面这道题,原教材的问题是“10元钱可以买下面哪些物品?”现在改为“把10元钱用完,可以买哪些商品?各买几件?”之所以这样修改,是因为原问题过于笼统,教学时常给师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惑——是买同一种物品,还是买不同的物品?同一种物品是买1件,还是买几件?是把10元钱全部用完,还是不全用完?修改后,既保持了适度的开放性,又使问题显得明确一些。此外,和修订前相比,这部分内容还增加了1课时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知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解决简单购物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修订前,一共安排了三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根据教材的整体修订方案,我们从上述三次活动中精心选择了两次,一是“我们认识的数”,二是“小小商店”,同时对这两次活动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其中,“小小商店”的修改要略多一些:一方面丰富了原来场景图中的信息,将左页图中的7种商品增加到12种,右页图中的8种商品增加到14种,为学生灵活组合信息、提出不同问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则加强了问题的引领。修改后,右页图中的问题由2个增加到3个,同时呈现了“顾客”与“营业员”的三组对话。这些问题和对话不仅涉及购物问题中的常见数量关系,而且示范了购物活动中的主要交流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活动。除了上述修改之外,我们还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更新了一些内容素材,并致力于提高素材自身的普适性;进一步丰富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数和图形排列规律的角度发现并提出更多的问题;提供了更多具有适度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考,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细心体会、灵活处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