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成文法的公布(一)、成文法公布的原因1.井田制的瓦解2.新阶层的出现3.新剥削方式的出现(二)、成文法公布的形式——刑鼎(一).春秋末期“铸刑鼎”事件1.郑国、晋国分别“铸刑书”、“铸刑鼎”公布法律2.“铸刑鼎”事件引起的论争(二).各诸侯国公布的成文法1.晋国的《被庐之法》、铸刑书2.楚国的《仆区之法》和《茆门之法》3.郑国子产铸刑鼎、邓析的竹刑(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二.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史料分析(1):无宇追逃案: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芋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王将饮酒,无宇辞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执人于王宫?’将焉执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王事无乃阙乎?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君王始求诸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盗有所在矣。”王曰:“取而臣以往,盗有宠,未可得也。”遂赦之。——《左传·昭公七年》史料分析(2):楚庄王太子案: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霤者,廷理斩其辀,戮其御。”于是太子入朝,马蹄践霤,廷理斩其辀,戮其御。太子怒,入为王泣曰:“为我诛戮廷理。”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夫犯法废令不尊敬社稷者,是臣乘君而下尚校也。臣乘君则主失威,下尚校则上位危。威失位危,社稷不守,吾将何以遗子孙?”于是太子乃还走,避舍露宿三日,北面再拜请死罪。一曰: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廷理曰:“车不得至茆门,非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得须无潦。”遂驱之,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太子入为王泣曰:“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击臣马,败臣驾,王必诛之。”王曰:“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臣也。”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勿复过。”——《韩非子·外储右说上》三.战国时期各国的法制变革(一).战国时期法制的发展1.成文法运动(1)魏国:《大府之宪》(魏襄王)《法经》(魏文侯)(2)楚国:《鸡次之典》(3)赵国:《国律》(公仲连)(4)齐国:《七法》(邹忌)《守法守吏十三篇》(5)韩国:《刑符》(申不害)2.法律制度的转型(1).法律性质的转变①.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②.以封建等级制度取代奴隶制等级制度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法律内容的变化①.调整范围扩大,规定更加具体②.赎刑适用扩大,徒刑和罚金代替肉刑(3).司法组织及其活动①.审判依据各自法律和习惯②.改罪行擅断为依法审判,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司法李悝与《法经》李悝:(公元前五世纪)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也作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时人,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守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李悝能参与机密,为文侯心腹之臣。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二).《法经》1.法经的内容及体例(1)内容:《盗法》:保护封建私有财产方面的规定《贼法》:维护政权、秩序与地主人身安全方面的规定《囚(网)法》:审判、断狱方面的法律《捕法》:追捕罪犯方面的法律《杂法》:狡诈、越城、贪污、赌博、淫乱等方面的法律《具法》: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2)体例:①正律即前四篇,主要是惩治盗贼方面的法律规范②杂律即第五篇,主要惩治盗贼罪以外的犯罪,具体而言即淫、狡、城、嬉、金、逾制几个方面③具律即第六篇,相当于后世律典的“名例律”,有现代刑法总则的意味。2.《法经》的地位和作用(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的古代立法技术已经走向成熟。(2)《法经》将实体法(盗法、贼法、杂法)与程序法(囚法、捕法)及总则(具法)大致进行了划分,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法律指导司法活动。(3)《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它吸收了以前各个政权的立法经验,并为以后各个朝代的律典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商鞅与商鞅变法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公孙氏,名鞅,原名卫鞅。初为魏相家臣,后入秦,游说秦孝公变法。孝公六年(一说三年)任左庶长。孝公十二年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变法。后十年(前340年),因战功封商(今飔(si)西商县东南)十五邑,称商君,商鞅。其政治主张,强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商君列传》)、“开阡陌封疆”(同上书),废除井田制,确认地土私有,取消分封与世袭制度,建立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其主张实行耕战政策,凡耕战有功者,可受赏封爵。他还厉行法治,推行“连坐法”。