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节物流企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一、物流企业呈现的特点我国物流产业已经跨入了成长期,物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企业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有了明显的进步。主要有5个特点:1、物流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一是传统的运输、仓储、商贸和货代企业转型为物流企业,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典型代表;二是生产制造企业在供应链流程再造中打造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三是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新型的物流服务企业,以民营资本和股份资本为主;四是国外资本或合资或独资建立的物流企业。这种多元结构使我国物流业一开始就形成了竞争剧烈的格局。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紧密结合。我国现代物流业主要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方式为主向现代物流过渡。即使是新型的民营和股份制物流企业,一般也是普遍以开展运输和仓储活动作为物流运作切入点,逐步向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进行渗透,进而进行资金、信息、流通等相关资源的整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紧密结合的现象将会存在一个较长时期。3、物流运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现代物流是一门新兴科学和新兴服务产业,其重要特征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许多优秀企业结合实际,勇于创新,走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现代物流发展之路。有的同时成了供应链方案提供商;有的向综合化或专业化方向发展,突出个性化服务。有的则将物流地产、物流市场与物流运作紧密结合。4、现代物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网络做支持,实施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等现代物流理念正在日益被我国的物流企业所接受,并逐步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当中,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品质。5、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受到企业普遍重视。我国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离开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基础,物流企业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话。许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都不惜投入,不断对企业信息化设施进行改造,企业的网络系统、电子单证管理、货物跟踪以及客户查询系统的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一些企业积极参予国家标准和国家物流标准发展规划的起草和论证,出资召开物流标准理论研讨会,为物流标准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物流的发展,而且整体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可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只把物流看作是企业对顾客的单向贡献,一味地削减物流成本,没有充分发挥供应链的增值功能,未能将企业物流上升到战略层高度。甚至有很多企业目前还存在着“物流腐败”现象,比如有些采购人员钻体制改革的空子,牺牲企业的整体利益来谋取个人私利,使物流成本高居不下。另外,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20/80的重要性,将有限的物流资源平均分配给所有的顾客和所有的产品,这种“一刀切”的服务形式势必要挫伤“20”关键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失去“80”的利润。2、企业的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从运输方面看,我国许多企业仅拥有一些单一的运输手段,运输网络也不完善,重复、对流运输比率较高,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货运汽车空驶率高达37%,返空现象严重。另外,仓库空间浪费大、保管不合理;大多数企业物料出、入库仍然由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来完成;很多企业的仓库仅具有传统的存储功能,还未向流转型转变。3、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晚,不同利益阶层的人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受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限制,一些企业的领导还不能接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因而大部分企业还未能实施数字化的物流管理,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更无从谈起。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对自己的物流服务进行即时监控,也无法实现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信息共享,更没有与社会物流合作的兼容接口。4、企业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而我国现在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三、物流企业发展趋势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物流企业只有与社会物流同步发展,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现代物流的魅力。总体而言,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4个特点。1、一体化。企业物流一体化就是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较低的营运成本满足顾客的货物配送和信息需求。它的核心是LRP(LogisticsRequirementPlanning),即物流需求计划,它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使现代物流在商品数量、质量、种类、价格、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包装及物流配送信息等方面都满足顾客的要求。一体化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服务,而前者则是把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它除了提供优质物流服务外,还承担促进销售、创造顾客需求的功能,分享增值服务的利润。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强化了各节点之间的关系,使物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例如海尔集团,它以JIT采购、JIT材料配送和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实现了在中心城市8小时、区域内24小时、全国4天以内配送到位。2、社会资源整合。经济全球化把物流管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这样,现代企业的物流就能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在内的各关联主体。企业产成品中,除了涉及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是自己生产的之外,其他大多数零件、原材料、中间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企业这种少库存或零库存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例如Dell,它每天要求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从它在奥斯汀的工厂运走1万台电脑,并从索尼在墨西哥的工厂运走同样数量的显示器,再由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将电脑和显示器连夜配套送交顾客,Dell则通过网络对全程的物流服务实行即时的管理和监控。物流社会化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经过整合的虚拟物流资源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基建成本,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节约了物流费用。3、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企业的资源、生产、销售分布在全球市场上,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物流信息系统增强了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MRP、WMS(仓库管理系统)BCP(条码印制系统)和RP(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管理,降低了流转、结算、库存等成本。例如海尔集团,应用CRY(客户关系管理)和BBP采购平台加强了与全球用户、供应链资源网的沟通,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目前,它100%的采购订单由网上下载,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到3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的20%。4、企业物流外包与部分功能的社会化。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一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例如,Amazon公司虽然目前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物流设施,但对于“门到门”的配送业务,它始终都坚持外包,因为这种“一公里配送”是一项极其繁琐、覆盖面极广的活动,不是其优势所在,它的这种外包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是由仓储、运输等多个功能要素整合而成的。企业经过资源重组、流程再造形成一个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之后,不仅可以满足本企业物流的需要,还可以将剩余生产力转向物流市场,从事社会化分拨物流,获取更丰厚的第三利润。海尔集团,作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在完成物流资源整合之后,已经向物流企业迈进。目前,它已成为日本美宝集团的物流总代理,而且还为ABB、雀巢等国际企业提供物流分拨业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