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作者:黄晶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参考文献(55条)1.HanoiVietnam'sShipbuildingIndustry:Thedeveliomentstrategyisimplementedinthreephases19992.ChouChia-Chan.ChangPao-LongCorecompetekceandcompetitivestrategyoftheTaiwanshipbuildingindustry:aresource-basedapproach2004(02)3.KimBowonAnempiricalstudyonthelearning-updatingstrategytoallocatemanagerialresourcesforoperationsimprovement1997(06)4.ManliaWeakgov'tsupporthampersdev'tofshipbuildingsector19985.AlanMckinlay.PhilipTaylorPrivatizationandindustrialrelationsinBritishshipbuilding19956.SurenNDwivedi.PeppinoMaffioliTotalvaluemanagementinshipbuilding20037.应长春知识经济、海洋世纪和造船业的振兴--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1999(01)8.江涛.俞兵华.程梦伟江苏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2001(2)9.崔立瑶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1(3)10.王缉慈关于用产业群战略发展我国造船业的政策建议[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11.张耀光.李春平.董丽晶世界造船工业布局特征与今后展望[期刊论文]-经济地理2002(6)12.周维富.王晓红关于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2003(44)13.李彦庆.韩光.张英香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及策略研究[期刊论文]-舰船科学技术2003(4)14.朱汝敬.曹友生.张勇慧入世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思路建议[期刊论文]-中国造船2003(1)15.陈强论中国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期刊论文]-中国造船2004(1)16.高山我国船舶工业概况及发展战略[期刊论文]-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4(10)17.郭强从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看我国船舶工业发展2004(02)18.许巨林.李海婴我国船舶工业造船能力的发展研究2005(04)19.张通.周宁.李先锋浅析中国造船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期刊论文]-江苏船舶2005(4)20.王绪明中部船舶工业发展战略分析[期刊论文]-船海工程2005(3)21.吴洁.陶永宏.何育静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集群与船舶行业技术预见研究[期刊论文]-造船技术2005(6)22.陶永宏.冯俊文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国船舶工业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吴洁.陶永宏.蒋志勇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集群与知识创新[期刊论文]-船舶工程2005(6)24.长三角船舶配套业集聚:功效与路径分析[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2005(5)25.马歇尔.朱志泰经济学原理199126.韦伯.李刚剑工业区位论199127.克鲁格曼.蔡运龙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200028.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99729.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国家竞争优势200030.迈克尔·波特.陈小锐竞争战略199831.杨小凯.张永生新型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200032.王班2004年世界船舶工业与市场热点回顾[期刊论文]-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5(3)33.栾学志中国船舶工业的战略发展与科技创新之路[期刊论文]-中国军转民2005(5)34.徐佳宾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2(12)35.谭作钧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新发展200436.刘晓星.何建敏.王新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期刊论文]-船舶工程2003(4)37.张圣坤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加快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期刊论文]-港口经济2003(3)38.陈志源我国船舶行业发展战略环境、现状与对策2003(215)39.王荣生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船检2000(1)40.黄平涛中国船舶工业现状与前景[期刊论文]-中国船检2001(1)41.吴锦元船舶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期刊论文]-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1(1)42.何亮国外船舶业发展中政府政策的作用1997(08)43.韩康.刘如望中国应对优先发展船舶工业的战略构想2000(29)44.Evaluationofworldshipbuildingcapacity(2000Revision)OECDWorkingDocument200045.陈小津我国有望在2015年成为第一造船大国200346.石惊天国家对造船业的倚重已日见明朗[期刊论文]-中国水运2004(1)47.高稷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趋势和研发动态2004(11)48.刘希宋.崔立瑶船舶工业市场结构特征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2002(1)49.于立.王洵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199650.刘祖源从国际船舶市场看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1998(03)51.陈惠清2003年中国船舶进出口分析[期刊论文]-船舶经济贸易2004(2)52.ClausSteinle.HolgerSchieleWhendoindustriescluster?Aproposalonhowtoassessanindustry'spropensitytoconcentrateatasingleregionornation200253.AthurWBIncreasingreturnsandpassdepenceintheeconomy199454.DanyJacobsInnovationpolicieswithintheframeworkofinternationalization199855.NDayasindhuEmbeddedness,knowledgetransfer,industryclustersandglobalcompetitiveness:acasestudyoftheIndiansoftwareindustry2002相似文献(3条)1.学位论文徐舍强化中国船舶工业产业政策研究2006到2005年,我国年造船产量由80年代初的世界第17位上升到持续十多年的世界第三位,造船吨位从年产34万吨增加到1200万吨,约占世界市场18%以上。我国船舶工业在新世纪头20年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构建产量第一造船大国的全球地位,进而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全球竞争优势,成为具备产业实力的世界造船强国。