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家风险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国家风险管理本章基本框架第一节国家风险概述第二节国家风险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国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第一节国家风险的含义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风险对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影响日益显现。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开放度迅速提高,大批跨国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不断增加,使得各项业务活动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国家风险管理,这对现有风险监控体系和分析工具提出更高要求。一、国家风险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一)国家风险的定义概念: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往来中,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的特点国家风险与一般商业风险相比,有以下特征:1.国家风险是和国家主权有密切关系的风险,表现在东道国制定的有关法律、法令对外国投资者或外国经营者的一些不利规定或歧视待遇。2.国家风险存在或产生于跨国的金融经贸活动中,属于国际之间经济交往的风险。3.国家风险是指一国的个人、企业或机构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不可抗拒的国外因素形成的。4.国家风险源于东道国的法律和法规有强制执行性,这种风险非合同或契约条款所能改变或免除。用途国家风险管理可以用于:1监控跨国公司正在经营的所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环境;2作为避免在高风险国家从事经营的筛选器;3帮助完善长期投资或融资决策分析。理解国家风险需注意以下关系•国家风险与主权风险-主权风险是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引起的风险。如:一国政府出于国家利益宣布拒绝偿还债务。-国家风险包括了主权风险和非主权风险。•国家风险与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的资产因该国的政权、领土、法律及政策变化而可能蒙受的损失,如国有化(海外子公司被当地政府国有化征收)。–国家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国家风险与信用风险-现代意义的信用风险,指的是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金融工具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给债务人或金融工具持有人带来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分为一般信用风险和特殊信用风险,而国家风险是金融机构无法控制的由国家因素引发的一种特殊风险。(二)国家风险的表现形态1、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表现1)国际信贷中:-债务国否认债务,拒绝履约还款;-债务国随意中止还款;-债务国政府单方要求重组债务;-债务国外汇收支困难,随意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2)国际投资中:-投资被征用、没收;-合营企业利润无法汇回母国,经营受到政府干预;-政府间对立导致投资者资产受损;-当地政府动乱、革命或倒台等政治事件,造成营业中断或利润损失等。3)国际贸易中:-对方国单方面破坏契约,并拒绝赔偿本国企业损失;-对方国强行关闭国内市场,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对方国外汇管制,税率变化无常;-战争、革命及政变等导致双方利益受损。2.债务危机是国家风险的集中表现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衡量一个国家外债清偿能力的最主要的指标是外债清偿率(即一个国家在一年中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或上一年出口收汇额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这一指标应保持在20%以下,超过20%就说明外债负担过高。政府或国家也会破产吗?–1981.3波兰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外债本息;–1982.8墨西哥政府宣布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相继纷纷效仿;–2001.12阿根廷宣布停止偿还1500多亿外债,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倒账(指收不回来的账)国。-2009年11月,迪拜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迪拜政府宣布重组旗下的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并寻求延迟6个月偿还债款;-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债危机爆发。欧债危机的波及范围欧债危机之原因外因一:政府加强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金融危机使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全球金融危机推动私人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增加杠杆。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由于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恶化了其国家集群产业的盈利能力,公共财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债务负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拓展:杠杆化在金融中,杠杆化是指任何能够扩大收益和损失的技术。杠杆化最明显的风险就是扩大损失。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归咎于“过度的杠杆化”。美国以及许多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过度的负债消费,金融机构高杠杆化,表外业务的名义杠杆率非常高。这些过度的杠杆化加剧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风险,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伏笔。欧债危机之原因外因二: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评级。2011年7月末,标普已经将希腊主权评级09年底的A-下调到了CC级(垃圾级),意大利的评级展望也在11年5月底被调整为负面,继而在9月份和10月初标普和穆迪又一次下调了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遭遇了主权评级被频繁下调的风险。评级机构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可成为危机向深度发展直接性原因。欧债危机之原因内因一: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总体看来,PIIGS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加入欧元区后,这些国家的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而这些国家又未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欧债危机之原因内因二:法德在救援上的分歧处于胶着状态是否要对身陷危机的国家施以援手主要取决于法德的态度。