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都市圈与安庆市东向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泛长三角都市圈与安庆市东向发展安庆市委党校钱晓春2009年3月前言2008年1月11日至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2008年8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泛长三角”这一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务院的文件中。泛长三角由概念渐渐转入操作。一、泛长三角战略提出的背景1、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经济市场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地域转移态势正在形成,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也相应实现了重大转变,“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主导战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央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八十年代末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九十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九十年代末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06年中部崛起,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国际背景是第三次全球化。其实质,就是中国劳动力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全球的相关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中国东部沿海转移,中西部的劳动力向东部沿海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同时,城市化比重不断上升,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变,东部三大都市圈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和经济重心。长三角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工业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城市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杭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湖州台州和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上海这一中心主要是沿着铁路扩散的,沿江扩散轴和沿海扩散轴成为次一级的扩散轴。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3956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7284亿元,16个城市增速均值为11.7%,比上年回落了2.4个百分点。2008年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54.4∶42.2调整为3.3∶53.5∶43.2,长三角地区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高出全国4.9%和3.1%,其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领先优势继续凸显。珠三角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万人行政区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2008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29745.58亿元,人均GDP达9019.9美元;广州、深圳、佛山人均GDP均超过10000美元大关,最高的深圳人均GDP达12932.0美元,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首都经济圈目前比较公认的首都经济圈,也称为“京三角”。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内环京津的河北省7个城市: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2008年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2008年天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0亿元,增长16%以上。2008年河北全省生产总值完成160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0%以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都市圈三大经济圈的快速崛起是“中国经济奇迹”最突出、最鲜明的区域经济特征。“中国经济奇迹”这一基本特征的实质可以最简明地解读为外来资本和技术、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内陆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和国家优惠政策四者相结合,在贸易投资自由化背景下的全球市场上成功地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2、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速率加快在泛长三角由概念渐渐转入操作之后,一个最为直接的变化是长三角产业入皖进程明显加快,而金融危机又在另一侧面加速了“东产中移”的进度。2008年底,就在世界经济陷入危机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长三角企业将投资目光转向安徽,合肥招商局平均每两天就要接待一批前来考察的国内或国际投资商,芜湖、蚌埠等地有着类似的状况。2005年以来,合肥市招商引资总量先后超过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700亿元,数字真实地记录了合肥招商引资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对合肥来说,以2005年为节点,迈入了新招商时代。2008年省外投资我省千万元以上项目中,苏浙沪占55.1%,比上年增长近一倍。目前,在我省投资的浙商近40万,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2009年1月合肥一口气开建2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3个。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经济的区域化,区域化又促进和提升了全球化。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组团式发展的强力拉动有待开掘,空间整合的优化能力亟须提升。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区域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关键是产业对接。目前,苏浙沪正面临大规模产业升级,区域内处于梯度底部的产业势必不断向外围转移。安徽正好能顺应这一趋势,在加工制造、能源、原材料、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承接这些产业转移可与长三角经济形成较强的互补性,收到互惠共赢之效。3、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特色的发展战略。1988年提出“远学粤闽近学江浙”。1990年提出“抢抓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1992年实施“一线两点”的对外开放战略。以皖江地区和合肥、黄山为重点加快对外开放。近几年“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开发两流域(长江、淮河),唱好黄(山)煤(梅)戏”。近20年来,安徽发展方向如何定位一直没有明晰而坚定的决断。2004年,一篇题为《明天的太阳从安徽江西升起》的文章,在皖赣两省引发了一场现代版的“洛阳纸贵”。文章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谢国忠,他在文中写道:“靠近沿海,交通便利,工资低廉,在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情况下,安徽和江西是首先接受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按照梯度发展的理论,下一步加速崛起的就是安徽和江西。”2005年2月2日,当时的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率安徽省党政代表团,专程赶赴江苏省委、省政府拜访学习。