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茅盾的小说基本要求★了解茅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学习重点★把握“为人生”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社会剖析”和“现实主义创作”的概念。★认识、理解茅盾30年代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了解“社会剖析小说”的基本特点。第一节客观理性的社会剖析茅盾被公认为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从《子夜》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兴起。(一)人物生平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出身于受维新思潮影响的小康家庭,从小就接触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从1911年春到1913年夏,茅盾先后在浙江省立二中(今湖州中学)、省立三中(今嘉兴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读书,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外古典名著。在湖州中学期间,国文课代课教员钱玄同曾为茅盾的作文《志在鸿鹄》写下“是将来能为文者”的批语。1913——1916年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20年后致力于新文学运动,以《小说月刊》为阵地进行创作,并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茅盾于上海期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最早加入共产党的革命文艺者。(二)茅盾创作内容的源泉“母亲”和“家乡”母亲是茅盾的启蒙老师,童年时期的茅盾在母亲的教育下,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学习了文学、地理、历史相关知识,为茅盾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茅盾的家乡乌镇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但在茅盾小时候已经因经济破产而衰败不堪。在民族内忧外患下成长起来的茅盾,形成了冷静的社会分析意识,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形成了向往民主和自由的强烈愿望,时代的风云和乡土的母题。乌镇(三)社会活动家的茅盾及其笔名来由1920年10月,由李汉俊介绍,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转为正式党员,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1923年,和邓中夏等五人当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任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长,执行统战任务。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组织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还组织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从1921年到1923年,先后在共产党创办的平民学校和上海大学任教。1925年底与恽代英一起筹组国共两党合作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任宣传部长。1926年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留在广州,进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成为当时担任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的秘书。1927年初,到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政治教官。4月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1927年7月,汪精卫背叛革命后,本来要去南昌参加起义,但在江西牯岭生病,错过了参加起义的机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员大肆搜捕,为躲避通缉,从此他开始以“茅盾”为笔名进行创作。当时沈雁冰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叶圣陶认为这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四)文学活动和创作时期1.五四时期(1916—1927):是一个年轻的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2.大革命时期(1927—1929):“矛盾“的茅盾。3.日本时期(1929——1930):创作成熟期.4.左联时期(1930—1937):创作辉煌期。3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峰。5.抗战时期(1937—1945):继续创作期。6.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前(1945—1949)。7.1949年建国后:文化部第一任部长。8.1979年:中国作协第一任主席。1981逝世(五)“为人生”的文学艺术观1.茅盾的为人生文学观包括社会功利性、客观真实性和创作独特性。茅盾认为文学具有“社会功利性”,他认为文学“应该是积极的艺术,应该是能唤起民众,激励人心,给他们以力量的艺术。”客观真实性在于茅盾提出的两个方面,一是反对把文学变成主观的“寄慨写意”,二是严格的恪守真实性准则,追求真实的文学典型。尤其以他反对“革命浪漫蒂克”为例。创作独特性在于茅盾提出“真正的作家必有他自己独具的风格,在他的作品里,必能将他的性格精细地透映出来。文学所以能动人,便在这种独具的风格。”2.“为人生”的内涵他认为文学要“表现人生”并“指导人生”。A.“表现人生”就是要描写生活的真实性,主张作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客观的描写。(现实性)B.指导人生就是要以理想的光泽和人道主义精神来揭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通过展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实用性)1.“悲观”人生,以《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为代表。小说描写的人物命运紧扣标题。《幻灭》中,静女士曾对革命充满了渴望,并以一种亢奋的激情参加革命,革命幻想破灭后又转向了爱情幻灭,她的悲剧在于理想和爱情的幻灭。《动摇》中,方罗兰为代表的革命者在面对敌人进攻时软弱无力,致使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损失。这也导致他对革命和爱情都产生了动摇(六)茅盾笔下多彩的时代人生画卷在《追求》中,大革命失败后的张曼青等青年,因不甘堕落而追求教育救国,这种追求正是革命悲观情绪的体现。所以,茅盾《蚀》三部曲“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2.“悲剧”人生。以《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为代表的小说。真实再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体现民族资本家、农民、小商人群体的悲剧命运。《子夜》将焦点对准上海,描写了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压迫下艰难为生和必然破产的悲剧。