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与战略管理[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与战略管理我国汽车市场运营现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住”、“行”、通讯和第三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而且持续很长,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离开汽车就不能高速发展的时期汽车是我国当前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甚至对加快我国的城市进程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国际经验,这轮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应该持续10年、20年,甚至达到30年,中国大体上也要这么长的时间,但这中间会有波动。相对于其它产业,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其它产业,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趋势已经相当明确。汽车业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率。汽车的问题不仅仅是汽车产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汽车相关产业的事情,实际上是整个国民经济总量能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事情。2002年汽车可能是整个工业增加值新增量里面增幅最快的一个行业,在此后几年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最强的一个,没有哪个产业能够超过汽车。到2010年,在中国GDP的新增总量里面,汽车产业直接、间接的拉动作用的贡献率将达到1/7~1/6,没有哪个产业能够有这么高的贡献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汽车产业并不是其自身好与不好的问题,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问题。汽车产业必须扮演一个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而且是最重要的主导产业。这一点,主要靠内需拉动。所以说汽车产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内需。同时内需也是影响国内汽车的价格高低的一个方面。根据国际经验,这轮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应该持续10年、20年,甚至达到30年,中国大体上也要这么长的时间,但这中间会有波动。相对于其它产业,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其它产业,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趋势已经相当明确。价格的形成机制。理性决策下的汽车厂商的价格行为,要遵循市场机制的一般规律。市场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供需关系这对“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市场价格和市场总量。决定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属于宏观经济范畴,而决定供给的主要因素是微观经济领域的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往往依据对短期需求或长期需求的预测,来调整自己的短期供给或长期供给计划。由于需求信息的不完全性,汽车厂商决策者往往很难准确地预测需求,特别是短期需求,决定需求的消费者也往往因为信息不完全,而经常改变短期的购买行为,这就造成了总体的“供需不对称性”。因此,通过供需作用虽然能使价格达到某一个局部的短期均衡,但是供需的不对称变化会打破这种均衡,使均衡和均衡价格始终无法处于稳态,从而一直循着“价格局部均衡”的路径在变化。从表象上看,供给增长大于需求增长时,市场均衡价格必然下滑,需求增长大于供给增长时,市场均衡价格必然上升,市场的价格均衡是汽车厂商间价格行为博弈的局部均衡,这种价格均衡会随着供需变化被打破,从而造成汽车厂商间价格行为的多次博弈。在一定时期内,需求没有较大变化时,供需变化主要由汽车厂商供给行为的变化决定。各汽车厂商的短期供给行为,会通过供给规律直接改变各汽车厂商的短期市场份额,进而影响本汽车厂商和其他汽车厂商目标约束的实现。当汽车厂商的目标受到短期行为影响时,他们会通过博弈来调整价格,以使各自的市场地位重新符合自己的目标约束。因此,在原有的市场总体价格均衡被打破后,汽车厂商会通过供给决策重新调整供给,从而促使新的价格均衡产生。根据国际经验,这轮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应该持续10年、20年,甚至达到30年,中国大体上也要这么长的时间,但这中间会有波动。相对于其它产业,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其它产业,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趋势已经相当明确。产量以及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2006年我国汽车业延续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态势,在经济型轿车持续热销、自主品牌迅速发展、出口市场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汽车市场明显回暖,效益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汽车价格仍在继续下降。汽车产销量继续较快增长,2006年1-9月,中国汽车产量528万辆,延续了2005年的势头,并呈现几个特点:汽车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全年出口额预计将超过200亿美元;汽车生产企业产量增长25%,而同期企业利润增幅超过50%,全年行业利润有望超过700亿;自主品牌增长幅度超过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产量增幅达到40%-80%。但是轿车产量仅增长10%,不尽如人意。在轿车消费中,1.6升及以下排量轿车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其中1升以上1.6升以下轿车销售了97.81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54.22%;1升排量以下小轿车销售16.18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8.97%。而在上半年最畅销的15个轿车品牌中,有一半以上是小排量轿车。夏利轿车的销量达到了93795辆,其他畅销品牌有凯越、伊兰特、捷达、奇瑞QQ、奇瑞旗云、吉利自由舰、吉利优利欧等。商用车2006年的营销方针是“理性分析看市场,积极应对出新招,细分市场找机会,改善结构求效益。”把追求盈利性增长始终放在首位。北汽福田实施“技术创造价值,质量赢得市场”的经营策略,将2006年度目标确定为销售43.45万辆。中国重汽确立的目标是:确保产销重型汽车6万辆、力争7万辆,市场占有率再提高4个百分点。陕西重汽由于湘火炬重组,潍柴动力、康明斯、湘火炬、法士特、汉德车桥为陕西重汽提供了一条国内最为强势的重卡供应链体系,这无疑将极大地增强其竞争力,陕西重汽今年重卡销售目标3万辆,与2005年相比增长率接近100%。乘用车国内轿车企业前十强依次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奇瑞汽车、北京现代、天津一汽、广州本田、一汽丰田、吉利集团和神龙公司。其中神龙公司上半年累计销售100173辆,同比增长38.23%。半年产销超过10万辆成为国内轿车企业前十强的新“门槛”,预示着国内轿车企业的竞争正在加速进入更大规模化批量生产阶段。伴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汽车业面临着生产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我国去年汽车产能为800万辆,销售570万辆,产能利用率偏低。但是,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产能已经超过现在的产能,达到1000万辆。“我国汽车产能超前了3—5年”。据了解,按照每年增长10%的速度计算,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550万辆,2010年将达到900万辆左右。