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知识讲解高考命题方式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铺垫等。1.(2016·全国卷Ⅱ)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2.(2011·湖北高考)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3.(2010·全国卷Ⅱ)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结构技巧考情分析结构技巧分类1.从景情关系角度:(1)先景后情(2)以景结情2.从前后句(联)的角度:(1)重章叠句(2)伏笔铺垫(3)照应(4)过渡(5)承上启下3.从诗歌的主旨角度:(1)开篇点题(开宗明义)(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3)以小见大(4)对比4.从诗歌情感的变化角度:抑扬(欲扬先抑)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按照景与情的先后顺序先景后情以景结情1.先景后情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⑴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⑵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⑶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⑷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⑸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2.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例如: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释:(1)新声:新的歌曲。(2)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3)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4)听不尽:一作“弹不尽”。鉴赏: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末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久别怀乡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阅读下面诗歌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词句注释⑴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⑶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白话译文长江滚滚我悲叹久留异地,远隔万里内心盼望把家归。况且正赶上秋风晚间吹起,山山岭岭都只见黄叶纷飞。[应用体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鲁港①柯茂谦②十年回首付沾襟,断甲沉沙齿齿深。可惜使船如使马,不闻声鼓但声金。人歌鬼哭都堪史,木落江空正独吟。遗老萧条渐无语,酒旗飐飐出芦林。[注]①鲁港:地名。1275年,南宋主力与元军在鲁港交战,宋军主帅贾似道听闻前线溃败,未见元军便鸣金收兵,仓皇逃跑。鲁港之败,宋军主力覆没,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②柯茂谦:南宋遗民。这首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①尾联上句直抒胸臆,下句以景结情。(明手法)②“遗老萧条渐无语”,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只留下我这个孤独凄凉的亡国遗民。此时此地,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直接写遗老孤臣亡国孤凄的哀痛。“酒旗颭颭出芦林”,眼前一片黄茅白苇,只有几面酒旗在萧瑟秋风中飘拂,遗老孤臣只好躲入芦苇荡中的村酒店里借酒浇愁。(释运用)③景物描写渲染了全诗的悲凉氛围,烘托出诗人孤寂、哀痛之感。以此景象对贾似道鲁港误国再次表示了强烈的谴责。(析作用)古诗词的结构特点其内容是前句(联)与后句(联)的关系前句(联)后句(联)的关系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照应1.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2、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分析首联的作用。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楚江”表面诗人正伫立在江边,暗含送别的地点,切合“送”。既照应标题同时又营造出细雨蒙蒙的昏暗压抑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3.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题柳亭送别图明徐渭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⑴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⑵“八月”二句: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虚、太清:均指天空。⑶云梦泽: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并称为云梦泽,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地区。⑷“欲济”二句:是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⑸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句仍是表示作者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的名句,写出了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境界,为后面的“欲济无舟楫”做铺垫。或者说,诗人写洞庭湖水正是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从而委婉的表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应用体验](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1)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释运用)②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析作用)(2)①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释运用)②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析作用)4.过渡(即承上启下)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鉴赏诗句“教人怎不伤情”。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5、线索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示例: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古诗词主旨的体现其内容是如何体现主旨的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这个“目”就是诗歌的主题,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⑴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⑵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⑷淑气:和暖的天气。⑸绿蘋(pín):浮萍。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⑺巾:一作“襟”。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慨: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气物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鉴赏:《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这是一首和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2.卒章显志例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例二:《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渡百里湖查慎行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①如可活,吾敢畏波涛?[注]①涸鳞:比喻处于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百姓。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①卒章显志。(明技巧)②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船行速度缓慢,岸边的树木越显高大,百姓在盼望下雨的情景。最后一联则表明,只要能让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即使自己渡湖时遇到风浪也在所不惜的心情。(释运用)③直抒胸臆,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析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居杂兴二首(其一)王禹偁[注]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注】〔王禹偁〕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谪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试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本诗。参考答案:诗人运用比喻手法,以“春风”喻当权者,以“花枝”喻贤才,借春风吹折桃花、杏花这种平常小事,抒发了忠臣不为皇帝佞臣所容而蒙冤受贬的怨愤之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权者昏庸无知的谴责。3.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4.对比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用“乞祭余”却还向妻妾炫耀的齐人和甘愿在绵山中烧死也不愿出山的介之推相比,讽刺了向权贵谄媚,追名逐利的小人,同时,赞扬了受迫害也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总结: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比兴、统领全诗、伏笔铺垫、重章叠句、对比、抑扬、照应。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伏笔铺垫、承上启下等。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4、就诗句整体结构提问的术语有: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等。实战演练1.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1)题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