商鞅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商鞅为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史料分析:商鞅变法案:(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商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剥夺旧贵族特权①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②.取消“刑不上大夫”的特权③.奖励军功(2)发展农业耕织①奖励农耕:废井田、《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②奖励纺织③加强赋税(3)强化中央集权和基层控制①推行郡县制②基层连坐制2.商鞅变法的影响(三).商鞅变法第二节秦朝的法律制度秦代版图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李斯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战国末秦国政治家。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当过吕不韦舍人,后被秦王政任为客卿。公元前237年,以韩国水工郑国事件,宗室贵族建议逐客,他上书谏阻,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的作用。秦统一六国后,出任丞相。他反对分封制,主张焚《诗》、《书》,禁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又主张以“小篆”为标准,整理并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字的统一有相当贡献。秦始皇死后,他追随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即秦二世。后为赵高所忌,具五刑后,被腰斩。一.秦朝的立法概况(一).指导思想1.“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上”2.“一切皆有法式”、“以刑杀为威”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二).统一法制1.整理和修改秦国原有法律,推行全国各地2.制定新的法律法令(三).云梦秦简、云梦龙岗秦简、里耶秦简(四).法律形式1.律:国家正式制定颁布的成文法2.令:针对一时之事而颁布的命令、政策3.制/诏:以皇帝名义临时发布的命令4.法律答问:官方作的法律疏释5.廷行事:官府成例6.式:格式、程式7.课:考核规制8.程:规章制度秦代的法律形式及效力其他法律形式律令制诏一.制/诏二.令三.律四.法律答问、廷行事、课、程、式史料分析(1):犯罪情节与刑罚原则:(1).“人臣甲谋遣人妾乙盗主牛,买(卖),把钱偕邦亡,……当城旦黥之”。——《法律答问》(2).“甲盗,臧直(赃值)千钱,乙智(知)其盗,受分臧(赃)不盈一钱,问乙可(何)论?同论。”——《法律答问》(3).“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未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磔。”——《法律答问》(4).“甲乙雅不相智(知),甲往盗丙,才到,乙亦往盗丙,与甲言,即各盗,其臧直(赃值)各四百……其前谋,当并臧(赃)以论;不谋,各坐臧(赃)”。——《法律答问》(5).“把(携带)其假(借用的官物)以亡,得及自出,当为盗不当?自出,以亡论”。——《法律答问》史料分析(2):诬告与控告不实:(1).“甲诬乙盗一钱,黥城旦罪”。——《法律答问》(2).“甲告乙盗牛,今乙盗羊,不盗牛”,当为“告不审”。——《法律答问》(3).“甲盗羊,乙知,即端告曰甲盗牛”,当为“告盗加赃”。——《法律答问》(4).“告人盗百一十,问盗百,告者何论?当赀二甲”。——《法律答问》(5).“完城旦、以黥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当黥城旦以完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劓”。——《法律答问》史料分析(3):责任年龄:(1).“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高六尺七寸,问甲当(何)论?当完城旦。”——《法律答问》(2).“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法律答问》(3).“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为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磔。”——《法律答问》(4).“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由,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法律答问》二.秦朝的刑事法律制度(一).刑罚原则1.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作为判断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2.区分有无犯意3.区分故意与过失(端/不端)4.区分既遂、未遂(未遂称为“牧”)5.集团(五人)犯罪加重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罚6.自首从轻7.诬告反坐(二).罪名1.危害政权与皇权方面的犯罪(1)谋反罪(阴谋政变或造反,推翻皇帝或现政权)(2)不道罪(操纵国家政务大权,发动政变及其他一些倒行逆苑的行为)(3)泄露皇帝行止罪(“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4)不敬罪(“听命书…不避席立,赀二甲,废[永不叙用]”。)(5)不忠罪(扶苏、蒙恬“为人臣不忠,其赐死”。)(6)不行君令罪(犯令(废令)、“伪听命书,废弗行”。)2.思想言论方面的犯罪(1)偶语诗书、以古非今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2)妄言罪(煽动反对、推翻秦始皇及秦王朝的言论)(3)非所宜言罪(说了不该说的话)(4)诽谤妖言罪(诽谤就是对皇帝和朝政进行批评指责,妖言则是以自然界的特别现象制造奇谈怪论,惑乱人心)3.侵犯人身权利方面的犯罪(1)贼杀人罪(2)贼伤人罪(3)见死不救罪(“有贼杀伤人冲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