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工业水处理和纳尔科公司的发展战略姓名:唐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朱道立20030504中国工业水处理和纳尔科公司的发展战略作者:唐宇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秋良论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构-学术论坛2007,30(11)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洞庭湖水资源资产国有公司、洞庭湖水资源(水权)运营公司、洞庭湖水资源监管局各负其责.共同担负与实施洞庭湖水资源(水权)的运营,这是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改变过去多龙治水状况,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水权市场健康发展的洞庭湖水资源(水权)运营制度框架,这是洞庭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必然然提出洞庭湖水资源立法的新要求.2.期刊论文刘同花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浅析-科技经济市场2010,(5)通过分析山东省水资源状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山东水资源总量,农业及工业与水资源的关系,提出了实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加强水资源立法管理,发展水生态文化;建立经济与资源环境一体化核算体系,将水资源纳入绿色GDP核算等.3.学位论文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2005水资源自身实现可持续利用,实际上就是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利用。在质的方面要实现可持续利用,意味着水资源的污染必须受到控制(keepcontroloverthewatercontamination)。在水资源产权配置方面,主要是通过排污权的配置来实现(因为人为地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是水质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其基本原理和作用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确定一定范围的水域(如某河或该河的某一段),然后根据历史观测资料或实验数据确定该水域的环境容量(即该水域的水体自洁能力)。该水域的环境容量就是在该水域范围内允许排放污染物的上限,也就是在这一水域内,污染排放的最大量。但是,环境容量的大小,并不意味着必须向该水域排放这么多的污染物,也并不说明这一地区只有这么多的污染物需要向该水域排放。我们的目的是既要保证水资源在质的方面实现可持续利用,又要发展经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为此,下一步就是,政府根据该地区水资源的环境容量来分配在该地区内生产、生活用户的初始排污权,即各用户的最大排污量,并用法律或政策的形式予以确认和规定。由于经济要发展,人们生活要提高,生产、生活的污水必然会增加,而政府已经用法律或政策规定了各用户的最大排污量,超过允许排放量的污水只能通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这样,许多用户必须新增加一笔开支,即污水处理成本,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污水处理成本也会不断增加,用户的负担越来越重。因为各种原因,有的用户自身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排污权,可以用于出让,而有的用户自身的排污权不够,需要购买别人的排污权,这样,就形成了排污权的市场转让。由于排污权的市场交易可以给用户带来经济效益,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用户会主动减少污水排放量,最后实现排污最小化。同时,由于环境容量的限制,该地区允许的总排污量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专门的污水处理企业。因为,只要支付给专门的污水处理企业的污水处理费用低于自己处理的成本,用户肯定是愿意的。这样,通过政府行政机制配置初始排污权,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排污权的转让和交易,最终会出现专业治污企业和污水排放最小化的结果。在论文中,以上原理和作用过程是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的。这一模型我们称为“污染控制模型(contaminationcontrolmodel)”或“质量控制模型(qualitycontrolmodel)”。水资源在数的方面要实现可持续利用,意味着在研究期内不会因为数量不足而中断,在水资源产权配置方面,主要是通过取水权的配置来实现(水资源在数量方面的减少是表现为取水量的增加)。由于一定区域内可用的水资源总量是一定的(尽管在具体的年份有多有少),而且作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雨量又是每年重复出现的,只要其它条件如生态环境等不变,年度内实现了可持续利用,年际间也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在年度内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过程是这样的:同样地,首先确定一定范围的水域(如某河或该河的某一段),根据该水域历史实际用水量计算出不影响未来使用的水资源可用总量(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可用量)。然后,根据该地区各用户历史实际使用情况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各用户的可用水量(即取水权)。取水权的取得,除了用于生态环境和公益事业(如消防和城市卫生等)外,必须是有偿的,而且还要根据供水成本和水资源富裕程度,在价格和税费方面有所不同,同时,价格和税费根据实际使用量实行累进制。用户多余的取水权可以进入市场交易实现有偿转让。由于价格和税费的制约,市场交换的激励,水用户会关心并自动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最后,该地区会出现实际使用量最小化的结果。在论文中,也是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的。这一模型我们称为“数量控制模型(quantitycontrolmodel)”。论文的具体安排如下:文章的第一、二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和基础。即论文的选题背景: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的不正确使用、水资源的产权管理缺陷。论文的研究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理论,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建立节水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权理论。论文的研究基础:国内外现有对水资源产权研究的状况——国外研究的针对性和非完整性以及国内研究的初级性,要求我们必须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配置理论。文章的第三章介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目标体系即:在经济效益上实现各个时段边际净效益相等,同时,现在追求效益最大化不能影响未来的效益最大化;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排污不能破坏水质,确保生态平衡不受影响,包括水资源自身的可持续利用;在社会效益方面要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社会今天与未来都能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的长远可持续性,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的第四章介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机制:政府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政府行政机制配置水资源产权的基本目标是将有限的水资源在各用水户间进行分配使其产生最大整体效益和实现公平,但是,它无法向水用户传递水资源稀缺性的信息,从而导致浪费;市场机制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但是,它存在交易成本和市场垄断缺陷,以及如何选择配置机制。