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09.11(上半月刊)独家策划EXCLUSIVE2.2产品系列化由于塔机技术的成功引进,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塔机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不但产品形成系列,而且型谱较为完善。除前文提到的产品型号外,在此期间,原长沙建机所的胡兆林、黄轶逸、谢跃庭等设计出了利勃海尔型式的小车水平变幅塔机,如QTZ80、QTZ60、QTK25、中国塔式起重机行业发展历程(下)QTK60等型号。北京、上海的建工部门自制了160tm和120tm的小车水平变幅塔机。这里既有上回转自升式及内爬式,也有下回转快速安装式。以廊坊建筑机械化研究所为代表研制的各种不能带载变幅的下回转快速安装式塔机,同时沈阳三洋建机,以及上海、贵州、广西桂林、江苏等厂家也研制了这种类型的塔机。这两种类型塔机最本质的区别是:带载变幅与否决定了它是否必须只能是行走式,下回转塔机也无法附着和内爬,而快速安装式塔机塔身高度一般又不能超过32m。北京建工部门按TQZ-6改制的TQ60/80型塔机曾经风靡一时,该型号产品除了起重能力得到提高外,还可以整体起扳塔身,安装较快。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新产品还有QT80A、QTZ100、QTZ120、QTZ250等。80年代末,中国最小的建筑用塔机QTK10A由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原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和烟台建工机械厂研制成功。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城镇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高,对塔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建筑物的标高不断被打破,对塔机的高度不断提出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各企业纷纷加大研发能力,不断有塔机新产品问世,产品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此间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应该是川建生产的M900水平臂自升式塔机,该机起重量达50t,在梅琨孔庆璐川建的M1500在施工现场122009.11(上半月刊)独家策划EXCLUSIVE秦山核电站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4年,南京中升公司从国外引进平头塔机技术,开始生产ZSC系列平头塔机。到90年代末,中国塔机市场形成了以带塔帽形式为主的系列产品。在此阶段,随着中国塔机产品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塔机开始走出国门。在这一阶段,中国塔机出口国主要是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详情见下文。2.3生产企业快速增长由于在塔机的技术引进工作中,由北京建工机械厂、沈阳三洋建机厂、四川建机厂负责生产主机,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国外先进塔机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企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所以,这3家企业在中国塔机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被业界称为“三杆大旗”。同期,江麓建机、广西建机、江苏正兴、锦城建机、山东建机、山东方圆等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业内主流企业。80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涌现出由农民企业家创办的大大小小的塔机生产厂达数百家,其中以“山东塔机”最具代表性,这里不但成为中国塔机产量最大的地区,也是生产塔机企业最多的地区。简易的小车水平变幅塔机,为成本低廉创造了条件。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膨胀,无处不耸立着这种塔机,成为当今中国城镇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增长,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拉动地方经济财政收入,还扩大了塔机行业的范围,应该说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成为中国塔机行业的一大特点,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现象。但是,由于属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奉行成本第一,靠价格取胜,必然造成大多数塔机技术水平较低,安全、可靠程度较差,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这是造成建筑用塔机近几年来伤亡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过度追求低价,忽视安全可靠,破坏环境是与当今世界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这也是这些企业很难做强的原因所在。1995年,中联重科将原属长沙建机院的中起公司并入,塔机开始纳入中联产业化范围。由于数以百计的小塔机厂生产着近乎相同的中小吨位塔机,使中小塔机市场竞争激烈,所以,中联将产品定位于中大型塔机。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中国著名的塔机生产企业——抚顺永茂建机已经不满足为主机厂配套塔机标准节,开始涉足塔机领域,而且把第一个研发的产品定位为125tm,同样也是定位于中大吨位塔机,显示出惊人的魄力和勇气。无论是中联重科,还是抚顺永茂建机,他们走的是与“山东塔机”完全不同的路线:注重产品性能,注重产品特点,避免产品同质中联重科的TCR6055-32动臂塔机在上海虹桥机场工地施工142009.11(上半月刊)独家策划EXCLUSIVE化,走高端产品路线。如今抚顺永茂建机和中联重科都成为塔机行业里的标杆企业。这个时期,塔机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塔机生产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0多家发展到200家左右,产量在1995年达到8000台,到1998年末,累计生产了6万多台塔机。2.4塔机生产许可证的发放随着中国塔机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塔机事故发生率随之增高。为了提高和保证塔机质量,保证安全生产,1986年开始,国家对塔机制造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1994年,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要求,建设部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开始组织生产许可证的换证登记,到1998年,共有241家企业获得塔机生产许可证。从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塔机行业整体规模得到了快速的提升。2.5塔机标准得到完善这一阶段,完成了多项塔机标准的制订工作,使中国的塔机标准得到完善。塔机行业第二个标准《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就是在这个阶段出台的。该标准初始指定沈阳三洋建机为主,主要由生产企业组成编写小组。历经一年时间,编写小组收集了大量国内外起重机行业标准等参考资料,先后在南宁、北京、无锡等地的相关行业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制定了《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JJ27-征求意见稿、审查稿、报批稿。作为主要起草人,梅琨先生深感编写时的艰辛,因为除第1个型式基本参数标准外,国内没有任何其它塔机标准。对适用范围、使用对象争论和分歧很大。虽然参考引证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审核时还是无法取得一致。