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跃捷新闻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雷跃捷:湖南省耒阳市人。1982年6月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分配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984年9月借调到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先后师从康荫教授和郑保卫教授,获法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新闻真实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记者:回顾20年,您认为在新闻传播理论研究领域有哪些创新?雷跃捷:不敢妄谈创新,只是有丝丝缕缕的思考。1987年到1989年,我接触了大量广播电视的理论文章,并且从那时起开始深入从事研究工作。我比较注重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比较注意从其他学科来关照新闻学。新闻学的缺陷表现在学科体系不完整,基本概念没有厘清,学理性亟需深化。就用新闻理论和文艺理论相对比来看,文学由文学起源、文学的功能性质、文艺批评等几大部分构架起来,流派中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而新闻学中没有,概念满天飞,见仁见智。因此,我就从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做起,一步步廓清新闻理论的研究迷雾。我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新闻真实性,分析了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的统一,并对新闻价值提出了功能说。当时对于新闻价值,业界中的标准说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后来素质说引起了学术界重视,我则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角度提出了功能说。记者:我看过很多有关新闻真实性的学术论文,经常引用您著述中的观点。您怎样从学理上来阐述新闻真实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雷跃捷:我认为,新闻的真实,包含了双重涵义:即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新闻的“总体真实”则是指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二者的关系是:“具体真实”是基础,它对“总体真实”起制约作用;“总体真实”是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它对“具体真实”起指导作用。我们回到实际中来分析一篇报道事例吧。1985年6月27日,上海造漆厂发生了特大火灾。虽然这篇报道从时间上将近20年了,对当下来说却不过时,而且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围绕“6•27”火灾事件,上海电视台共播发了14条新闻。这14条新闻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反映灭火的,共13条,把灭火有功人员事迹,以及领导对灭火有功人员的关怀和表彰都反映到了。而分析起火原因的新闻,只有一条。这部分不仅量少,而且内容平淡,只是在解说词中谈到造漆厂领导总结的教训是:“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存在不安全因素”。总之,这14条新闻把灭火英雄的事迹反映得比较具体、形象、详细、真实,而对火灾原因及危害则报道得笼统、模糊、简略。因而观众反映,看完这些电视新闻报道后,仍然弄不清楚火灾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造成的经济损失究竟有多大?而这些,又恰恰是人们在得知火灾扑灭后最为关心的事实。记者:您说得对!如果我是受众,也会觉得这些报道“不可信、不真实、不全面”。可是,我很疑惑:为什么将新闻真实性的涵义局限在报道客观事实真实的认识是片面的呢?雷跃捷:我们看,火灾的起因和造成的损失,为减少损失而进行的灭火行动,这是构成整个火灾事件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事实。无论忽视哪方面的事实,火灾新闻都不能算是客观完整的,也无法消除受众心目中的未知因素。组成“6•27”火灾事件的新闻报道,正是因为忽视了前一部分的事实,而过分强调了后一部分事实,将组成火灾事件的有机联系的两部分事实割裂开来。因此,虽然它的每篇新闻都是真实地报道了某一具体客观事实,但是把这些新闻放到整个火灾事件前面衡量,它又是片面的,没有达到报道总体的真实。这就是“6•27”火灾事件新闻和类似的新闻报道失之于片面的原因所在。这种失之于片面的新闻报道所造成的社会效果有害无益。据有关人员反映,由于对火灾原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在“6•27”火灾事件发生过后的一个月,上海造漆厂又出现了火灾险情。由此看来,新闻真实性的涵义并不只是用报道具体客观事实真实就能概括得了的。我们认为,新闻真实性的涵义是双重的,它不但是指反映具体真实的事实,而且也包括在反映具体事实真实的基础上,达到对总体事实的反映真实。所以说,新闻真实包含了“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我认为,新闻真实应包含“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双重涵义,它是社会主义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这个看法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在存在和意识之间,客观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据。这一基本认识说明:新闻的“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首先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真实反映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坚持新闻的“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原则,就是要坚持“事实第一,新闻第二”,“事实是源,新闻是流”的观点。但是,客观事物并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它又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我们所说的新闻“具体真实”是指在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运动的特殊状态之下——相对静止意义上的真实。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属性,因此客观事物之间才有了区别,才有了千千万万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这种具体形态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真实的客观事实。新闻在反映某个具体的事实时,必须做到完全真实,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对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作“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这是新闻“具体真实”的生命,也是构成新闻“总体真实”的基础。记者:那么,您认为对于新闻“总体真实”有哪些要求呢?雷跃捷: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新闻只停留在对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认识和反映,即停留在“具体真实”之上,而不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作真实的反映,这样的反应就会落后于事物的发展,只会是时过境迁的旧闻。