文章的第五章介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理论:生态环境用水的产权配置问题,要求政府必须通过行政机制确保生态环境用水的质和量;排污权初试配置应该是政府通过实施排污许可证等制度实现,排污权转让必须以市场机制包括拍卖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竞卖规则和公平公正的程序,使拍卖排污权的结果接近行政配置的最优结果;取水权实际上就是一种耗费型用水的水资源使用权,政府应该采取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用水制度,以实现优化配置水资源和控制需求的目的,同时,还必须引进市场机制,以实现配置效率最大化。文章的第六章介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的对策和建议即配套措施。一是水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即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水资源产权制度;二是水资源使用方面的有关措施,包括大力推行节水,合理调整水价和加强需水管理,实现需水零增长;三是重视生态环境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再生能力;四是全面实施防污减灾战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五是建立科学完整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文章的第七章运用前面几章形成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理论,以太湖流域水资源产权配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太湖流域水资源产权配置的特点是在政府对整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要体现在水资源的自身上面,即数量上的供给(调水入境)和质量上的恢复(治理污染),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排污权转让。这样,太湖流域水资源基本实现了可持续利用。但是,太湖流域水资源产权管理也存在明显不足(这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我们对水资源自身的可持续利用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政府和水资源使用者重视的只是满足需求不断增长的供给和影响需求的污染,和过分追求当前经济利益,对水资源需求缺乏科学管理,导致需求急剧增长而不受到控制,从而走入了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时走过的老路——大污染大治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实现了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全国上下现正在为实现第三步经济发展目标和建设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着。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两个方面的短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成了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水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首要问题。太湖流域的水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以及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产权配置在全国来讲,具有典型和代表意义。因为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他们在实践中探索了我国水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在水资源产权配置方面,有许多值得在全国认真思考和学习的作法。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水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环境的用水必须得到保证,即必须通过行政机制配置好生态环境的用水,使水资源有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环境条件;(2)、水资源必须在数量上能实现可持续利用,即不能过量使用水资源(如超用湖河水或超采地下水);(3)、水资源必须在质量上能实现可持续利用,即水体不能超标排放污染物,也就是污染物排放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环境容量。只要各级政府按照上述理论配置水资源产权,并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控制或限制那些耗水大户产业的无序盲目发展,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循环使用率,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维护生态和环境最为基本的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转变人们的水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人水和谐,加强和改善水资源需求管理,实现水资源需求零增长或负增长,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们的水资源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我们的社会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4.期刊论文徐明.徐斌制定科学的水资源价格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利经济2004,22(5)从理论上阐述了当前水资源发展面临的危机,分别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制定水资源价格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而对水资源价格制定进行了探讨,认为制定水资源价格是水资源经济化,水商品市场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5.期刊论文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ProjectGroupofStrategicResearchonSustainableDevelopmentofWaterResourceinChinain21stCentury.ChineseAcademyofEngineering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工程科学2000,2(8)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108m3,按1997年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108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m3.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m3为用水紧张的国家,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50年来,全国用水总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m3增加到1997年的5566×108m3,其中农业用水占75.3%,工业20.2%,城镇生活4.5%,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