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B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J4236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空军工程大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张凯2.黄彤3.潘帅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焦红英日期:2013年08月18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1纳税风险评估方案及对策摘要本文依据国家税收政策以及相关金融理论,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研究解决了企业偷漏税行为风险评估的问题,并依据所建模型的预测值提出建议来缓解偷漏税的行为。针对问题一:要求在增值税方面对企业是否可能偷漏税进行判定。本文结合题目分别对四项参数特征建立模型。特征一中在算出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额的差值以后,计算该差值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将比重超过0.1视为不符合特征一的条件,得到4年不符合的企业共359家;特征二结合附表所给的数据,将销售额与销项税的比值范围确定为[13%,17%],得到4年不符合的企业共603家;查阅文献知营业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经营花销,本文研究营业费用与销售费用之和占销售额的比重,研究整体特征后将比值超过0.15作为不符合特征三的企业,得到4年不符合的企业共467家;对于特征四中涉及的四个参量,本文研究,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之差与应付账款、货币资金之和之比,将比重的绝对值超过1视为不合理现象,得到4年不符合的企业共38家。最后将所得名单整合,删除重复项,得到各年偷漏税名单:2008——2011年分别有453、189、233、351个企业有偷漏税行为。针对问题二:题目要求给出风险指标,借此判断企业偷漏税行为。本文根据问题一的四个特征指标,由2010年的数据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检验,得到模型有74%的可信度。针对问题三:结合上一年的数据对企业进行税收风险控制,本文的考虑是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评判模型。首先,本文将数据项目分为5个第一指标和12个第二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的知识建立并检验后得到归一化的整体权矩阵ω;最后算出其整体估计水平D=R∙ω,将D规范在四个区间内,分别对应四个水平:几乎不可能、可能性很小、有一定可能、极有可能;并以此来预测下一年企业偷税漏税的可能性大小。针对问题四:依据模型结果,建议税务机关优化相关税务政策,严格税务政策实施。本文针对不同的问题,依照线性拟合、层次分析、模糊评判等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较合理地完成了企业偷税漏税情况的筛选、综合评判以及对下一年的预测任务。特别是模型能够将数据不全的企业同样考虑进来进行计算。关键词:偷税漏税风险评估与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层次分析模糊评判2一、问题重述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履行申报纳税义务状况进行的综合评价的管理行为,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方法。企业偷税漏税最直接的特征为将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减小,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作为没有偷税漏税的正常零售业类型的企业,其报表主要指标应有如下特征: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应与申报表中销售额总计一致;销项税额与销售额之比在一定范围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额有正常的比例;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货币资金变化同步。企业偷税漏税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数据不符合上述特征,那企业就有偷税漏税的可能。由于所给数据不够完整,而且企业的指标很多,不同的表内企业也有不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表资料中的信息存在失实和虚假内容,导致很难发现隐藏的疑点纳税人。根据所给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完成以下任务:问题1:判断哪些企业可能在增值税征收方面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问题2:给出风险指标,借此可以用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问题3:根据上一年度的数据资料,需要对哪些企业在下一年度进行税收风险控制;问题4:根据你的模型结果,给相关税务机关建议和对策。二、问题分析题目要求依企业报表的相关指标特征来对企业偷税漏税行为进行判定以及风险评估。据此,我们将相关指标的特征关系分别建立模型。考虑到部分企业主要数据缺失,应先将数据进行筛选,取出参数较完整的企业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本文所有模型建立与参数处理均基于筛选后的数据,下文将不再赘述。数据筛选的MATLAB程序见附[1]。问题一,查阅文献知:增值税(𝑉)=销项税额(𝑂𝑡)−进项税额(𝐼𝑡)在增值税方面是否有偷税漏税情况取决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是否符合题设所给的四个数据特征,满足全部数据特征即视为企业无偷税漏税行为。然后,对应四个条件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相关指标是否符合全部条件,有一项不符合则视为该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再将各年的重复项进行筛选,分别得到2008、2009、2010、2011各年的可能存在偷漏税行为的名单。在将各年的四个条件下筛选出来的企业名单进行重复项删除,从而得到各年偷税漏税名单。