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教学内容一.主持编纂者吕不韦1.生平简介: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通过“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他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曾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2.和吕不韦有关的成语典故:(1)奇货可居:【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解释】: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秦国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因为秦赵世仇,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并不礼遇异人。作为秦王庶出的孙子,不受重视,被打发来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吕不韦于是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吕不韦辅佐异人当上秦王后,异人便请吕不韦做了丞相,并封号文信侯,到河南洛阳,坐享十万户的奉养。来(2)一字千金:【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解释】: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3.《吕氏春秋》“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报任安书》)《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前239年前后),由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著作,又名《吕览》。“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之眇义”,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号曰《吕氏春秋》。”(1)吕不韦所生活的时代,各国权臣名士竞相养士,吕不韦不甘落后,也养客三千。秦国兵力强大,不缺武士,故吕不韦多养文士。(2)吕不韦羡慕荀子等人著书立说,流传后世,就命令门客将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撰文献上,最后经过遴选、归类、删定,综合成书,取名《吕氏春秋》。编著目的:“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杂家: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吕氏春秋》基本上是一部学术汇编,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秦以前各家的思想资料。因《吕氏春秋》的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等,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收并蓄,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类。杂家著作12纪是全书的主旨,分为春夏秋冬4纪,每纪5篇,共60篇。8览今存63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6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春纪》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的道理,《秋纪》讨论军事问题,《冬纪》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吕氏春秋》体例此书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吕氏春秋》保留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科学知识。“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司马迁语)客观地讲,《吕氏春秋》不是一部哲学著作,但有一定的思想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资料价值。《吕氏春秋》的价值1.“察传”解题:察传chuán:审察传言。对外界、社会上流传的各种言论要多加审查、仔细辨析。2.《察传》简介:本篇选自《吕氏春秋》六论之“慎行论”的第6篇。文章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应加以审查、深思和验证,否则会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国亡身死。要善于辨察传闻之言,不要轻信谣传,“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故“是非之经,不可不分”,“经”即界限。文中多用寓言故事作为论据,生动有趣。3.与本文主题相近的成语典故:(1)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三:泛指多。意思是字如果辗转传抄多次,鱼字就会写成鲁字,虚字就会写成虎字。指汉字传抄的次数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出处】:“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晋葛洪《抱朴子·遐览》)(2)列风淫雨: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出处】:“《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炼字》)【段一】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jué],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1)得言:听到传闻的话。(2)数传:多次辗转相传。(3)玃:大猴子。(4)所以:……的原因。(5)大过:过,作动词;大过,犯大错。【翻译】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第一段解析:【段一】亮出中心论点,传闻不可以不审察,否则就会犯下大错误。【段二】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闻管子于鲍叔,闻孙叔敖于沈尹筮[shì],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pǐ],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1)楚庄:楚庄王侣,春秋“五霸”之一。沈尹筮:楚国大夫,名筮,沈为邑名,尹为官名。楚庄王想请他为相,他推辞,另荐楚国隐士孙叔敖。孙叔敖为相十二年,庄王遂成霸业。(2)霸:称霸。(3)吴王: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年即位,至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败,自杀。太宰嚭:吴国的太宰伯嚭。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他贿赂太宰嚭,请求讲和,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听信了伯嚭的话,后来勾践发愤图强,反而灭掉了吴国。(4)智伯:名瑶。赵襄子:名无恤。都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张武:智伯的家臣。张武先教智伯灭掉晋大夫范氏、中行氏,以后又教他向韩、赵、魏三家要求割地,韩、魏都答应了,只有赵襄子不肯。智伯便率领韩、魏攻打赵襄子,把赵襄子围在晋阳。后来赵襄子用张孟谈计,暗地联合韩、魏,灭了智伯。【翻译】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第二段解析:【段二】从正反两面列举史实,对比阐明审察传言的重要意义。【段三】段首句: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1)熟论:仔细考察辨别(2)其:代指传言(3)于人:涉及到人(4)验之以理即“以理验之”,用常情常理检验传言。【翻译】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段三】例一: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kuí]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1)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相传为舜时的乐正。一足:独脚。(2)传教:传播教化。(3)重黎:人名,相传为颛顼[zhuānxū]的后代,尧的掌管时令的官,后为舜臣。草莽:草野,指民间。(4)正:定。六律:我国古代十二种音律中的黄钟、大簇、姑洗、蕤[ruí]宾、夷则、无射[yì]。(5)和:协调。五声: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即宫、商、角、徵[zhǐ]、羽。(6)通:调和。八风:八方的风,又叫八卦之风,即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这里指阴阳之气。【翻译】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段三】例一: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1)益求人: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2)精:精华。我国古代认为音乐是协合天地自然的音响而成,所以说是“天地之精”。(3)节:关键。古人很重视音乐,认为音乐的兴废,是一个国家治乱的关键。(4)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这两句依许维遹说,应为:“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大意是: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而和是音乐中最根本的东西。(5)平:使……安定。(6)足:够。【翻译】: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段三】例二: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溉:灌注。汲:从井中打水。(2)一人居外:派一人住在外面,专管打水。(3)闻:使……闻。(4)使:使用。意思是说,现在家里有了井,无须专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用。(5)之:到……去。【翻译】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现在家里有了井,无需转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用,并不是在井中挖到一个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段三】例三: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