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中国电影初创阶段一、“现实主义”电影1、中国电影的问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初步发展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1905年5月)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联合编导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虹口大戏院1908年,意大利人雷玛斯在上海建了第一家“虹口大戏院”。张石川郑正秋1913年,《庄子试妻》,编导黎民伟。黎民伟的妻子严姗姗扮演“扇坟”中的侍女角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1914年,张石川、管海峰等人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影片公司“幻仙影片公司”,拍摄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箱冤魂》。《黑箱冤魂》剧照2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形成了“明星影片公司”、“天一影片公司”和“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大批粗制滥造的影片出笼,但大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进步戏剧家拍摄了一些进步社会意义的影片《天涯歌女》《爱情与黄金》《弃妇》等反应社会问题1923年,郑正秋、张石川编导《孤儿救祖记》,及《劳工之爱情》、《玉梨魂》、《上海一妇人》、《盲孤女》等影片,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基础。《孤儿救祖记》剧照1922年,《劳工之爱》—舞台化的习惯,在人物的调度、光线、布景存在着舞台痕迹,在镜头语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如全景、特写镜头,交叉蒙太奇,叠印,降格等特技摄影和主观镜头,为影片的电影化和最初语言系统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23年,《孤儿救祖记》——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名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开端。电影风格成为日后的中国电影创作的传统。推动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中国电影兴盛时期:通俗社会片社会问题片陶冶情操影片艺术上“欧化”风格影片第一代导演简介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第一代导演对中国电影史的意义:1、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艰苦、简陋,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从艺术技巧而言,他们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往往用传统的戏剧关键来处理电影,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郑正秋简介郑正秋一生共编导影片四十余部,是第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他通过艺术实践探索出一种以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为中心,结构成曲折动人的情节发展,完成一个社会性主题的创作模式。代表作品: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编写了电影剧本《孤儿救祖记》中国最早的有声故事片之一《姊妹花》张石川简介张石川,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导演艺术家、第一个电影事业家,第一个电影企业家(“明星影片公司”)代表作品: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中国第一部反帝片《黑藉冤魂》中国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畸形发展阶段:1926年,电影进入商业性拍摄时间:“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等,但比较粗糙,没有太多价值。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了停顿。进步电影的曲折发展阶段1932-1937进步电影的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影坛大量的商业片,严重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9.18事件的爆发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电影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文艺的大众化运动开展。20年代中后期一批进步的戏剧家欧阳予倩、田汉、洪深、史东山、孙瑜等陆续进入影坛。左翼电影的蓬勃发展1932-1933前后,在瞿秋白的领导下,由夏衍、阿英、王尘无、石凌鹤和司徒慧敏等人组成了党的电影小组,他们的观念与创作实践在当时的电影理论的建立和具体的电影创作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动员了一批年轻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界的进步文艺工作者参加电影创作“左翼电影”:在这些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掀起的一场具有创新意义的电影运动30年代左翼“现实主义”电影运动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同年8月,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1931年9月《中国左翼戏剧联盟最近行动纲领》对左翼电影运动提出了具体要求。1933年3月,以夏衍为组长的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正式成立。——左翼电影年三十年代的重要作品:《狂流》、《春蚕》、《女性的呐喊》、《民族生存》、《铁板红泪录》、《盐潮》、《三个摩登女性》、《上海二十四小时》、《姐妹花》、《到西北去》、《桃李劫》、《风云儿女》、《中国海的怒潮》、《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等。左翼电影的蓬勃发展最初大都直接反应社会现实矛盾。1934-1937,表达方式更加隐晦,艺术创作上更加符合艺术规则的手法,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更加深刻的内涵。30年代,电影艺术探索最辉煌,成果最显著的一个阶段有声电影有声电影探索在30年代基本完成1934年,袁牧之《桃李劫》——中国第一部有声音参与剧作的作品1937年袁牧之《马路天使》——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第二代导演简介“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袁牧之成就:1、从他们开始,中国电影的思想内容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的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2、在艺术上,第二代导演的最大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3、尽管他们的戏剧意识还很强,但他们对戏剧的模仿已经从形式转向了内涵,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可以说,从这代导演开始,中国电影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蔡楚生简介蔡楚生(1906—1965)蔡楚生的代表作是《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首映于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以该片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该片同名主题曲也成为传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费穆费穆(1906—1951)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电影导演。