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第二、三单元解析目录0102单元主要内容及教学建议网络教学分享网教下老师自学指导、知识点精讲、作业与练习、讨论与交流精简教学环节:讲要点、重点难点、疑惑点、易混点、关键点现场随机抽查、连麦互动,回答思考题。课前预习法思练记写划读读教材,了解内容划关键词,好的句子,并重点识记写词语,写自己的理解将自己学到的重点知识以知识框架或知识树状图的形式整理到笔记本上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在思考,再读文章自我检测题制定任务单每份任务单包括“预习指导”“学习目标”“作业布置”“答疑预设”四个版块,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寓言”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课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対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话,写一写”。第一学段教材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要求学生会观察。三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一单元对如何观察开展了进一步训练,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发言的时候,首先要表明观点,再说清理由;听的时候,要边听边思考,能把握他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2)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3)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课文口语交际积极参与讨论,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习作注意利用课后习题和导读提示。领悟寓意要在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的多种形式的读书训练后逐步达成。要关注寓言故事与生活的对接。注意单元整体性阅读寓言基本方法教材解析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朝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也荒芜了,农夫也被送宋国人笑话。使学生明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初读正音再读通文细读品意联系实际,内化情感讲练结合结合注释、插图抓人物行为自由讨论教学过程读懂故事体会道理网络教学建议,首先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案例导入:同学们,在三年上册我们学过文言文《司马光》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古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案例出示PPT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第一课时案例出示易读错字:颈冀为易写错的字:耕释其问:同学们,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留时间让学生读。然后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第一课时案例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文意。问:走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问:老师标红的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第一课时案例通读课文之后出示问题”谁在等兔子?他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最后等到兔子了吗?教学建议朗读感悟围绕要素,讲方法联系实际,理解道理单元整体性,灵活安排1.与《守株待兔》的教学进行整合,2、积累寓言类成语拓展成语分类教材分析本文讲述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已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全文分为两部分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插图教学目标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2、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与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鹿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过来时,难看的鹿角帮助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课文对鹿的心理描写很细腻,4次写到鹿的自言自语,展现了鹿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教学目标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四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2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4、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难点: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教学过程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此刻心情如何?鹿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腿的?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鹿前后信心的变化,并讲述故事。抓住情节反转处,读懂故事,理解寓意。骄傲自豪,自我陶醉教学建议1、读课文。勾圈点画。2、抓重点词句,读出鹿的心情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根据提示讲述故事。4、抓情节,反复读,理解寓意。5、结合词语段运用,通过实践,内化表达方法。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掉了。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有”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克雷洛夫在创作寓言之前是戏剧作家,因此他的寓言具有戏剧性的特点,本文尤其如此,几乎通篇都是对话,在对话中揭示池子和河流不同的内心想法。教学目标1、认识“淘、涯”等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读为主线,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联系实际讨论对不同观点的看法教学建议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纸的发明、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以及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传统节日的资料,熟练运用字词进行句段的写作。本单元首次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个单元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36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37个汉字,会写50个词语。2、能背诵、默写制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能用不同的而方式搜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目的相关风俗。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有哪些词你不大了解?túsūtóng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前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后两句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便显出万象更新的景象。让学生带着“古诗描写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这一问题来阅读,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背景资料】当时,王安石正是宋朝的宰相,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他推行了变法。这一年元日,王安石看见家家户户热闹过春节,联想到变法开始后出现的新气象,他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屠苏酒瞳瞳日新桃换旧符《元日》的学习方法读通古诗读出意境读出情感1234读懂古诗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运用方法自主学习《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古诗。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了魂一样迷乱凄凉。我向人询问哪里有酒馆,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我想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唯独少了我一人。húnxiōngjiǔmùbèizhūyú天气特征,以及路人心情《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节日诗中描写的习俗表达情感比较三首诗的不同之处时间:清明时节地点:乡间小道天气:雨纷纷人物:杜牧、牧童、行人《清明》诗剧:旁白:又是一年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忧郁愁苦,失魂落魄地走着。杜牧(冒着雨站在乡间小道上,望着匆匆路过的行人):这雨绵绵地下着,我的心情就像这天气一般,湿冷惆怅!真想喝杯暖酒啊!可是此地哪里有酒家呢?(四处探寻状)牧童(骑着牛,赶着鞭子):小牛,快走,快走!杜牧(走上前,打躬作揖):小哥,你可知道这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微微一笑,指向前方。杜牧(顺手而望):酒家在那片杏花烂漫之处吗?牧童(笑):那边是这里最有名的杏花村,那里的酒一定会让您唇齿留香!杜牧(打躬作揖):多谢!杜牧朝着杏花村的方向奔去。《古诗三首》作业单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习俗(除去诗中已描写的习俗)资料来源教材解析本文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了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本文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了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开门见山课文围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这句话展开叙述,简要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并多处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教学目标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开门见山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教学建议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抓关键词语如“贡献、粗糙、改进、传承”等词语进行深入理解。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造纸方法纸的发明图表(课后第一题)造纸术传遍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用甲骨文、金鼎文、在竹简上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