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创新“共建、共管、共用、共享”机制助推校内实训基地快速发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自2010年国家骨干校建设以来,滨州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要求,创新实践了“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以建成山东省、滨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为目标,以建设融教学实训、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能鉴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于一体的“黄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实训广场”(以下简称实训广场)为载体,以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教学为目标,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使用”原则,采取校政共建、校企共建、引企入校、设备捐赠、学院自建等方式,整合学院现有实训基地和设备,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实训中心、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助推企业发展的技术“超市”,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一、共建机制进一步膨胀了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构建实训基地共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利用国家骨干院建设平台,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积极申请教育部、省教育厅、滨州市政府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利用政府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二是出台《滨州职业学院各级班子与一线教师联系企业暂行规定》、《滨州职业学院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引入企业投入纳入考核,促进领导班子、行政干部、教师积极联系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三是出台《滨州职业学院引进资金及实物奖励办法》、《滨州职业学院校友和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管理办法》等文件,采取奖励、贴补、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吸引董事企业、社会力量投入资金、技术、设备等,共建实训基地。校政共建、共享实习实训中心。是指利用学院的现有场地、设施与科研力量,积极创建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校政共同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利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及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资金1300万元,市财政、学院配套资金、企业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现代纺织技术等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实训室,打造纺织等9大实训基地。学院利用该方式,引进政府资金近500万元,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实训基地、滨州市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电气工程市级重点实验室;利用学院“黄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实训广场”,争取省、市资金,建设省、市公共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是指利用学院的场地、设施,引进企业资金和设备,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基础上,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合作教育、社会培训等,校企共同管理,互利共赢。利用“实训广场”场地和现有设备,引进上海中锐教育集团投入100余万元,装备汽车实训设备30余台,建设了条件优越的汽车实训基地,企业同时提供师资、教学计划、就业等,并收取部分费用,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汽车相关人才培养。学院利用该方式,引进了滨州蓝天商贸公司建设的用友ERP实训室、电子沙盘实训室,山东师创软件公司建设的软件工厂等,共计投入110余万元。引企入校建设实训基地。是指利用学院的场地车间、设施设备,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和设备,建设具有产品生产功能的生产车间、加工企业、经济实体,企业在开展产品生产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与民间资本合作,引入资金5000余万元,建立滨州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既满足师生实习实训,又可提供社区医疗服务。学院利用这种方式,引进了滨威活塞有限公司建设的活塞车间、上海梦蝶公司建设的软件研发基地、蓬莱佳信染料有限公司建设的染整研究中心等,共计210余万元;目前正在与滨州泰裕麦业有限公司、滨州春星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在学院分别建设食品生产加工车间、服装生产车间等。资金和设备捐赠建设实训基地。是指利用学院的校友资源和品牌资源,吸引职能部门、社区、企业和个人,采用捐资助学、捐赠设备等方式,建设实训基地。利用市体育局资金350余万元,在学院风雨操场共建学院体育馆和滨州市运动员训练中心。利用举办“天堰杯”首届全国护士(英语)职业水平技能竞赛”,吸引天堰医教集团捐赠设备60万元。吸引彭李等街道办事处资金300余万元,建设范公文化园等园林基地4处,为园林技术专业提供了示范实训基地。利用“十周年”校庆,吸引校友捐助资金和设备500余万元。目前,学院积极发挥学院理事会和二级学院董事会职能和优势,吸引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捐赠设备等。学院自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学院在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同时,积极筹集资金,建设实训基地。2006年至2010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先后建成七大系列14个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仪器设备总价值8638.54万元。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来,学院基建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24639平方米、实训室109间的“实训广场”;并围绕7个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自筹资金2300万元,装备医疗护理等10个实训中心,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到了1.32亿元。二、共管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实训基地的管理效率成立实习实训管理委员会和实习实训管理处等实习实训的管理机构。一是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建立实习实训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任副主任,主要是审定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审定各教学单位上报的实训室建设计划、实验实训制度建设等,协调实训教学、监督检查、人员调配、经费划拨、资产调度等工作。二是成立了实习实训管理处,负责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实训教学管理、资产管理、日常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等。三是规定了各教学单位的职责,负责实验实训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耗材的计划、实训教学实施和监控等。出台实习实训校企共管的一系列制度。