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表格记忆-(整理之后)-(1)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人性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儒家孟子性善论教育作用就在于扩充善端,找回散失的本性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孟子是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目的的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深造自得,其具有内倾性,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即“求在我者也”儒家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即变化自己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以浅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万”1、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2、教学方法是闻见知行3、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墨家素丝说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兼士”为培养目标(即既具有“兼爱”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而又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1、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著名的“三表法”;强调思维和论辩的法则,要求懂得运用类推与求故的方法)2、教育方法包括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道家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反对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人为教育逍遥的人格思想;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法家人性利己说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1、禁诗书—以法为教(提出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主张,实行法治教育,取消普通教育)2、禁私学—以吏为师(否定死学教育,人为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汉代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以及教育思想董仲舒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2、人性与教育作用:性三品论;教育的作用就是针对“中民之性”的教育3、道德教育:内容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总原则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具体原则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明于性情”、“必仁且智”。王充1、对神学的批判:反对“信师师古”,主张“极问”;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贯通”2、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人性恶可变善,关键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本性,认为性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之人。主张培养“鸿儒”,不仅遍读群书,而且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3、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1、科举制度推动了封建学校教育的繁荣(士子们有了读书做官的目标,刺激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科举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指导思想;科目众多,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2、科举的发展和学校又始终存在矛盾对立(科举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重地影响了官学教育的养士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科举制度的影响积极影响1、科举把选才和育才统一了起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2、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才能之弊端,故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3、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4、养成了勤奋读书的社会风气消极影响1、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2、“学而优则仕”的学术风气,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这种观念亦深入人心,养成了读书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思想和社会风气3、科举本身又存在着不少弊端,败坏了教育和社会的风气,压抑了许多人才南北朝和唐朝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颜之推1,《颜氏家训》是中国第一步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论家庭教育:“家教奠基,父母有责”;“教儿婴孩,勿失良机”;“偏宠有害,严教是爱”;“注意环境的影响”;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重视儿童心里观察韩愈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认为人性分上中下三品,上为上智,是善性;下为下愚,是恶性;只有中品可善可恶;但上品虽不变,其善性在受教育后可以发扬光大1,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其一,培养人才;其二,选拔人才;其三,爱惜人才论尊师重道:《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其一提出教师的任务是传到授业解惑也;其二提出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三次兴学兴学原因内因:养士与选士的矛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重科举而不重教育,犹如不务耕而求获外因:政局动荡,学校萧条兴学内容庆历兴学(范仲淹)1.改革太学,采用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进士、民政、水利等,其教学方法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时间并重的方法改编了当时重辞赋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改革科举3.令州县立学,为地方办学提供了合法的一句,普遍激发了州县地方兴学的热潮熙宁兴学(王安石)1.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每年举行一次升设考试、三舍法师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2.整顿地方官学(设置学官,为地方拨充学田)3.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帖经诗赋的形式,仅以经义和策论作为考试形式;在考试内容上,编纂《三经新义》统一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容)崇宁兴(蔡京)【北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兴学】1.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学”2.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建立州县学,形成州学、县学和太学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3.设立提举学事司,自此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兴学结果1.将北宋学校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使地方官学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3.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育才与选才的矛盾,确证了兴学育才的地位高于科举考试书院教育的特点管理特点1、书院的组织比较简单,学生也参加管理2、书院具有丰富的藏书,并设置了祭祀用的专祠3、书院有学规,具体规定书院教学及运转程序的规则、学则等条规书院的经费主要的来源主要是“学田”教育特点1、教学和学术相结合,许多著名的书院既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优势学术研究的场所2、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讲会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3、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重在启发诱导理学家的教育思想朱熹1、《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力最勤的著作,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注释中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较为系统地反映朱熹作为集大成和的理学思想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天理”在人身上即为“性”。“理”和“气”相杂的人性叫做“气质之性”。清明至善者为“天理”,浑浊不善者为“人欲”;教育就是要把“气”和“不善”清除干净。论大学和小学:十五岁以前为小学教育,其任务是教以事;十五岁以后是大学教育,应教以理;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究“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其中居敬持志是读书法的中心,读书法既有读书的靓丽型原则,也有巩固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结合实际以及积极性、目的性的原则。朱子读书法奠定了古代读书法的基础,但也造成了人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书本当做僵死的教条的不良学风王守仁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认为“理在本心”,理就是心,心是万物的起源也是主宰。教育的作用就是直截了当地向内寻找,到内心中区体认。他又把人心中的天理叫做良知,认为良知是心得本质。教育的作用在于去掉后天与外物接触所产生的各种昏蔽,使良知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说就是教育的作用是致良知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施教有序;因材施教3、教学内容:强调读经,但反对盲从;论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认为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方法机械,教育手段粗暴;主张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颜元的教育思想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1、颜元把教育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能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从而实现国富民强的太平社会理想2、批判重文轻实的教育传统:其害有三,一是坏人才,二是灭圣学,三是厄世运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六斋: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实学“三事”、“三物”来培养能经世致用的人才,改编理学所造成种种弊病,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正是思想。这一计划既体现了其丰富而实用的教育内容,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制度与分科教学的思想习行的教学方法习即练习,行即实行,主张以行动为中心原则。提倡的习行主动的教育方法是与书本教育相对立的,主张通过习行的方法获得经验与知识京师同文馆的特点培养目标以“为边务储才”,“备翻译差委之用”,转为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课程设置侧重“西文”、“西艺”,外语居于首位;此外,汉文经学,贯穿始终教学组织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学校管理以外国人为主,受外国列强控制。管理学校的大权逐步落入外国人首重,教员也多为外国人意义京师同文馆是改变旧的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其一,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西方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教育模式;其二,改变了以文为主的传统教育内容,把近代科技知识列为正式课程,科学教育政事列入中国教育制度只重,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洋务学堂的特点(新旧杂糅)新1、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不再是培养应付科举考试的官僚后备军2、办学性质都带有部门办学的性质,是具体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单位3、教学内容主要以学习“西文”和“西艺”为主4、教学方法: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礼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风5、教学组织: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突破了传统的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旧1、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2、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3、洋务学堂的官吏具有封建官僚习气,并在西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环节的管理上受洋人挟制,影响学堂的正常办理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与《劝学篇》1898年《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务本即要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和三纲五常。务通即向西方学习。劝学篇是在不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改革,以维持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后来成为晚清中国思想的主流中体西用的具体内涵中学指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学生应先从经史之学中学习圣人之心和圣人之行,然后才学习对封建统治有用的西学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与局限1、初学西方,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内成了实施西用的保护伞2、中体西用是创办中国近代新教育的指导思想1、张之洞于维新变法前夕出台《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阻碍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2、中学和西学具有完全不同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衔接关系,若规定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必然会引起两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