要如期实现这样宏伟的战略目标,国家船舶工业产业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加大政策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一般产业政策理论入手,从产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和产业政策实施的工具,进而深入研究了船舶工业产业政策的特点,全面阐述了本文观点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总结了国际船舶工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和经验,特别是日本和韩国发展船舶工业的产业政策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是强化中国船舶工业产业政策重要客观依据。第三部分论述了国际造船业转移的规律、国际造船业转移的路径,从我国造船量增幅、我国造船总量占世界比例和国际排序来看,国际造船业正在加速向我国转移。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阐述了中国的船舶工业产业政策虽然发挥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效果不足,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船舶工业产业政策,而是分散在财政金融、行业调控和行业技术发展促进等方面。文章通过对船舶工业的竞争力(包括价格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分析来看,中国船舶工业还必须着力解决不少瓶颈问题。如造船产量和造船能力相对较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造船技术模式和管理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物耗较高,综合优势不强;产业链两头在外,造船业对上游行业的拉动作用和下游行业对造船的需求没有充分体现在国内产业政策的制订;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下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综合以上分析,文章认为,现有的产业政策无法有效实现中国成为造船强国的战略目标。文章第五部分也是重点,阐述了强化船舶工业产业政策的建议,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要实现跳跃式发展,首先必须确立船舶工业的国家战略产业地位,全面制订船舶工业产业政策。主要包括财税金融政策、加快提升中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政策建议。其中,认为入世后财政补贴将受到WTO协议的制裁,因此必须在财税金融政策方面加大技改投入,尤其是船舶配套企业的技改投入、扩大科研开发补贴规模和比例。尤其对在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在缺乏外汇期货市场等对冲规避汇率风险机制的条件下,如何协助船舶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出了由政策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作外汇期货套期保值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由于造船工业的要素特征和国防工业的特性,国际造船业的转移是有限制的转移,因此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壮大必然要直接面对日、韩的竞争和挤压。政府非常有必要强化船舶工业产业政策来推动产业发展。2、日本和韩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之时正是得到本国大幅度货币贬值政策的支持,当两国已经成为造船大国时本币才开始升值,不存在汇率风险。而中国船舶工业目前及将来都面临着人民币极大的汇率风险。文章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应对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即由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作期货套期保值。3、中国船舶工业原来的产业政策以直接性的财政补贴为多,这种产业政策和WTO的基本精神是违背的。而且,中国船舶工业和世界造船强国最大的差距是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两头在外,船舶设备国产化率低。文章认为应当加大对财政金融政策对船舶企业技术改造以及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从而既能有效规避WTO条款的制裁,又能发挥国家船舶工业产业政策的作用,并增强了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的素质和后劲。2.期刊论文徐佳宾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12)本文从船舶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加快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指出船舶工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产业;针对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认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要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克服船舶工业发展中的“低成本十低效率”引起的结构性矛盾;从转变企业机制和优化政策环境着手,提出了加快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措施。3.学位论文都晓岩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2008目前国外尚没有专门针对海洋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产业布局和港口区位问题在两个领域。其中,港口区位问题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课题展开:一是单一港口区位选址问题;二是单一港口空间结构演化问题;三是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问题。影响海洋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因素、地理位置、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海洋产业布局应遵守以下原则:陆海统筹,协调发展;遵守地域分工规律,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集约发展;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守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产业集群意识,促进产业集聚;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不同海洋产业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海洋渔业为资源指向,海盐及盐化工业为气候指向,海洋船舶工业为资金和智力指向,海洋油气工业为资源指向,港口业为地理指向和自然条件指向,滨海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水平指向和资源指向。海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是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经济和本地化经济是推动海洋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内在机制。海洋产业布局有四种模式:均质模式、专业化模式、层级模式和点轴模式。对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墨西哥湾三个案例地区进行分析可获得以下启示:海洋产业布局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