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9卷第2期2019年3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19No.2Mar.2019DOI:10.12120/bjutskxb20190250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郭朝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摇100836)摘摇要:工业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这是因为工业是技术创新的第一源泉和核心领域,是国民经济效率提升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冶的危险。当前要特别警惕“去工业化冶“逆库兹涅茨化冶现象的发展,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之际,抓住机会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前,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要素成本上升,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国际竞争中面临“双端挤压冶,经贸摩擦加剧。中国工业发展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推进高质量发展,认为应从产业政策转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促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词: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造强国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398(2019)02-0050-10收稿日期:2018鄄11鄄10项目名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竞争政策理论前沿与政策走向研究冶项目资助(SKGJCX2017鄄03);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项目资助作者简介:郭朝先(1971—),男,江西鄱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摇摇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工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大量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工业化的成功显著地改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和地位,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冶。在工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完成,中国工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对要不要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发展,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首先,本文论述了工业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其次,阐明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促进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对策。一、充分认识工业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摇摇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事实上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而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工业是基础,工业是筋骨,工业是支柱,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离开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将是“泡影冶。我国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始终要清醒认识到工业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一)工业是技术创新第一源泉和核心领域,要提防“去工业化冶发展发达国家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了一波较强的“去工业化冶浪潮。“去工业化冶使工业经济05郭朝先: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第2期在发达国家的地位不断下降,造成“产业空心化冶,而以金融、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高度发达,其高杠杆、高风险的特征最终使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在注意到这种“去工业化冶产生的问题后,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并适时提出“再工业化冶战略。“再工业化冶战略是在“去工业化冶后的“再工业化冶,这是在开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新时代,一个信息技术主导驱动、智能制造为先导产业的工业化新时代[2]。瓦科拉夫·斯米尔在《美国制造: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最恒久的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制造业是现代西方社会技术创新的第一源泉;制造业始终是实现独立发明和技术改进的核心领域。并进一步指出:务必提醒那些认为现代社会可以脱离制造业而独享繁荣的人,制造业不仅是把“有益知识冶(指比技术进步、发明创新更广义、更基础的词汇)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基本模式,而且在这种知识演化为构成现代社会基础的诸多便捷服务的过程中,制造业同样是最根本的手段[3]。发达国家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及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忽视制造业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认真吸取。事实上,制造业是发达国家社会技术创新的核心领域,是技术信息的第一大源泉,而且它的技术进步改造了现代经济的各个方面。当前,我国制造业虽然总量规模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但人均规模不到美国的1/3,德国和日本的1/4,并且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也放任“去工业化冶发展,必将出现更严重的“过早地去工业化冶问题。由于制造业发展不充分,取代制造业的可能是低技能、低生产率、低贸易度类型的服务业,这些服务业无法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来替代制造业的作用,无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从工业化是生产要素组合从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这个界定出发,“过早地去工业化冶实质是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组合向高级突破性变化,而是对工业化进程的中断[5]。(二)工业是国民经济效率提升的物质基础,要警惕“逆库兹涅茨化冶现象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测算了1958年57个国家的各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和1960年59个国家的各产业劳动力在其总劳动力中所占份额,得出的结论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下降,同时工业和服务业份额增加。当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小于20%,而第二产业份额高于第三产业时,国家或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份额小于10%,第三产业比例逐渐高于第二产业时,国家或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库兹涅茨总结这个过程后得出之所以产业结构发生如此顺序变化,根本的驱动力在于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各产业生产率的相对变化。有专家将此变化过程概括成“库兹涅茨化冶过程[6]。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并且,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50%。很多人甚至经济学家都认为工业比例下降和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下降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冶。诚然,工业比例下降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我们要警惕这种盲目乐观!很多时候,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例不断上升,仅仅是由于服务业名义价格上涨而非生产率提高所致。由于服务业生产率没有提高,仅仅是价格上涨导致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提高,结果造成一种现象,即经济结构高级化趋势明显,但效率反而降低的“逆库兹涅兹化冶问题。由此可见,不能简单被统计数据所迷惑,国民经济发展要以效率提升为基础。瓦科拉夫·斯米尔则指出:简单的比例关系显然不适用于评价农业和制造业对多人口国家的重要性。他举例说,尽管美国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1郾2%,但如果就此认为农业无足轻重,那就大错特错了,失去来自农业的这个贡献率与減少相同比例的金融服务业贡献率,两者带来的后果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同样减少1%,前者将带来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饥俄与死亡,因为全球市场的粮食供给还不足以满足美国的进口,而后者造成的损失已在2009—2011年成为现实,尽管现在经济已开始温和复苏,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还是减少了1郾4%。同样,以GDP贡献率的减少来判断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这显然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标准,因为制造业给经济带来的收益是其他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比拟的。制造业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产业链,它不仅吸纳很多传统职业,而且造就很多全新就业机会。事实上,不管是现代农业、运输业还是通讯业,在这些非工业部门实现伟大转型的过程中,工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3]。不可否认,中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存在“逆库兹涅兹化冶现象。有人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移有时反而导致劳动生产152019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率下降;或者存在就业从非农产业回归到务农状态,从工资性就业回归到自我雇佣,从沿海地区的城市经济就业回到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就业现象,产生劳动生产率下降。对于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而言,效率下降会使中国加大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冶的风险,进而使中国不能够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要警惕“逆库兹涅兹化冶现象,切实促进工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且不可盲目追求所谓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三)工业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理性看待“工业污染论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一直强调坚持走资源环境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不可避免地在一段时期内使中国工业化具有“传统工业化道路冶的痕迹,导致中国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相对恶化的问题。基于此现象,一些人认为,在现阶段(特征是:工业化后期和互联网时代、服务占比超过一半等),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中国应彻底放弃重化工业发展。对于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待,不能“因噎废食冶。需要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工业发展带来的,更是工业发展不足产生的。过去是因为工业发展技术水平低、治理能力低而导致资源环境问题,将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更离不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这不仅是因为工业可以为保护环境而创造财富、积累资金,而且是因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特别需要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一方面,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可以“变废为宝冶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工业技术发展的视角看,所谓的“废物冶,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冶,工业技术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很多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弃物以及因使用过而废弃的物品,其实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另一方面,中国诸多环境治理问题需要依靠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无论是大气治理、土壤修复,还是国土整治、大江大河治理;无论是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还是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均是如此[7]。事实上,从工业发展的历史看,工业技术路线总体上是沿着从“耗费资源损害环境的技术冶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冶升级的方向不断进步的,工业发展最终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当耗费资源技术是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时,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而当节约资源技术成为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即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时,工业发展进入高级阶段[7]。在工业发展高级阶段,其实也就是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真正要抛弃的是“传统工业化道路冶,即以耗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竞争力的工业增长方式,而不是工业和工业化本身。(四)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中国要抓住机会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被摆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而一场以互联网与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产业革命正处于孕育发生之中,一般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冶。按照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的定义,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采用水蒸气为动力,实现生产机械化为标志,始于1775年瓦特改造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通过使用电力实现大规模生产为标志,始于19世纪末的电气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为标志,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