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多样性保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动物的地理分布动物的分布区及栖息地动物分布区的形成、扩展和阻限动物分布区的类型世界动物地理分区概况中国动物地理分区概况动物的地理分布1.1动物的分布区、栖息地动物的分布区:动物的分布区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它是指动物在地球上所占的一定地区。栖息地:栖息地是生物学概念,是动物实际居住的场所。动物种的分布区是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该种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个体发育,并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在种的分布区内,该种动物的种群,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能发现,它们只能生活在具有维持它们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地方。这种地方即是动物的栖息地。栖息地决定分布区的结构,即决定种在分布区内的配置。栖息地是由各种类型的最小生活环境,即生物群落中具有相对一段小气候或生物气候的空间所组成。这种环境称为生境。每种动物栖息地的大小,包括生境的多少,取决于种的生态价的高低。热带雨林分布在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以及南美洲和大洋洲以北赤道附近。垂直分布明显生物种类多高大常绿乔木、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灵长类、鸟类、各种昆虫热带雨林草本层灌木层藤本植物高大常绿乔木灵长类白头叶猴蜂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各种昆虫科学考察队员在海南鹦歌岭热带雨林中采集昆虫标本鸟类澳洲卡卡杜国家公园中的鹊雁群栖息在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中的剧毒竹叶青蛇稀树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季节性干旱地区。大量草本植物、有些散生矮小的小片阔叶丛林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周期性的雨季和旱季稀树草原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东的阿拉伯沙漠和中国的戈壁沙漠呈不连续的条状分布横贯非洲和亚洲大陆年降雨量少,温差大植被少:仙人掌、仙人球动物种类少:骆驼、黄羊、沙漠兔等动植物发育了适应干旱少水的特殊机能沙漠极地冰原主要位于北极地区,那里终年冰雪覆盖,动物仅有北极熊、企鹅等少数以海洋动物为食物的极端耐寒性种类。极地冰原灌木林主要发生在中纬度靠近海岸的地区,气候特征为冬季多雨,夏季干热。致密常绿的矮生灌木为优势种群。灌木林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南美洲、北美,中国黄河中游、内蒙古和东北大兴安岭以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旱生草本植物群落。温带草原温带草原乔木很少,以草本植物为主。代表动物有羚羊、黄羊和各种鼠类等。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中欧的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地区,中国的华北和东北沿海地区也有分布。温带落叶林湿度高,四季分明,雨水集中在夏季。以阔叶乔木为主,树种多,林下分布各种灌木和阔叶草本植物。优势草食性动物是鹿,优势肉食性动物为黑熊。多种多样的鸟类、爬行类动物和昆虫等主要由常绿的针叶树如松、杉、柏等树种所组成,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的温带到亚寒带地区。针叶林林下植被不发达,地表常被枯枝落叶所覆盖。动物种类较多,如野鸡、松鼠、鹿、狼、熊和各种鸟类。针叶林中昆虫的种类也很多。冻原又称为苔原,分布于北极圈以南环绕北冰洋的严寒地带),大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0%。冻原气候严寒,降雨少,冻原区的土壤终年冻结没有树木,典型植物是地衣,偶然有很矮小的植物和苔草。动物也较少,有驯鹿、麝牛、旅鼠、北极狐和狼等。淡水生物群落包括溪流、河流、池塘、湖泊和沼泽等类型。淡水生物群落植物包括浮游藻类、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动物包括各种蛤、蚌、鱼、虾等。