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一、说教材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所追忆的阿长不是一个文化人,可以说是一个粗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地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特别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读懂阿长的关键。而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文中作者从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学习本文,应当让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字词;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体会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教学难点:学会关注普通人,在生活琐事中发现爱,能读懂鲁迅心中的阿长。三、说教法1.听说读写结合法。这是针对本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而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听说读来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解读文本,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拓展阅读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而课外练笔则是引导学生由解读文本到解读生活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2.提示点拨法。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陷入迷茫时,教师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引导、点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四、说学法1.圈注法。指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中,用符号圈点出重点词、句,以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习惯。2.小组合作讨论法。通过探究、讨论,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五、说教学准备1.为了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课前应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2.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一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教师指名复述故事)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面纱,讲故事的人是谁呢?(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鲁迅,去感受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二)字词大比拼: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读老师所罗列的生字难词。(三)根据预习作业,学生七嘴八舌介绍鲁迅。(四)初识阿长: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阿长是谁?(从文中找句子分析阿长形象,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方面下手)2、文章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话说出来。这些事情中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五)读懂阿长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深入理解人物,仔细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让学生抓住重点,重点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部分,把握重点语句,体会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阅读:1、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了我对《山海经》的渴慕?2、按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六)怀念阿长学生齐读最后两段,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文中阿长的感受。(可用自己创造的话或化用古诗、歌词、俗语等来表达)。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我设计了以下两道题:⑴一般情况下,我们写作怀念赞美一个人时,往往会选择正面的事例,本文却写了阿长的诸多缺点,如果去掉这些缺点,你认为对塑造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⑵鲁迅文章的题目言简意赅,别有韵味,本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的用意,你能有所领悟吗?(七)课外拓展:寻找“阿长”写写生活中的“阿长”: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类似长妈妈这样的普通人?请你审视久已淡忘了的人和事,以真实为墨,用心灵作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动吧!(八)教师总结板书设计:先抑后扬憎恶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和伟大的神力深切怀念不好的习惯许多规矩许多道理感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