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户群体对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和付费行为的研究摘要碎片化知识从系统化中脱离,更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借助互联网工具成为大势所趋,大学生群体对于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意愿和程度也在趋步上升。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南昌高校为例进行调研,探究该群体对于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偏好,通过“知识变现”的角度出发研究对碎片化知识的付费意愿偏好。关键词大学生;碎片化知识;需求;付费行为;知识变现时代的变化涌现出新的社会构架和挑战,碎片化应时而生,已经逐步走入大众视野。碎片化作为对海量信息的拆解与重构,也对学习者获取系统有效信息提出了挑战。通过深入研究碎片化知识,帮助学习者有效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深入。常提及的碎片化有多种,这里我们主要涉及碎片化知识的学习和获取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对于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程度及方式,探究知?R共享背景下大学生对于知识付费的接受程度及趋势。一、碎片化知识的相关研究背景据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74.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碎片化进行学习研究后,王承博指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人们面对海量信息,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在线学习的行为和习惯。大数据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人类携带的各类移动设备,时间趋于碎片化,而人们更愿意自主获取知识碎片,进行自我的学习与提升。可以说,我们被碎片化知识包围,各种行为习惯都在发生改变。而新媒体平台使得碎片化传播这一现象变得“显性”了,但碎片化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说多元化的一个体现。而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是碎片化社会出现的基础;个人门户与社会网络――碎片化传播的传播模式基础。整个互联网传播模式正在呈现出“去中心化”和“分裂”的特征。二、相关概念界定吴海珍提出,“碎片化”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其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已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个领域。解晓双将“碎片化知识”的特点概括为三点:分散性、单一性、片面性。碎片化区别于系统化,缺乏逻辑性的有力支撑,内容较分散。碎片化对应着散落的知识点,缺乏化零为整的网络脉络构架。知识构建是立体、多面性的,不可仅依赖于碎片化的片面。三、研究意义1.微观角度下的研究意义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探究大学生群体对于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偏好,以便帮助大学生对于时间的分配和自我偏好有清晰明朗的认识,同时也为供应者的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提供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变现的角度出发设置相关问题,探究大学生消费者对于在线碎片化知识的付费意愿调查,为产品设计或是营销提供信息支持。2.宏观角度下的研究意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空间移动与转换越来越频繁,这种移动化的生活方式造成“等候时间”不断增加,时间被分成各个不同的小块,分散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说,碎片化知识是结合时代变化应运而生的产物,也预示着未来的知识经济的走向。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关于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和付费程度的研究,一方面为知识经济提供部分的数据信息支持,客观分析目前可能会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正确作出相应调整。甚至结合系统化知识的相关特质,实现知识的创新,探究出知识经济的新模式,以适应互联网型社会下的协作学习等内容。四、研究重点――知识变现的可能性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变现”将依托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微经济的土壤,让每一个人成为“知识变现”的主体。我们探究知识变现的可能性,也即是探究用户群对于知识付费的意愿程度。我们将用户群体范围界定在大学生之中,以南昌高校为例探究大学生用户群体对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和付费程度,主要的研究重点即是探究知识变现的可能性。调查群体对于“碎片化知识的知识变现”接受程度越高,则说明对于碎片化知识的付费意愿越高。同时结合对于具体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偏好,对于未来碎片化知识的发展方向和探究重点作出预判。五、结语调查发现,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依赖于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得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动态,并利用浏览和关键词识别的方式应对信息丰富的环境。大学生对于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偏好,主要是倾向于获取解释性文字或者图文并茂的碎片化知识。同时系统化的知识在大学生的个人学习发展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碎片化知识的付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知识变现本身的可能性、与系统化知识的关联度。可以说,碎片化知识结合系统化的运作模式,能够创造出更主动积极的学习空间。大学生用户群体对于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和付费行为研究,从知识变现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印证了碎片化知识的价值和发展空间。(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421181课题名称:大学生用户群体对在线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和付费行为研究参考文献:[1]沈湫莎.崇尚内容为王,知识变现时代到了?[N].文汇报,2016-05-24(001).[2]叶小利.碎片化――全球化进程的另一趋势[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1):43-46.[3]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9-11[4]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1).[5]许森.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以付费语音问答服务“分答”为例[A].新媒体研究.2016-10-12.[6]张怀琛.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0-4-30.[7]吴海珍.”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审视与理性应对[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