3月18日,从全国“两会”回来后的第四天,郭金龙与王金山一同来到安徽的“东大门”滁州市调研。3月29日,在安徽省委举办的一个专题研讨班上,郭金龙同样对安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东向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施东向发展,做出了深刻的分析。总书记2008年年初到安徽视察工作,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分工与合作。这对安徽来说是一个重新定位,而且是准确的定位。2008年8月26-30日,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率领的规模庞大的安徽省党政代表团,扛着“泛长三角”这面大旗,拜会江、淅、沪。“我们愿意作为上海发展的战略后方和扩张平台,全力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资源支撑和后方服务。”王金山说。而在8月26日拜会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和8月30日拜会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时,王金山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俞正声在27日晚的见面会就指出上海要坚定不移服务全国,在服务和合作中找到自己发展的位置,希望上海与安徽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俞的讲话揭示了上海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而这种使命随着长三角指导意见的出台更是得到了强化: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沪苏浙三地社科院联手成立的“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关于构建“6+1”泛长三角合作区域的建议》,去年形成将上报三地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6+1”泛长三角指的是沪、浙、苏、徽、闽、赣+台湾地区。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的08年全球经济体系排行榜,大中华地区生产总值4.86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4.84万亿美元,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整合的趋势势不可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也未尝不可,而且未来政治上的统合也是必然之势。与日本不同的是,大中华地区未来的发展潜力甚大。二、东向发展的主要障碍1、第一方阵各自为战“诸侯经济”、各自为战,是皖江经济带的松散状态的一种真实反映。显然这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的经济发展规划,因为从目前长三角各地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策略来看,虽然长三角经济圈的部分地区产业正在外移,可是长三角各地互补空间本身却很大。安徽省要从该经济圈的发展中受益并积极融入到该经济圈中去,以目前沿江各市的经济实力和接纳扩张的市场主体形态及已出台的融入构想来看,恐怕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在目前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各行政区域实际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政府事实上承担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正因为如此,各地方政府以“我”为主,着力强化经济发展目标,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实现比较优势最大化。在竞相加快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有可能诱发地区保护主义行为。2006年3月初,由建设部牵头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编制组专家专程赴合肥,全面“审核”合肥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和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全市各主要行业提出战略性的构想和实质性措施,特别是合肥去年以来的“大拆违”和今年实施的“三大推进”战略,引起了规划专家的浓厚兴趣。据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导沈玉芳透露,正在研究中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增加的城市有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2006年7月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四城市与江苏南京、扬州、镇江、淮安四城市共同起草的《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讨论稿)研讨会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我省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四市建设部门的城市规划执笔者和领导应邀参加了研讨。2008年6月17《安徽省会经济圈规划纲要(2007~2015年)》正式定稿,已经由省政府最近下发给全省执行。最终定稿的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扩展了在两年前省八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范围,明确提出推进淮南等周边地区融入省会经济圈。“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已于2008年9月10日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这是国内第一个启动综改试点的城市圈(群)。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点的多项内容,在金融和财政方面给予了多项支持政策,包括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资源税试点,争取组建光谷科技银行,在圈域内发行市政债、节能债及水专项债券等。“武汉城市圈”由“1+8”9座城市组成,是指在以武汉市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整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天门、潜江、仙桃、咸宁8个中小城市,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内获准进行“占补平衡”,意味着该政策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使得圈内9个城市在发掘土地价值时有了更多的空间。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设,这是创新推动战略的一个推进平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取向是围绕发展抓创新、着眼机制抓创新、立足开放抓创新,真正使自主创新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成为推动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2、东向的通道不畅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东接中国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南近对外开放度最高的珠江三角洲,北靠工业基础雄厚的环渤海经济圈,西牵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华中经济圈,位于我国陆水空交通网络中心和枢纽地带,是海外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首选之地。全省铁路正线长3052公里,密度居华东地区之首。合宁、合武、铜九铁路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届时合肥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线九京线九合189Km线赣皖线南淮京沪线291Km340Km线海陇宁西线铁路交通目前,全省县道以上公路通车里程71783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0756公里,高速公路1294公里,在建1253公里。截至目前,高速公路已达1357公里。公路交通国道高速公路以长江、淮河为主干,通航里程6737公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