问题二,是在问题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要求将四个分散的数据特征进行统一处3理,形成一个风险指标,用一个风险指标来代替问题一中的四个条件,通过这一指标直接对各个企业进行评定,借此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本文是采用Logistic回归模拟,将四项比例关系进行加权处理,从而得到风险指标的计算公式。问题三,基于附件所提供的多项数据,本文考虑将尽可能多的企业数据加入建立的模型中,以提高模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所以,本文针对第三问,将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模型建立。主体将依据模糊综合评判,同时用层次分析法来完成权矩阵的建立与检验,最后在归一化的条件下将各项目参数与权矩阵进行加成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依此来推断该企业在下一年的偷税漏税可能。问题四,本问题将结合模型建立的过程及结果,以及社会缴税纳税的现状来回答。主要突出模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模型建立的风险评估思想。三、符号说明Mi主营业务收入Ms销售额Ot销项税额Se营业费用V增值税It进项税额Ae管理费用De实际抵扣税额Ap应付账款Mc货币资金Pt应纳税额Ic应收账款R偏离水平ω权重π概率函数D综合评价水平四、条件假设1.符合全部题设所给的参数特征即认为该企业不存在偷税漏税行为。2.大多数企业不存在偷税漏税行为。3.问题中涉及到的数据缺少较多的企业视为与偷漏税行为无关,在参数计算的过程中不予以考虑。4.附件中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真实可靠。4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问题一:基于报表主要指标特征的检验与求解。本文依据“符合全部题设所给的参数特征即认为该企业不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假设对企业是否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进行检验,题设所给的参数特征有四个:1)、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应与申报表中销售额总计一致;2)、销项税额与销售额之比在一定范围内;3)、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额有正常的比例;4)、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货币资金变化同步;本文针对四个参数特征分别建立模型:(1)、特征一: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额总计的差额比例模型。考虑到各企业间主营业务收入差距较大,若直接相减所得数据数量级相差较大,企业之间平行比较将得不到较为科学的结果。本文为排除主营业额差距所带来的影响,提出差额比例模型。定义:差额比值(𝑡)=|主营业务收入(𝑀𝑖)−销售额总计(𝑀𝑠)|主营业务收入(𝑀𝑖),(𝑡≥0)将各企业的差额比值(t)进行图形呈现,观察其分布,发现差额比值的分布在t=0附近集中,个别企业与t=0之间差别较大,本文以差别10%为标准,来确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与销售额总计一致,从而确定不满足条件的企业。下面以2008年数据为例进行模拟:首先剔除数据较不完整的企业得到635个企业的数据,提取主营业务收入和销售额总计两项数据,利用MATLAB程序计算差额比值(t)得到一组数据。将各企业编号后以差额比值——企业编号为参变量画图得到stem图(如下):(MATLAB源程序见附[2])差额比值分布图差额比值超过0.1,就视为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额总计不一致。筛选后得到:等99个企业的差额比值超过标准,即认为有63个企业不满足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额总计一致。见下表:52008年差额比值超过0.1的企业代码320901798341102320925765850031320982744827211320901767368919320982788389153320923758496003320901742499920320982798600573320901758977093320901763591099320901746223833320901781299593320923608663881320981746828082320982792331464320923674435465320901670972087320901736515007320981792325312320981674894872320982771542924320901797416870320982663275304320924681646877320901746843442320981667641789320923789082882320901660098541320901796113579320901743727358320921772466687320901753220884320924769890380320901799077294320924758966749320901678325853320981775433637320981756443127320922761518082320901750511475320901793826768320903140339209320901793826901320901763590221320901751425894320924769850944320922630304173320981793808797320901660098680320901763591216320901762843637320925750018939320901748153859320922772037815320924798301119320981670127385320924672503735320923667642140320981733747646320901797417582320901760503786320922739583582320901667648200同样对2009、2010、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别有77、48、171个企业未能达标,未达标企业名单见附表[1],stem图见附图[1]。(2)、特征二:用区间范围判定销项税额与销售额比例关系。查阅文献知:销项税额(𝑂𝑡)=销售额(𝑀𝑠)×税率(∝)依据附表所给的数据,销项税额是由17%税率应税货物和13%税率应税货物组成,则销项税额与销售额的比值(即税率∝)应在13%到17%之间。因此,将满足销项税额与销售额比例在一定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