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反思对未来中国航空工业路线探讨墨翟飞机种类客机/运输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飞机的基本知识飞机基本定义稳定飞行的载人飞行器,特点是安全性第一规模/起飞重量707和747是大飞机规模的两个台阶航程3000公里和10000公里是界限速度/推动力亚音速、超音速现代飞机传统飞机和现代飞机控制系统发展到自动驾驶,起飞、降落、巡航都几乎已经替代人的驾驶职能,飞机驾驶已经升级为飞行监视管理。[无人驾驶]与无人机有相似性A320现代飞机特点高可靠飞机飞机10万次起降25个日历年发动机每天工作8个小时计算机飞机飞行的计算机廉价运输交通价格将低于汽车火车日食500复合材料飞机B787飞机的技术复合度高于导弹飞机的综合技术高,导弹的单项技术高。---钱学森的建议综合可靠性要求比导弹高得多结构难度比导弹高得多气动布局难度大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人力驾驶的操纵系统难度大中国人聪明而为什么航空工业就落后欧美?1914年7月,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创办人威廉·波音在一次飞行表演活动中,对航空产生了无法抑制的热情。后他与好友韦斯特维尔德共同制造一架水上飞机“B.W-1”型,由波音本人驾驶试飞成功。1916年7月,威廉·波音正式成立了太平洋航空器材公司,波音于1917年4月把这家公司改名为波音飞机公司。王助被聘为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经过多次改进,王助设计出一架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成功地通过了试飞。该机作为波音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和开辟美国第一条航空邮政试验航线的飞机而载入史册。美国海军部认为这种飞机兼具巡逻艇和教练机的双重功能,一次就订购了50架,新成立的波音公司从此开始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然而,在一次“B&W-C”型水上飞机试飞时,美国军方却因为种族偏见不让王助进入试验现场,因此他愤而辞职。于1917年冬毅然回国。王助回国后,于1918年2月在福建马尾建立了我国首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后改称为海军制造飞机处。王助等人利用原有造船的机器设备,集中优秀技工,进行专业培训,终于1919年8月为中国海军设计制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初级教练机。以后每年设计新机1~2架,从1918-1930年的12年间,海军飞机工程处陆续设计制造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飞机15架,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代航空工程技术人才。波音的第一个总工是中国人王助,也可以说是波音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者中国航空始创人冯如1903年,當得知萊特兄弟發明瞭飛機後,馮如決心要依靠中國人的力量來製造飛機。他得到當地華僑的贊助,於1907年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製造廠,1909年正式成立廣東飛行器公司,馮如任總工程師。公司於當年便投入製造飛機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试飞成功第一架飞机,1904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的利益而在中国领土打仗。这两件事对冯如影响触动很大,立志研究制造飞机,用以加强中国国力,振兴中华。1907年秋,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资助,在旧金山奥克兰设厂研制飞机。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等先后作其助手参与飞机制造。1908年4月,冯如制造成功了第一架飞机。但飞机在试飞时没有成功。接着,冯如对这架飞机进行了大量修改,设计成功第二架飞机。1909年2月在试飞时,只飞起了十几米便摔了下来。冯如并不气馁。当时他父母多次来信催他回国与家人团聚,他周围亲友也劝他回来。冯如婉谢了亲友,并发誓说:“飞机不成,誓不回国”。1910年2月下旬,奥维尔·莱特在洛杉矶表演飞行,冯如专程前往参观,然而只能在5千米以外观看,令他大失所望,但也激发了他奋发向上、自力更生研制飞机的决心。冯如回到奥克兰后,继续研制飞机,但又两试两败。先后6次受挫,而冯如始终奋斗不止。1910年5月,正当冯如研制飞机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奥克兰东九街359号的厂房突然失火焚毁。冯如只好到奥克兰以南的哥林达镇的麦园搭起临时架棚继续研制飞机。在1911年1月研制成功了一架新型飞机,称为“冯如2号”,并于1月18日试飞成功。“冯如2号”飞机是参考寇蒂斯A型飞机设计的,但燃油箱改装在上翼面中央,机翼与尾翼连接的撑架间多架一副小撑杆。主要技术数据:翼展9米,翼弦1.37米,机高2.44米,螺旋桨直径约1.83米,自重328.86千克;动力75马力,为寇蒂斯V型8缸发动机。1911年1月18日早上,冯如驾驶着“冯如2号”飞机,在奥克兰琼斯街终端,靠旧金山市海湾的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飞机在地面滑行了约30.5米,即凌空而上,升至约12米高,环绕广场飞行了约1600米后,向旧金山市海湾飞去,然后返回,飞越奥克兰郊区的田野,徐徐降落在起飞的广场上。飞行历时4分钟。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飞行,冯如的助手们一齐拥上去向他祝贺。中西报纸再一次争先恐后地报道。美国《旧金山市星期日呼声报》竟用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详细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中国《东方杂志》在1909年和1911年也对冯如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在美国的孙中山闻讯后,也对冯如大加称赞。1911年1~2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其最高时速为104千米,飞行高度达200余米,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建国以来重大航空工业成就歼-6是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是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可以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亦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支援任务。歼-6飞机是根据前苏联的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试制,原型机于1958年12月首次试飞,歼-6飞机1960年投入批生产。1986年停产,生产数千架。歼-6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适于近距格斗空战。飞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是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便宜的。