最后该标准升级为GB9462-1988《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颁布,于1989年7月执行。随着塔机行业的不断规范,有了标准化归口单位——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现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此外,还制定了GB10057-1988《塔式起重机检验规则》、GB5144-199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T1375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JG/T503793-《塔式起重机分类》等标准。中国关于塔机标准的制订工作基本完成。2.6红旗Ⅱ-16塔机被淘汰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技术的进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塔机——红旗Ⅱ-16型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政府强制淘汰,同时TQ60/80型塔机由于事故频发也被淘汰。红旗Ⅱ-16是整体快装快运塔机,在欧美被广泛使用的快装塔机至今在中国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和国情有较大关系。目前,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密度远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对于高度有限的快装塔机来说,很难满足施工的要求。而欧美的建筑物则相反,大都较矮小,快装塔机非常适用。另外,中国由于人口密度大,道路拥挤,而快装塔机由于是整体放倒,运输时转弯半径非常大,因此中国的道路也很难满足其运输条件。但最近业内产生了生产快速安装塔机的呼声,相信当时机成熟时,快速安装塔机在中国也将具有一定的市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江麓建机的QTD480动臂塔机永茂建机的平头塔机在国外某工地施工162009.11(上半月刊)独家策划EXCLUSIVE的塔机行业得到全面的发展,产品型谱日趋完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为进入21世纪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21世纪的中国塔机业进入到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核电等能源建设的加快,大型超高建设项目的增加,中国塔机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各种形式的塔机产品型谱日益完善,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生产企业情况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塔机的产销量更是迅速增加。3.1新产品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全球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核电建设纳入到国家重点发展规划中,对大型平头塔机、大型动臂塔机的需求快速上升,中国企业纷纷加大对平头塔机和动臂塔机的研发力度,促使中国平头塔机、动臂式塔机的型谱日趋完善,而平头塔机和动臂式塔机也成为各企业的利益增长点,中国塔机结束了传统带塔帽塔机一统天下的时代。平头塔机由于体积小、安装便捷安全、运输和仓储成本降低、起重臂受力均匀、对结构及连接部分损坏小等特点,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永茂建机是中国平头塔机制造的佼佼者,2008年该厂生产了目前国产最大吨位平头塔机STT753并在baumaChina2008上展出。该机最大起重力矩达7500kN·m,最大起重量为40t,最大工作幅度80m时,臂端起重量为5.4t。中联重科于2007年试制成功了TCT7527平头塔机,虎霸建机也研制开发出了T7527平头塔机,四川锦城建机研制开发出T7427平头塔机。目前研制成功较大吨位平头塔机的企业还有广西建机、杭州科曼萨杰牌等企业,这些大型平头塔机,在中国各核电站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出口产品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动臂式塔机由于具有可在狭小空间作业等特点,在国外市场使用率高达30%以上。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沈阳三洋建机等企业就开始生产,但是吨位小,数量也很少。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内大型超高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中国对大吨位动臂式塔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联重科继2008年成功研制了TCR6055-32(最大起重力矩达6300kN·m)国内最大吨位民用动臂塔机后,2009年又研制成功了D1100;江麓建机于2007年研制成功了当时最大的动臂式塔机QTD480(4800kN)。近几年研制成功吨位较大的动臂式塔机的企业还有四川锦城建机等。而川建则在M900的基础上,于2006年研制成功M1500(最大起重量达63t)。目前川建已经具备了生产制造M2200的能力。3.2行业格局发生了变化进入21世纪,中国塔机行业整体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塔机行业,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中国的塔机生产企业已有300家左右。在新进入的企业中,浙江虎霸建机和杭州科曼萨杰牌发展较快。尤其是浙江虎霸,2006年就坐上了浙江省塔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成为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而在技术引进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的北京建工和沈阳建机,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06年抚顺永茂与北京建工共同出资,组建了抚顺永茂控股的北京建工永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沈阳建机则纳入沈阳三洋重工集团,更名为沈阳三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目前中国塔机行业已形成了川建、抚顺永茂、中联重科、沈阳三洋等企业为第一阵营的格局,这些企业领导着行业的潮流。3.3塔机销量大幅增加进入21世纪,中国塔机的销量大幅增加,出口也连年高速增长。沈阳三洋建机的塔机在进行群塔作业182009.11(上半月刊)独家策划EXCLUSIVE塔机的年销量达到1.2万台左右,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的加大,塔机销量也不断攀升,到2005年达到2万台左右。2007年塔机销量大增,达4万台左右,创造历史新高。2008年下半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塔机也没能逃脱销量严重下滑、出口严重受挫的命运,但2008年全年销量仍高于2007年。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房地产业影响较大,而我国的塔机主要应用在民用建筑上,所以,2009年上半年塔机行业仍然不景气。但由于国家加大对能源建设的投资,用于核电等能源建设上的大型塔机市场较好。2009年下半年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回暖,塔机行业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我们知道,中国制造的塔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口。据有关资料记载,1992年,中国塔机出口达到90年代最高峰,为421台,然后呈逐年萎缩的状态,1998年仅为89台。进入21世纪后,据海关数据统计,2000年塔机出口仅为17台,以后逐年上升,2002年即达到121台,2003年为243台,较2002年几乎增长1倍。2004年首次突破300台,达309台;2006年首次突破千台,达1750台;2007年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