《春蚕》、《秋收》、《残冬》三部曲反映在帝国主义经济、军事侵略和国民党政权统治下中国农民迅速破产的悲惨命运。《林家铺子》以1932年“一二·八”战后江浙农村为背景,描写小工商业者林老板的破产悲剧,揭示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走向崩溃的历史必然性。3.“自新”人生。以茅盾在1941年夏天的长篇日记体式小说《腐蚀》为代表。小说主要表现了女特务赵惠明“由于灵魂尚未完全被腐蚀”,在自我决裂和斗争中觉醒和自新。(七)“为人生”文学观及创作实践特征1.民族性。“为人生”的文学观念蕴含着茅盾对文学民族性的话语方式,描写对象、价值取向以及文学功能的思考和探索2.批判性。揭露旧社会的罪恶。他认为:“文学者决不能离开了现实人生,专去讴歌将来的理想世界。我们心中不可不有一个将来社会的理想,而我们的题材却离不了现实人生”。3.革命性。其“为人生”的文学思想和鲁迅“改造国民性”有相一致的目的性和功用性。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的觉悟,以人道的精神和情怀关注现实人生、揭露时弊。二、“社会科学家”气质与“社会剖析”小说(一)新的文学范式——社会剖析小说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茅盾在小说领域中建立了全新的文学范式: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范式。(社会剖析小说)社会剖析小说有着鲜明的结构特色: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时代典型的创造等。(二)“社会剖析派小说”的特点:1.社会科学家的理性气质。茅盾结合了以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欧洲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科学主义相呼应。茅盾认为:“科学的精神重在求真,故文艺亦以求真为唯一目的。科学家的态度重客观的观察,故文学也重客观的描写。”2.心理分析家的冷静态度人生。通过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等方面,以冷静、理性的科学态度“立体化”地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综合地表现“真实的人生。”3.艺术雕刻家的细腻笔法。精细真实、委婉细腻的心理分析与客观描写,是茅盾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三)茅盾小说的意义1.一方面,茅盾小说始终以科学家的态度客观地观察现实,冷静的分析社会,揭示社会的必然趋势,以鲜明的艺术功利特质负载着历史的使命,具有超越“文学史”价值的“社会史”价值,使文学作品成为“生活的教科书”。2.另一方面,茅盾小说始终以艺术家的视角,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剖析“纯然客观的心理”,通过小说人物的“个体情感”展现“悲剧”人生,阐释社会理性的内容。这种艺术家和科学家结合的思维,创造除了真正的革命文学。第二节《子夜》★《子夜》创作于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瞿秋白★我对《子夜》读得越仔细,就越是不由自主地要把吴荪甫仅仅看作一个与我们相通的普通男子,就好象我也只是将桂奶奶看作一个有刚性的寡妇一样。——王晓明★“子夜”的命名寓意:子夜,即半夜子时,十一点到一点的深夜。既已半夜,离黎明不远了。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一、小说的创作意图20世纪30年代前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华民族陷入更深的民族危机当中。当时,学术界对于中国的性质问题形成了大论战,主要形成三派观点。在此背景下,茅盾产生了“写一部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的小说”,用来鼓舞人心,激励奋进。二、时代动摇的“三部曲”(一)《子夜》的主题小说共19章,以吴荪甫的活动为中心,以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矛盾冲突为主线来开展情节。主题:小说以三十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相抗衡而最终失败为情节线索,展开了对城市(包括股票市场、工厂)和乡村广阔的社会生活面貌的生动描写;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各种复杂的阶级关系、社会关系;用吴荪甫的失败有力地说明了中国没有也不可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并且以此来回答托派与资产阶级学者关于中国社会已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说法,从而显示其主题的深刻性。(二)人物形象分析:吴荪甫吴荪甫:3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吴荪甫是一个性格矛盾复杂,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他属于大革命失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作者自觉把他置于多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加以刻画的。这主要是吴荪甫与官僚资本家赵伯韬的关系,与工人的关系,与中小资本家朱吟秋等的关系。围绕着上述三方面主要社会关系,又展开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吴荪甫与作为没落地主阶级象征的吴老太爷的关系,与其亲属的关系,与其精干的亲自提拔的下属屠维岳的关系,与同伙王和甫等的关系,与双桥镇农民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如同一面面镜子,从各个侧面照出了吴荪甫多方面复杂的性格。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在吴荪甫身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不满,但又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和赵伯韬合作搞公债投机;他不满蒋介石政府的苛捐杂税、军阀战争,但他又依靠国民党军警来镇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对工农群众和红军极端恐惧和仇视;在家里,他专制独断,表现出封建性的一面。2、吴荪甫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明强干,有雄心,敢冒险,是一个铁腕人物。他有雄厚的财力,有才干,曾留学欧美,懂得一套企业管理的学问、本领。他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要和倾销中国市场的外货竞争。他认为“只有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还有希望”。因而他以铁的手腕去发展民族资本,对同业人是一只狮子。3、吴荪甫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益中公司外遇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内逢国民党新军阀战争,民生凋敝,产品销不出去,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买办资本家施展各种阴谋手段破坏益中公司,使得益中公司处于严重经济危机的境地。民族工业艰难无前途的困境,使得精明刚强的吴荪甫也变得迷惘空虚、软弱无力。当他处于失败的境地时,性格中的虚弱、悲观的一面表现出来,甚至想自杀。人物形象的意义:作家努力凸现其“英雄气度”和失败英雄的苦闷忧郁,生动展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完整刻画了一个具有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