歼六歼-7是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前苏联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该机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好,近战火力强,使用维护简便。歼-7于1964年初开始试制,1966年1月首次试飞,1967年6月批准定型,随后投入批生产。歼七F-8II是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F-8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成的新型战斗机,它突出了中低空作战能力和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改进了武器系统、火控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装置。为了在机头改装大型雷达。F-8II采用了两侧进气,重新设计了机体。动力装置换装了两台WP-13A发动机,增大了推力,提高了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可带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F-8II的研制计划于1980年9月得到政府批准,1983年5月完成了全套图纸设计,1984年5月完成了主要试验,1984年6月12日F-8II首次试飞。歼八II轰六轰六目前仍是中国空军轰炸机部队主力,并且承担核打击任务轰6是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航程最远可达6000公里,最大时速为0.85马赫,发动机为涡喷8型发动机。轰6飞机作战半径为3000公里,载弹量为9吨。轰六是中型轰炸机在这样的机体基础上只能完成支线客机的要求,无法满足干线客机的要求,主要是航程和载客人数都无法达标。(5000公里的航程为干线飞机的要求,更不用说7000公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应的提出改动载客人数为70人的方案。运八运八飞机是我国在前苏联安-12军用战术运输机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运输机、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四发涡轮螺旋桨、中程中型多用途运输机。运八原型机在运八系列飞机中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军用运输机,具有战术运输机的各种特点,能够在草地、雪地和砂砾地等简易跑道安全起降,可靠性高,该机已普遍装备我国陆、海、空三军部队。运八原型机的机长34.02米、翼展38米,机高11.16米,最大起飞重量61吨,最大着陆重量58吨,空机重量35.488吨,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662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10400米,巡航速度为每小时550千米每小时,最大载油量约23吨,最大续航时间10小时50分,最大航程5620公里,最大商载量20吨,运载10吨货物的情况下,可从北京飞抵全国任何一个省份的机场。中国航空三大自主技术创就强5歼10运10强五陆孝彭,著名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航院首任院长。他主持设计研制成功的强五型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在1990年第37届巴黎国际航展上,实物参展的强五被誉为“亚洲明星”,成为国际公认的名机。作为“航空骄子”,强五目前仍然是我空军装备的主力机种,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陆孝彭也被誉为“强五之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还主持设计研制了歼12轻型单座超音速歼击机,组织领导了变后掠翼技术的预研工作,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强-5型飞机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用于完成对空作战任务。强-5飞机于1958年8月开始研制,1965年6月原型机首飞,1968年11月开始批生产。该机为两侧进气、大后掠中单翼,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以铝合金及高强度合金钢为主要材料,在座舱周围布置有防弹装甲,采用两套相互独立的液压助力操纵系统。该机飞行性能优良,操纵灵敏,座舱舒适,视野宽阔,火力强,可靠性及安全性好,完成任务能力强。强-5飞机有多种改型:强-5基本型;强-5Ⅰ加大航程型;强-5Ⅱ、强-5ⅠA为强-5Ⅰ的改型;强-5C、强-5Ⅲ为出口型,强-5M为与意大利合作的改进型。歼10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作为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分单座、双座两种,性能先进,用途广泛,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达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突破了以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的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运十首飞高原,在拉萨贡嘎机场从1970年8月中央下达任务到1985年2月飞机停飞,运10飞机的研制前后历时14年半,国家总投资5.377亿元,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本建设费1.747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Y-10飞机三面图运十/马凤山程老在他极其俭朴的家中演奏中国民族小提琴名作《新疆之春》程不时设计思想否定爬行主义的”原准法”大力提倡”综合法”反对“吃深摸透一架飞机”大力提倡“理解各种气动布局的设计内涵”1956年,我国在生产外国喷气飞机第一架上天后只一个月,就成立了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机构。当时的意图,就是认为我国的航空工厂不应只是生产外国产品,而要走出自行发展的道路。出于管理上的方便,当时委托一家飞机工厂对设计机构进行“代管”。不料不久就被专负责生产的工厂领导严正指出:我们不代管什么设计部门。放在我们这里,就归我们管,不然就拿回去,我们不要。在“仿制论”者的视野里,他们所见的产品都是从外国购来的图纸。在中国的生产线上,当时还有“苏联专家”。生产中遇到产品的技术问题,一律提交“苏联专家”解答。他们如果回答不了,会打电报或挂电话到莫斯科,找苏联有关的技术权威取得答案后,由他们“一槌定音”来解决一切关键。因此,在“仿制文化”中,产品技术的最高决策部门在国外,存在着一种“国土外的神经中枢”。设计与生产的矛盾我国航空工业战线上曾长期存在所谓的“设计与生产的矛盾”、“设计与工艺的矛盾”等等在国际航空界不存在的问题。1978年我国首次派出对美国的航空工业的考察团。团长在国内曾经当过“工艺研究所”的所长,在美国曾向美方总工程师提问说:“请问你们如何解决设计和工艺的矛盾?”外国总工程师听不懂这样的问题。当中方举例解释了问题以后,美方总工程师才恍然大悟地说:“哦,你们问设计更改的问题。很好,二天以后,我专门讲一次更改问题。”三天后,美方举行正式讲座,举出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他们这架飞机从第一次首飞以来,一共进行了几千几百次更改,平均每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