围绕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和打造区域社会服务基地的要求,在修订原有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新出台《滨州职业学院实验实训管理暂行办法》、《滨州职业学院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定》、《滨州职业学院实习实训耗材管理暂行规定》等7项管理制度,实现校企共同管理、学院集中统一管理,减少审批环节,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理顺了实训专门管理的机制,形成一整套实训管理制度。提高集中、统一管理的效能。一是统合学院实训管理职责和权限,由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和协调工作,可以更好地推动实训建设的对外合作,项目办结和审批效率大大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各司其职、相互监督,降低了成本。如,在教学耗材的计划、立项、采购、管理、使用中,各教学单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购置计划,交实习实训处审核、汇总;实习实训管理处报学院财务专题会立项,由采购办公室进行采购,采购后交由实习实训管理处入库管理,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填写物资领用单,领用耗材。将校企合作实训室和纳入实行校企共管。一是学院独立管理项目。校政共建、学院自建、资金和设备捐赠等实训室完全置于实习实训管理管理之下,主要用于教学实训;可开展学院审批同意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建设的实训室,在共同管理的基础上,签订相关协议,委托学院进行管理;开展社会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二是校企合作共同管理项目。校企共建实训室实行校企共管,在首要满足教学实训基础上,根据合作协议,经学院审批同意后,可开展相应社会服务收费项目,收费项目实行成本独立核算。引企入校实训室,特别是以产品生产为目的,租赁学校场地和设备的、实行独立投资的实训室,必须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情况,优先安排学院学生生产性实训;产品由企业独立营销,按照协议向学院缴纳收益比例分成。三、共用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实训基地积极面向社会,凸显共享功能,开展教学实训、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能鉴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信息交流等,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山东省、滨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实训。教学实训是实训基地的首要职能。学院积极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一体化实训室,全面强化实训教学。各专业结合实训中心的设备情况,围绕实训课的开出比例和开出要求,积极开展校内实训,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100%。根据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科学设计实训项目,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各实训中心可开展75项技能鉴定,可承担数控车床、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等近100项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学院积极利用这种优势,向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建立滨州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站),服务学院及社会,开展学生及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积极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基地。开展社会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对接企业集团及中小企业,依托在学院设立的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省市培训基地,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职工上岗和技术应用、在校生技能提升、技能鉴定等内容,开展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开展技术研发。利用实训基地技术、设备、科研力量,并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和研究所10个、创新工作室6个。组织教师联合企业,积极申请国家、山东省、滨州市等各级各类纵向课题;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设备工艺改造等,联合开展横向课题;与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合作,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等技术研发。开展产品生产。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和设备,建设具有产品生产功能的生产车间、加工企业、经济实体,开展产品生产。滨州诚博针织有限公司将生产车间引入校园,校企双方人员双向兼职,学生实行每天分段上课和实训,开展服饰生产;上海梦蝶公司将软件研发潜入课程体系中,开发小区监控及数字音乐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开展文化传承。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职能,利用实训广场的场地,建设了黄河三角洲民俗博物馆。采取捐赠、寄存、借展等各种方式,以民间工艺、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其它能够反映地区发展各个时期限有历史价值与展览价值的各种资料与实物为展览品和收藏品,抢救、挖掘、保护藏品1000余件。四、共享机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各方的互利共赢促进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共管、共用、共享,促进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等积极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开展了校政共建、校企共建、引企入校、设备捐赠、学院自建等多种模式,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构建政府、行业、企业、社区、校友、学院等多位一体的联合办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建成了一大批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吸引政府财政投入6000余万元、企业社会投入7000余万元,学院投入(含基建投入)2亿元,建成了医疗护理等10个实训中心,成立了滨州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等6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1.32亿元,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实训广场”被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有效满足了各专业教学实训需要。获得了一大批内涵建设成果。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相得益彰,促进了学院的内涵建设。建成了3门国家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7个省高校特色专业点、6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创新团队;获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学生参加国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2011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8.32%,正式就业率80.37%;企业满意率、专业对口率与就业起薪值显著提高。形成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实训基地搭建了产学研平台,为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应用技术研发注入了活力,承担各类纵向课题400余项、企业委托课题156项,其中承担863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选育国审滨职豆1号和省审滨棉1号、滨职棉1号等农作物新品种3个。仅2011年,纵向立项各级各类课题26项、市科技计划项目9项,争取企业委托课题和技术服务项目7项,到款额89万元。获国家专利23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