《城市之夜》、《狼山喋血记》等10部故事片,其代表作为《小城之春》。进步电影的新发展和人民电影兴起1938-1949抗战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特殊阶段,因为有史以来的电影第一次被社会动荡所改变,不仅在物质基础上遭到摄影场地的毁灭、制片机构的破坏、创作人员的流失等严重损失,还因为正常的创作心态被改编,电影不可能成为单纯的娱乐与消遣,而承担起了抗日救亡的重任,电影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电影作者拍摄很多抗日宣传电影,大部分在1938-1941年间《八百壮士》《塞上风云》《胜利进行曲》《中华儿女》等抗战胜利后1945-1949: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段1.两大民营电影公司:影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成了解放前的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第二次高峰。“昆仑”:进步电影为主。《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关不住的春光》《新闺怨》《希望在人间》《三毛流浪记》等“文华”:拍精品电影为主。《夜店》《小城之春》《不了情》《艳阳天》等《小城之春》费牧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往往写事多于写人写情,而这部影片独辟蹊径,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此外,它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显示了费穆导演的艺术特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心理写实主义、比较完整的散文结构、诗化电影的先河。——中国现代电影的发端。抗战胜利后艺术成就:1.视点对准社会最底层2.写实叙事风格3.自然光使用4.对白口语化5.细节的细腻与真实6.电影语言的成熟20世纪40年代尤其是战后的中国电影,不仅是对过去电影成就的继承,更有创新。对电影艺术表现方式的二次重要总结,将中国电影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成为下次飞跃奠定了基础。1930-1949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重要的阶段,中国电影已经摆脱了诞生之初的样貌,开始走向成熟。在某一程度上已经追赶了世界电影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显出了某种前瞻性和先进性。当代中国电影发展新中国电影的嬗变与新生1949-1966“文革”开始的17年,是新中国电影电影的童年时代,风格质朴,生命力旺盛,风格清新,面貌健康——称之为“17年”电影。17年电影分为4个发展阶段:1.建国初期2.1956年前后3.1959年高峰4.60年代初发展建国初期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起点: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桥》成立国营电影生产体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白衣电影制片厂等1951.3“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标志着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发展高潮—20部故事片,6部新闻记录片呈现出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特点确立了一种显得电影风格——纪实主义作品:《中华儿女》《白毛女》《陕北牧歌》《我这一辈子》等第二次新高峰(1956)学习优秀电影传统和外国电影,“双百方针”共同促成。题材不断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艺术表达上不断突破之前的形式,风格样式丰富多彩关注点转移到人物身上,表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和个人欲望。作品:《董存瑞》《柳堡的故事》《祝福》《铁道游击队》《上甘岭》《新局长到来之前》《上海姑娘》《女篮五号》《家》《天仙配》等新中国电影的高峰(1959)——国庆献礼1959.9.25-10.24全国各大城市共同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35部作品,标志着中国电影在技术上的成熟。使新中国电影拍摄水平达到高峰作品:《万水千山》《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标志着新中国电影的全面成熟,题材广泛,充满了时代气息,艺术表现与思想内涵都趋于成熟。这些影片大多视野开阔,充满感染力,人物细腻,精致。这一时期电影创作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被中断的攀登1959年后,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对电影业造成冲击1961年后,电影产量不高,质量都教为高。作品:《暴风骤雨》《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李双双》《早春二月》《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阿诗玛》等“十七年”电影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不可忽视的,不仅完成了新旧时代交替中承上启下的使命,而且初步确立了新中国特有的纪实主义电影风格。3、“文革”十年“英雄主义”电影的畸形状态(1966—1976)从1966年至1970年各故事片生产厂全部停产,整整4年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从1970年开始,八个“革命样板戏”移植到银幕。从1973年到1976年,共摄制了76部故事片。“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从艺术角度看,“文革电影”都是反艺术的1966-1972,只有八部样板戏“文革电影”特点:1.样板戏电影多部2.重拍故事片3.斗争故事片4.一些舞台艺术片八个“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舞剧)《白毛女》《沙家浜》(交响音乐)“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文革”故事电影的关键问题是:1.电影艺术规律遭到践踏,违反艺术规律,损害了艺术创造力2.现实主义被歪曲和夸大,虚假的情节充斥屏幕,电影艺术本质受到根本性损害。新时期电影艺术的复兴1979-----新时期电影艺术的复兴经过十年动乱的浩劫,1977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早两年里,人就在艺术上难以摆脱原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模式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重大转折年1976-1989中国电影的“新时期”1976-1989中国电影的“新时期”特点:1.创作观念的更新2.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3.人物刻画不回避矛盾,不压抑个体的欲求,大胆肯定个人情感的价值。4.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归心似箭》5.电影语言的创新。——《苦恼的笑》、《小花》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