一些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大都栖息在沿岸地带。海洋生物群落根据位置和海水的深度分为海岸带、浅海带、远洋带和海底带等类型。海洋生物群落不同的海洋带分布的海藻类植物和海洋动物的类群差别很大。1.2动物分布区的形成、扩展和阻限动物区系:是指某一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在现今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动物群。现代生物区系的形成: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基于生物类群起源中心物种扩散模式动物的种或其他分类类群,最初是从一个地点发生的,然后由发生地点逐渐向四周扩展分布。种或某一类群最初发生的地点,叫做发生中心或起源地。生物类群起源中心动物的现代分布区,一般都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往往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如地壳运动、气候变迁以及人类活动等,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对动物分布发生影响。因此,动物种或类群的现代分布区,可能经过了多次变迁,发生中心并不一定在现在的分布区内,有时还可能相隔很远。例如哺乳类的管齿目现仅分布于非洲,而根据化石资料分析,它却发生在亚洲西南部。当然,种的发生中心,也可能与现代分布区相吻合,这种情况只有在一个种从出现直至现今,其分布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动物的种群,由种的发生中心分布到另一地区的过程即为扩展,其给果是扩大了种的分布区。扩展一般可以分为主动扩展和被动扩展。主动扩展是指动物不依靠外界因素,只依靠自身力量所进行的一种积极迁移活动,使其分布地区扩展。被动扩展是小型陆栖动物扩展分布的一种方式,这些动物本身扩展能力较小,主要依靠外界因素如水流、风、气候、其他生物及人类等进行扩展。物种扩散模式动物在扩展分布区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限,对不同种的动物,起阻限作用的环境因素和程度不同。按其性质分为非生物阻限和生物阻限两类。非生物阻限包括地形、气候、海洋、河流和沙漠等。海洋和河流是陆栖动物扩展的阻限,所以在远隔大陆的海岛上,一般没有哺乳类和两栖类。高大山脉是许多动物扩展的阻限,致使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动物组成差异很大。沙漠也是许多动物扩展的阻限,主要是由于那里的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特别是高温和干燥的气候,对一般动物的生存非常不利。此外,气候、植被带是最复杂的生态阻限,以致于各个生态地理动物群的基本组成不同,生态特征各异。生物阻限包括食物的不足、中间宿主的缺乏、敌害的存在,以及种间竞争等。各种动物克服阻限的能力差别很大,有些动物种能够进行主动迁移和被动运送,克服海洋和高山的阻碍而分布到世界各地;另一些种如果没有被动运送的可能性,而且本身固有的散布倾向不强,则轻微的阻限如海湾、不适宜的气候带,就能长期阻止动物的散布。1.3动物分布区的类型陆栖脊椎动物中,除广泛分布、残留分布和间断分布的种以外,绝大多数的分布区,均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相联系。它们的分布区在一定的领域内,彼此相邻或不同程度地相互重叠,形成分布区相对集中的中心,反映这些分属于各个不同等级分类阶无(纲、目、科)的种,在现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具有共同的适应性,甚至有一些种的分布区的大小与轮廓颇为相似,相互重叠。根据种的分布区相对集中,并与一定的自然区域相联系的实际,世界陆栖脊椎动物常用的分布类型名称有:全热带分布、环极分布、大西洋两岸分布、太平洋两岸分布、两极分布、北极一带高山分布、北方一山地分布。适用于我国陆栖脊椎动物各纲“种”的分布类型,属于北方的有:北方型、东北型、中亚型和高山型;属于南方的有:旧大陆热带一亚热带型、东南亚热带一亚热带型、横断山脉一喜马拉雅山型、南中国型、岛屿型。1.4世界动物地理分区概况1、古北界;2、新北界;3、埃塞俄比亚界;4、东洋界;5、新热带界;6、澳大利亚界.六大动物地理区虽然最初是根据鸟类划分的,但对于其它脊椎动物特别是陆生脊椎动物也适用,只是这些不同类群的脊椎动物的分布状态会略有些各自的特色,而对于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状况则可能出入较大。整个地球表面的环境可分为水与陆两大部分,从动物地理学观点考虑,可归结为两大动物区系,即海洋动物区系和大陆动物区系。