因此,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这是新闻“总体真实”的第一个层次上的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根据这一认识,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中所存在的内部规律,这是新闻“总体真实”第二个层次上的要求。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记者:听了您的讲解,我明白了,“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这不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理论依据的,而且也为我们新闻实践的正反经验教训所证明。那就请您剖析一下产生虚假新闻有哪些原因吧?雷跃捷: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存在许多虚假现象。如果我们把这些虚假新闻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型。造成第一类型虚假新闻的原因很多:或捏造事实、向壁虚构;或导演制作、以假乱真;或道听途说、偏听偏信;或合理想象、混淆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的界限等。这类虚假新闻的特征主要是违背了新闻在反映具体事实时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因而,我们称之为“具体虚假新闻”。第二种类型的虚假新闻与第一种类型的区别在于:这类虚假新闻虽然对某个具体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但它和整个生活实际不符。由于这一类型的虚假新闻危害性更大,原因也复杂。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割裂客观事物内部因素的有机联系。用片面的观点看待和分析事物的原因,结果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危害。其次,不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观察问题,而是用孤立的眼光看待某些具体的事物,给人造成“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印象。再次,不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用静止不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样往往造成“一好百好”、“时过境迁”的虚假报道。以上虚假新闻我称之为“总体虚假新闻”。“具体虚假新闻”和“总体虚假新闻”从反面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真实性原则,需要消除这两类虚假新闻现象,忽视其中任何一类,都难以根治虚假新闻这个“顽症”。记者: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消弭虚假新闻有何启示?雷跃捷:马克思指出: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始终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在报刊上永远也不会有终结的东西。只要报刊随着客观事物有机地运动着,那么,全部事实就会被完整地揭示出来。完整地揭示“全部事实”,是指通过报刊坚持不懈的努力,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这也是刚才我论述的新闻的“总体真实”第一个层次上的要求。马克思还认为,记者应该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的呼声,应该“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就指出了判断新闻报道具体事实程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回答了运动着的报刊怎样完整地反映客观事件这一新闻总体真实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记者的职能是有限的,一两篇达到了“具体真实”要求的新闻报道要反映整个社会实践也是不可能的,而由众多新闻工作者和众多的新闻报道组成的报刊则是一个整体,它有机地运动着,把发展着的各种事实和观点展现出来,使这些材料组成一个整体、连续不断的报道,“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所以,我认为,马克思关于“报刊的有机运动”这一著名报刊思想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首先,变“结论式”报道为“连续式”报道。在新闻实践中,记者面对所要报道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经常是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中。如何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这些客观事件的运动过程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那种“结论式”的报道模式,密切地注视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连续报道的形式,在每篇新闻达到“具体真实”的基础上,力求将这一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揭示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相统一的效果。其次,变“封闭式”报道为“公开式”报道。要达到新闻“总体真实”的效果,还包括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报道模式,让新闻报道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封闭式”报道模式有损于新闻的“总体真实”,以致造成“大道不通,小道畅通”,使人们了解新闻靠“出口转内销”,让小道消息满天飞,当然会出现“千口不一”的局面,造成新闻事实的虚假。同时,变“间播式”报道为“直播式”报道。运用“直播”的方式,能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的直播,能使受众直接了解党务政务,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先进人物和事迹的直播,能使受众直接了解改革者的喜怒哀乐,增强先进人物同群众的双向交流;灾害**故的直播,能使受众直接了解灾害和事故的真相,小道消息和别有用心的谣传就没有市场。这样做可以“完整地揭示全部事实”,使新闻从“具体真实”上升到“总体真实”。(摘自《传媒精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82-486页。)雷跃捷谈媒介批评的定义记者:可见您对媒介批评的研究在国内算是比较早的,我也看到很多有关媒介批评的定义,总体上感到不够规范,对此您有哪些见教?雷跃捷:先前对媒介批评的定义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有的学者单从字面上来解释,认为“媒介批评应是以媒介为研究对象的批评”。这是最早正式提出的媒介批评的定义,它正确地区分了媒介批评和新闻批评的界限;不足之处是望文生义,只做了字面上的解释,虽然浅显易懂,但离科学的界定还有一定差异。第二种就是刘建明老师提出的“分析媒介现象,反思新闻报道的得失,评价记者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评价”。它把媒介批评的对象扩大为反思新闻报道的得失,评价记者的作用,从而形成相应的新闻观念,认识到媒介批评是评价活动;不足之处是把媒介批评的对象窄化了。第三种是北京电影学院吴迪老师提出的“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这个定义是带有拓荒性质的,它的优点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媒介批评的含义,把对象定位于媒介产品与媒介自身的作用,明确指出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注重了学理性,把批评对象不仅放在大众传播媒介,还放在大众传播媒介和产品的关系上;不足之处是对媒介产品和媒介自身的理性思考值得商榷,不仅要理性思考,还要诉诸于文本形式。第四种是有的学者认为“媒介批评是指在哲学、文化学层面上对传媒现象包括作品、人物进行分析研究,关注社会思潮与社会走向”。这个定义的长处是站在宏观角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