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下列关于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的“四查十对”中,“四查”的内容不包括的是A.查处方B.查药品C.查配伍禁忌D.查药品性状E.查用药合理性54.下列关于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正确的是A.安全、有效、经济B.安全、实用、有效C.安全、实用、经济D.实用、有效、经济E.安全、适用、有效55.下列关于假药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变质的药品B.被污染的药品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D.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E.以上均是56.下列关于劣药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超过有效期的药品B.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C.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D.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药品E.以上均是57.具有下列何种情形的药品应当按劣药论处A.变质的药品B.被污染的药品C.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E.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58.下列各项中,应按假药论处的是A.药品超过有效期B.药品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C.药品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D.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E.药品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59.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不包括的是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B.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C.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D.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E.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60.下列的乙类传染病中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A.病毒性肝炎B.伤寒和副伤寒C.淋病、梅毒D.淋病、艾滋病E.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6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A.37种B.33种C.34种D.35种E.36种6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A.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社会发展B.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C.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D.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E.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共卫生秩序6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分类,但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是A.肺结核B.艾滋病C.猩红热D.淋病E.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4.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制度的对象是A.儿童B.在校学生C.未成年人D.成年人E.全体社会公民65.发现传染病病情应及时按照规定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疫情应遵循的原则是A.系统控制原则B.系统通报原则C.属地管理原则D.隶属关系原则E.直接向上级领导报告6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A.采取预防措施B.进行医学观察C.予以隔离治疗D.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E.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67.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病源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A.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B.进行医学观察C.避免与其接触D.予以隔离治疗E.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68.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在传染病流行时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隔离治疗B.强制隔离C.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D.停工、停业、停课E.实施交通检疫69.《传染病防治法》中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种数分别为A.2、25、10B.2、26、9C.2、31、4D.2、28、7E.4、25、870.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指的是A.鼠疫、霍乱B.鼠疫、艾滋病C.霍乱、艾滋病D.梅毒、艾滋病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1.下列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情形和报告时限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当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应当在3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当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E.以上均不是72.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B.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C.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D.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E.以上均是73.下列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原则的是A.分级负责B.反应及时C.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E.预防为主7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A.公众权益B.社会公众利益C.经济秩序D.社会秩序E.社会公众健康75.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的是A.突发事件医疗救助方案B.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C.突发事件日常监测D.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E.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3.【答案】D【解析】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54.【答案】A【解析】《处方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55.【答案】E【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⑥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56.【答案】E【解析】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57.【答案】C【解析】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58.【答案】E【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⑥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59.【答案】B【解析】选项B是关于各级政府部门在传染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的内容,故在此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此题的最佳选项是B。60.【答案】E【解析】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故最佳的选项是E。61.【答案】A【解析】《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急、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故正确的答案是A。62.【答案】D【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故正确的选项是D。63.【答案】E【解析】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64.【答案】A【解析】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65.【答案】C【解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66.【答案】E【解析】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67.【答案】A【解析】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68.【答案】D【解析】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故此题的最佳选项是D。69.【答案】A【解析】《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急、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其中甲类有2种,乙类有25种,丙类有10种。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70.【答案】A【解析】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其他选项中的内容均为乙类传染病的范畴。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71.【答案】D【解析】突发事件的报告情形和报告时限要求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4)发生或者可熊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故最佳的选项是D。72.【答案】E【解析】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73.【答案】E【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及原则: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选项E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方针的内容。74.【答案】E【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