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1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2011•安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氧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信息中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及N(NO2)3的结构应与氨气相同,则分子中四个氮原子不共平面,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其性质,利用是否同种元素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来分析极性键.【解答】解:A、N(NO2)3是一种共价化合物,N、O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故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推知分子中4个氮原子在空间呈四面体型,所以分子中四个氧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该分子中的氮元素为+3价,+3价氮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D、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15.2gN(NO2)3为0.1mol,该物质的分子中所含原子为1NA即6.02×1023个原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作为2011年的安徽理综高考题,题干信息比较新颖,同时考查大家熟悉的化学键、分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2.(6分)(2011•安徽)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B.c(H+)=1.0×10﹣13mol•L﹣1溶液中:C6H5O﹣、K+、SO42﹣、Br﹣C.Na2S溶液中:SO42﹣、K+、Cl﹣、Cu2+D.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溶液中的成分,若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以及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Cl2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则饱和氯水中含有H+和HClO等微粒,H+与S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硫,且在酸性条件下HClO与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H+)=1.0×10﹣13mol•L﹣1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1.0×10﹣7mol•L﹣1,则溶液为碱的溶液,在碱溶液中能共存,故B正确;2C、因Na2S溶液中S2﹣与Cu2+结合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因pH=12的溶液中OH﹣较多,则OH﹣与Al3+反应生成AlO2﹣离子,则该组离子一定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离子之间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判断常见的弱电解质及离子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等知识点即可解答.3.(6分)(2011•安徽)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图像图表题;热点问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图象中纵横坐标的意义,利用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变化趋势与图中符合的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由△H<0,则正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则K减小,故A正确;B、pH增大溶液,则碱性增强,会中和溶液中H+,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应方向移动,Cr2O72﹣的转化率会增大,与图中不符,故B错误;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与图中不符,故C错误;D、增大反应物Pb2+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应方向移动,则Cr2O72﹣的物质的量会减小,与图中不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重了与图象相结合来考查学生,明确图象中纵横坐标表示的量,学生应学会将理论分析与图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可解答,难度不是很大.4.(6分)(2011•安徽)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①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3②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③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④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A.①B.②C.③D.④【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氨的化学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是Fe2+,滴入KSCN溶液不可能显红色;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不可能产生AgCl沉淀,并且AgI的溶度积常数小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Al箔插入稀HNO3中,不会钝化;氨水在溶液中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显碱性,当遇到红色石蕊试纸时会显蓝色.【解答】解:A、Fe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是Fe3+,但过量的铁会继续和Fe3+反应,将其还原成Fe2+,即溶液中不存在Fe3+,所以滴入KSCN溶液不可能显红色,故A错;B、AgI的溶度积常数小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所以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不可能产生AgCl沉淀,故B错;C、Al箔插入稀HNO3中,首先硝酸会和Al箔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然后再和单质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被还原生成NO气体单质铝表面的氧化膜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故C错;D、氨水在溶液中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显碱性,当遇到红色石蕊试纸时会显蓝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问题,题目难度较小,重点要准确把握物质的性质.5.(6分)(2011•安徽)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溶液pH的定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强酸制弱酸原理等知识来解本题,并注意规律中的特殊情况.【解答】解:A、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为: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但镁和铝例外,理由是镁的价电子排布是3s2,3p轨道全空较稳定,而铝是3s23p1,不是全满,全空,半空中任意一种情况,不稳定,故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小,故A错.B、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没有正价,故B错.C、酸性是指c(H+)>c(OH﹣),而pH实际反映的是c(H+),水的离子积常数受温度影响,即pH=6.8不能说明溶液一定显酸性,故C错.D、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强酸可以与弱酸的盐溶液反应制取弱酸,故D正确.故选:D.4【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溶液酸碱性等知识,解题时要注意一般规律与特殊情况的关系,以及规律所适用的条件等.6.(6分)(2011•安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判断出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是氧化产物;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形成闭合电路.【解答】解:A、根据电池总反应: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判断出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Ag+Cl﹣﹣e﹣=AgCl,而不是正极方程式,故A错;B、根据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故B正确;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错;D、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是氧化产物,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离子的定向移动以及电化学的简单计算,做题时要注意总电池反应式的判断利用,运用两极上的反应特点做题,分析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该题的难点.7.(6分)(2011•安徽)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1B.b点:c(NH4+)+c(NH3•H2O)=c(Cl﹣)C.c点:c(Cl﹣)=c(NH4+)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题.5【分析】根据酸碱滴定过程的图中a、b、c点的pH值来分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或溶液中的溶质,并利用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a点7<pH<14,因此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1,故A错误;B、b点时pH>7,则盐酸和氨水反应,氨水过量,则c(NH4+)+c(NH3•H2O)>c(Cl﹣),故B错误;C、因c点pH=7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l﹣)=c(NH4+),故C正确;D、d点时盐酸和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放热最多,再加盐酸温度降低只能是加入盐酸的温度低于溶液温度,这才是温度下降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以及酸碱中和滴定,明确滴定曲线中各点的pH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物料守恒、电荷守恒来解答此类习题.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4分)(2011•安徽)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ⅠA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Si(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HCl(写化学式).(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3H2O═H2SiO3↓+4HCl.(4)在25°C、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iH4(g)+2O2(g)=SiO2(s)+2H2O(l)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