法国是坚决支持对危机国实施救援的,因为法国银行持有相当数量的欧元区债券,如果他们违约的话,法国的损失将会非常惨重。德国这些年其忍受着福利削减和工资长期不上涨的痛苦,让其去拯救享受高福利高工资的国家,本国民众显然心有不甘。但若不救,将会导致大量银行倒闭。欧债危机之原因内因三: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近年来,欧盟各国的社会福利占GDP的比重有趋同的趋势,许多南欧国家由占比小于20%逐渐上升到20%以上,其中希腊和爱尔兰较为突出。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并不会出现问题,但在出现外在冲击下及本国经济增长停滞时,就出现了问题。近两年,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GDP都呈现负增长,但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并没有因此减少,由此导致其财政赤字猛增。欧洲“最勤勉”德国人的典型生活:早上约半小时泡澡或淋浴;67%的人开私家车上班,开的车多是豪华型奥迪、宝马等,13%的人选择公共交通。每周上班4到5天,工作8小时中2小时午休,2.5小时咖啡时间。下班后生活丰富多彩:体育运动、看电影,听歌剧,音乐会等。平均每年休假长达173天,几乎是工作1天休息1天。欧债危机之原因内因四: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由于二战后的生育潮已经开始接近退休年龄,并且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欧元区人口年龄结构从正金字塔形逐步向倒金字塔形转变,人口占比的峰值从1990年的25-29岁上移至2007年的40-44岁,而且这一趋势仍在进行;美国联邦统计局预计到2050年欧盟国家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3.3岁,从今往后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恶化。欧债危机之原因根本原因一: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导致利率政策调整总是比其他国家慢半拍。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滞后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许多欧元区成员国违反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措施,由此形成了负向激励机制,加强了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冲动。欧债危机之原因根本原因二:各国税率不同导致资本流入欧盟国家只统一了对外关税税率,并没有让渡公司税税率。各国的税收制度不统一,引发资本同趋势流动。目前各国公司税税率高低不一,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均在30%左右,其他边缘国家及东欧国家的公司税税率则普遍低于20%,引发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资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上,导致了经济的泡沫化,并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由于需求不足出现破裂,造成经济发展乏力。欧债危机之原因根本原因三:欧元区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高欧元区的建立未考虑退出机制,这给以后欧元区危机处理提出了难题。目前个别成员国在遇到问题后,只能通过欧盟的内部开会讨论,使得危机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近年来欧洲银行业信贷扩张非常疯狂,致使其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其总资产与核心资本的比例甚至超过受次贷冲击的美国同行。二、国家风险的种类(一)按照引发国家风险的事故性质划分1、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中,由于东道国政府在政权、政策法律等政治环境方面的异常变化而给国际投资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包括政权风险、政局风险、政策风险和对外关系风险,及国别战争、恐怖事件、政党分裂所导致的风险。2、社会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或非经济因素形成特定国家的社会环境不稳,从而使贷款银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汇回本国而遭受到的风险。如:宗教、文化冲突,治安不稳定,社会阶层矛盾,种族斗争等。3、经济风险是指境外银行仅仅受特定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因素的限制,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等汇回本国而遭受到的风险。如:低增长、罢工、成本剧增、国际收支恶化、外汇短缺等。(二)按照债务偿还方式划分1、贷款间接损失风险:国家经济困难或政局动荡,银行的贷款收益间接受损。2、到期不还风险:利息到期不支付和本金到期不完全偿付,导致银行成本增加和资本损失,资金周转困难。3、债务重新安排风险:用新贷款对原贷款偿本付息,或延期还本付息。4、债务勾销风险:跨国银行迫于债务国的严峻形势,对其债务进行勾销而带来的风险。第二节影响国家风险的因素一、经济因素二、政治因素三、社会因素四、外部因素一、经济因素(一)国内资源资源是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其资源情况密切相关,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经济活动存在提供平台基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为经济活动进行提供必要前提,为经济活动效益带来额外影响。负面影响:资源诅咒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主要是由于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此外,关于矿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除了中短期矿业项目所带来的“新兴都市”效应外,更多的是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简单叫做“资源诅咒”。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资源,是各种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弹性的部分,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不仅可以替代自然资源,缓解资源短缺,而且能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原有的不足。3、资金资源资金泛指资本,是指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资金的投入是发展生产的保障。一国的资金积累程度和国民储备水平对能否满足本国资金的需求至关重要,并直接牵涉到该国是否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向外国筹资。(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管理水平经济体制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优劣的评价标准,应当是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利用,人们近期和长远需求能否以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的满足。经济体制的不同,体现在社会制度的不同,而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经济体制不同。经济体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

1 / 10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