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分析一年级共有学生名,其中女生名。二、教材分析《数学》一年级上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除了这些以外,教材当中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在设计每一节课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如给学生介绍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的概念,使学生运用自己曾经去商店购物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2、把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应逐步扩大数的范围,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如先给学生教学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最后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教师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重视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和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还要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1-5各数的认识,在教学中,要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4、计算教学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教学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然而,在计算教学部分应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具体措施:(1)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例题的计算,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2)注意体现算法可以因题而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5、实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具体措施:(1)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如针对教材中的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2)选择或创设能够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素材或信息的情境。(3)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设计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如运用小猪帮小兔盖房、小猴吃水果的插图编成连续性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1、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供学生学习认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时操作用。2、口算练习卡片。一种是老师演示用的,一种是为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用的练习材料。3、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是为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用的学具。4、数的组成练习卡片。为使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的练习材料。5、计数器。这是20演示以内的数和计算用的一种教具。6、绒板。用来演示整数、计算和分类等内容用的教具。7、钟面。教学时,让学生拨动表针,表示出指定的时刻。8、方木块。用来数数和演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9、小棒。这是学习数数和计算时使用最方便的学具。10、数位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