海洋环境条件相对来说比陆地稳定,陆地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多变以及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动物分布的阻限,致使动物分化激烈。在大约一百五十多万种动物中,有80%以上的种类分布于陆地上。动物区系就是指响有关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和现今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动物群。根据百余年来对世界陆地动物区系的研究,可将其分为古北界、新北界、埃塞俄比亚界、东洋界、新热带界、澳大利亚界等六个动物地理界。古北界包括欧洲全部,喜马拉雅山-秦岭以北的亚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动物地理区。古北界面积广阔,生态条件多样,大部分地区过去属于劳亚古陆,与旧热带界接壤的部分则原属冈瓦那大陆,现今算是古北界和旧热带界的过渡区域。作为面积最大且自然环境非常多样的动物区系,现在古北界的范围在史前时期曾经是很多动物类群的演化中心,但在很多地区在冰期受到较大的影响,目前则拥有大面积的寒冷和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动物种类相对贫乏。全北界的面积几乎相当其它各界的总和,但是物种却只占世界上的一小部分。相比之下,古北界的东部受到冰期的影响比较小,和物种繁多的东洋界的界限不明显,有相当的物种交流,因此物种远比西部丰富。古北界古北界除了与旧热带界和东洋界有一定的联系外,与新北界的关系尤其密切,二者气候条件相似,在历史时期多次有陆桥相连,因此共同的种类和相对应的种类非常多,常被合并为全北界,二者在北部地区的相似性最强,代表北方温带和寒带的动物区系,物种不丰富,变温动物特别是无脊椎动物种类尤其少,而恒温动物相对多些,并盛产一些大型种类。全北界的动物行为显著受季候影响,鸟类中候鸟占有相当的比例,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大量低等动物都有冬眠的现象,不少哺乳动物也有冬眠现象或者有储藏食物越冬的习性。古北界的偶蹄目中以牛科和鹿科两个大科占优势,拥有一些大型种类。牛科的欧洲野牛和鹿科的驼鹿是古北界体形最大的动物,其中驼鹿为古北界和新北界共有,而欧洲野牛和新北界的美洲野牛是近亲。古北界内陆的高山高原地区是牛科羊亚科的分布中心,盛产一些善于攀爬的野羊。内陆草原地区有一些羚羊亚科的成员,但是种类远不及旧热带界丰富。鹿科中鹿亚科和空齿鹿亚科均有代表,它们是森林中的主要有蹄类,在东亚还有原始的麝亚科成员出现。不反刍类只有野猪一种,但是分布广泛,是最常见的大型动物。骈足类有单峰驼和双峰驼两种,除了双峰驼尚有少数野生以外,均为家畜。奇蹄目现存主要为亚洲野驴,欧洲野马已经灭绝,普氏野马在野外可能也已经灭绝。鹿亚科的黇鹿Damadama羊亚科的羊Capraibex犬科和鼬科是古北界最繁盛的食肉动物,狐、鼬、獾、貂等占据着中小型食肉类的地位,而狼则是与新北界共有的重要的大型食肉动物。啮齿目数量很多,盛产一些穴居的种类,并且有一些特有的科,但总体来说种类不是特别丰富。田鼠是最繁盛的啮齿类,北极地区则以旅鼠占优势,鼢鼠和瞎鼠是特有的穴居类型,内陆地区还有跳鼠类。松鼠亚目中有松鼠科和河狸科,其中河狸是古北界体形最大的啮齿类,松鼠科中除了树栖松鼠外,还盛产土拨鼠、黄鼠这样的地栖松鼠。豪猪亚目则只有在最南部地区能见到豪猪,没有其它的种类。兔形目比较繁盛,其中鼠兔亚科以古北界为分布中心,是草原地区的优势动物。兔亚科主要为兔属成员,在西南部则有家兔的祖先穴兔。翼手目中类不多,仅有小蝙蝠亚目成员,多有冬眠的习性。鼠兔亚科的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水鼹亚科的西欧水鼹GAlemyspyenaicus松鼠科的花鼠Eutamiassibiricus古北界的鸟类中候鸟比例很大,水禽和世界广布种比例也比较大,而攀禽等种类较少,食虫鸟类比例大,以果实等为食的种类比较少。雀形目鸟类中绝大多数都属于鸣禽类,亚鸣禽只有在东亚有少数从东洋界渗透进来的八色鸫。鸣禽中莺类占有优是东亚地区种类尤其丰富。鸫和鸲也比较多,内陆地区盛产百灵。食种子的鸟主要有雀和鹀,在东部人类聚居的地区树麻雀占优势,而西部则是家麻雀占优势。特有类型不多,主要有岩鹨类。鴷形目和新北界一样只有啄木鸟科,佛法僧类则远比新北界丰富,除了各种翠鸟以外,还有戴胜、佛法僧和蜂虎,这些多为与埃塞俄比亚界或者东洋界所共有。古北界的涉禽和游禽与新北界非常相似,是很多游禽和涉禽的繁殖地。游禽中以雁形目种类最多,而各种海雀类则可以说是全北界的特有类型。涉禽中最重要的是各种鸻鹬类,而东亚则是鹤科的分布中心。鸡形目除了和新北界共有的松鸡类之外,在东亚还有雉类,旧大陆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的鹑类也较常见。猛禽中盛产一些大型雕类,以金雕、虎头海雕等最为著名,夜行性猛禽中也有些大型种类,如雕鸮、毛脚鱼鸮和褐林鸮等,有些猛禽为与新北界共有,如北极地区的雪鸮和矛隼。蓑羽鹤Anthropoid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