但如果不对投资进行限制,“十一五”期末我国汽车产能可达2000万辆,比实际需求多出一倍以上。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影响到国内企业的e盈利状况。根据7月份国家发改委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共实现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49%,成为机械行业利润减少的主体;而亏损额则上升了1.4倍,占整个机械行业新增亏损额的95%。而汽车行业之所以上半年利润锐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产能过剩。我国汽车国际贸易的情况。一.我国汽车出口迎来新机遇近几年我国汽车出口持续走高,“井喷“现象凸现,原因:•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合资企业在国内轿车的市场份额高达76%左右,其出口却只是象征性的“毛毛雨”。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商用车已经形成了“以我为主"的格局,轿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也实现了重大突破,零部件开发与制造水平逐年提高,都给中国汽车提供了“走出去”的勇气和实力。•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为汽车的出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由于国内汽车市场迅速扩大,我国汽车企业得以形成规模优势,较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并能够提供品种更为丰富的产品,获得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国际汽车市场来看,中国汽车的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国际汽车市场不仅规模巨大,需求层次也比较分明。在中东、拉美、北非、东南亚等汽车市场,消费者更看重汽车的性价比,以性价比见长的中国汽车恰好满足了这种需要二.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三方面差异:•汽车出口以载重车等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出口小轿车以中低档为主;•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三.我国汽车出口混乱,出口企业分散趋势凸现。.•在出口量井喷的同时,汽车出口企业的数量也在激增。据悉,2005年全国出口整车17.28万辆,出口企业却多达1025家,其中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两家,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下、3000万美元以上的也只有8家;而全年只出口一辆汽车的贸易企业有160家,出口量在10辆以下的贸易公司和汽车企业多达600余家。2006年1~10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企业共1242家,出口超过100辆的140家,占全部出口企业的11.3%;出口不足10辆的718家,占全部出口企业的57.8%。•这种盲目、跟风出口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危机。“出口企业太多、太杂、太乱,零星出口,不注重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已影响中国汽车品牌形象。”低价竞销的恶性竞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诉讼风险加大以及缺乏完善的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正成为自主品牌出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措施:•目前商务部已会同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起草了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相关办法,并计划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汽车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以此将国内汽车产业准入管理延伸到出口环节。•今后汽车出口须有授权•据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此前透露,即将出台的办法,将和规范摩托车出口秩序一样,监督部门将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出口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以此形成具有出口资质的汽车生产企业及授权的出口经营企业目录,未进入目录的企业将不能出口。出口总结:由于我国汽车产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具有成本优势,2005年以来得到国际市场的高度重视。中国汽车走进国际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必然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在此情况下,我国的汽车行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扩大自主品牌,规范出口秩序是保证汽车出口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进口情况:•90年代初,曾经出现过汽车进口高峰。但是从1995年开始,进口汽车数量大幅度减少,90年代后期稳定在3-4万辆左右。自2000年起,汽车进口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进口汽车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除专用车外,各种车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轻型越野车、自卸车增长幅度最大,达到80%以上,客车增长了32%。货车和轿车增长幅度较小,分别为15.03%和8.33%。•从轿车进口情况看,近年来2.5升排量以下中低档轿车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而2.5升排量以上中高档轿车的进口量明显增长,2000年以来成倍增长。一.近几年我国汽车进口主要呈现四大特点:•越野车进口高速增长,小轿车进口大幅下降。•小轿车进口呈现大排量化、高档化的趋势。•自日本、德国、韩国等主要来源国进口均出现下降,自美国、澳大利亚进口大量增加。•进口企业数量大幅减少,集中趋势明显。二.预计配额许可证制度取消后汽车进口会呈现不升反降的格局•国际主要汽车品牌在我国国内实现合资生产,对原装进口汽车形成替代作用。近年来,本田、丰田、现代、大众和通用汽车等国际主要汽车品牌加快了在我国的本土化生产布局,国产化车型对原装进口汽车形成了明显的替代作用,中、小排量进口汽车占国内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小。而由于受发动机等主要零配件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国内大排量小汽车和越野车很难满足国内的高端消费市场,因此高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多项管理新政的出台提高了经销商运营成本,国内进口汽车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2005年多项涉及汽车产业的管理新政纷纷出台,《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对于规范国内进口汽车市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些资金和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型经销商被淘汰出局,汽车进口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也逐步走上集约化。•成品油紧张抑制汽车消费需求,进口量随之减少。2005年国内局部地区出现成品油紧张的状况,并且受国际时常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欲望,也使进口汽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口总结:目前看来,合资企业国产汽车的增加将继续发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