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四川省巴中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与运用1.【答案】C【解析】C.绮(qǐ)丽。【考点】识记字音。2.【答案】B【解析】B.迫不急待——迫不及待。【考点】识记字形。3.【答案】B【解析】轻盈:①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②(声音、节奏)轻松。轻巧:①重量小而灵巧;②轻松灵巧;③简单容易。(1)句形容小桥,应选择“轻巧”。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公开:①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跟“秘密”相对);②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2)句由语境可知,应选择“公然”。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数量大。坚实:坚固结实。(3)句用来形容“物质财富”,应选择“丰富”。【考点】辨析近义同。4.【答案】A【解析】A.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这个词表示众多,不能指具体的一个或多个,其前不能再加“每一个”。B.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C.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考点】正确运用成语。5.【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的好地方”搭配不当,应改为“一年―度的杜鹃花节……的好时节”;B.重复赘余,句中“大约”“左右都表示概数,应删去其一;C.成分残缺,“通过”“对”的连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考点】辨析病句。6.【答案】D【解析】D.“句号”应改为“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7.【答案】D【解析】D.比喻、拟人。2/7【考点】判断修辞手法。8.【答案】A【解析】这则新闻的首段即新闻的导语部分,只有A项是对导语部分的概括,最全面地概括了整则新闻。B、C、D三项分别是对第二、三、四段的概括。【考点】拟写新闻标题。9.【答案】D【解析】A.“张哥”、“大人不计小人过”、“早就原谅你了”的表述,不礼貌,不尊敬老师;B.“治得服服帖帖”、“我们佩服啊”有反语讽刺之意;C.“老李啊”的称呼不礼貌。【考点】口语交际。10.【答案】C【解析】《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考点】识记文学常识。11.【答案】(1)示例一:相约美丽巴中,纵享幸福生活。示例二:走遍南北西东,最美绿色巴中。(2)示例:追忆红色经典领略民俗风情体验田园乐趣。(3)示例: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走村串户,三轮车支撑起你“医者父母心”的信念,你用平凡的坚守换来村民的健康。【解析】(1)拟写此宣传标语,要扣住“美丽巴中”主题,宣传巴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方面的特色。同时宣传标语要简短明确,宫有鼓动性。(2)解答此题需要明确设计主题。即“配合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的开展”,设计的对象是“板报板块名称”,题目中给出了一个示例,可根据以上条件来写,所设栏行要新颖,能够吸引读者。(3)颁奖词是在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通过宣读颁奖同,可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宣传或教育的效果。解答此类试题要点明人物身份,概括事迹,彰显精神,做到事、理、情有机融合,语句优美,富有文采。12.【答案】(1)名人传;列夫·托尔斯泰(2)示例:生活中面对痛苦和磨难是必然的;积极面对,努力克服,顽强奋斗,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解析】(1)题考查识记常识的能力,难度不大。(2)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能力,有一定的开放性。联系贝多芬的人生经历。结合此题提示语内容,围绕“积极而对磨难”的主题,观点明确,流畅表述即可。【考点】阅读名著。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13.【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3/7(2)春蚕到死丝方尽(3)地利不如人和(4)病树前头万木春(5)举杯消愁愁更愁(6)斜晖脉脉水悠悠(7)甲光向日金鳞开(8)千里共婵娟(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4.【答案】(1)望高大雄伟(2)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解析】(1)本首诗以“望岳”为题,首联写远望之色,颔联写近望之势,颈联写细望之景,尾联写极望之情,由此可知全诗闹绕“望”字来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字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生动有力;“割”字用夸张手法,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大地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知,此联诗句点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髙大的形象。(2)第一步,要在理清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读懂诗句意思: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都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髙大。第二步,分析诗人情感:想象中登山,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情。15.【答案】(1)像狗的牙齿一样(2)停留(3)凄清(4)不久【解析】前三小题均为课内同语,关键在于平常的积累。第四题可联系课内《口技》中“既而儿醒”,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可判定“既而”的意思为“不久,一会儿”。【考点】解释文言词汇。16.【答案】A【解析】A.均为“好像”之意。B.代词,代指此句中前面的部分,“隔篁竹,闻水声……”/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于是、就/是;D.大约/能够。4/7【考点】积累文言词汇。17.【答案】皆若/空游无所依(或:皆若空游/无所依)【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潭中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可按照“主谓”结构,在“若”的后面划分;或者突出水的清澈,在“空游”后划分。【考点】理解句意,划分停顿节奏。18.【答案】(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大林(寺)十分偏僻,很少有人到来。【解析】注意语言的通顺和流畅。19.【答案】【甲】文借描写凄清幽静的景物,表现内心的愤懑抑郁(或:凄苦孤寂)之情。【乙】文写出了作者欣然寄情于山水,表达了淡泊名利、心胸旷达的情怀。【解析】【甲】文要联系柳宗元遭贬谪的写作背景,游览山水本是为广排遣心中抑郁之情,但这种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乙】文以游踪为线索,东点描绘了大林寺独特美丽的景致,文章最后笔锋一转,发出感叹:如此胜境,又临近驿路,竟然人迹罕至,可见世人是多么热衷于追名逐利而无暇欣赏美景啊!读到此处。可知本文旨意,即对追名逐利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三、现代文阅读20.【答案】①老王拿广香油和鸡蛋感谢“我”。②(第二天,)老王去此。【解析】阅读选文,可由“有一天”“到您那儿的第二天”把选文划分为两个事件内容。然后按照“人+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考点】概括事件。21.【答案】(1)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2)神态描写。准确而含蓄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悲酸和感动。【解析】(1)题,“镶嵌”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个词运用夸张手法,强调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病态,暗示老王离大去之期不远了。(2)题,“强笑”指勉强装出笑,是对人物进行神态描写,这个词含蓄地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得如此严甭,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悲酸和感动。【考点】体会词语表达效果。22.【答案】示例:①“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②“我”5/7是一个能自我反省的人。如:“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解析】题干明确要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所以要紧扣选文中“我”的言行描写加以揣摩。比如第一段中“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话语间流露出“我”对老王的同情和关心。比如最后一段中“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表明“我”为对老王关爱不够而时常自责。【考点】分析人物形象。23.【答案】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愧怍”指惭愧之意。这句话在文章最后一句,将文章的主题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发人深省:一个社会总有不幸者,要关怀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24.【答案】示例:精神上,同情、宽容他;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解析】本题要先明确自己的做法,即向杨绛先生那样给予生活中的不幸者更多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做法要符合实际,表述要流畅得体。【考点】阅读拓展。25.【答案】和为贵(或:为人处世要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解析】首先要掌握寻找论点的一般方法,看题目、看开头句、看第一段的末尾句、看文章各个段落的开头、看文章的结尾等。其次,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论点。这篇议论文题目虽短小却是一个完整的观点,既全文都是围绕题目论述的,所以,此文标题即中心论点。第①段末尾句用“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八个字对“和为贵”进行阐释。再联系第⑤段的尾句,也可归纳全文中心论点为:为人处世要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考点】归纳中心论点。26.【答案】举例论证。以烹饪为例,具体论述了实现“和”应秉持无过无不及的原则。【解析】“如烹饪,各种佐料和水、火,分量都有一定之规……”,这是以烹饪为例,即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阅读并联系上下文,根据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进行概括即可。这则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本段的中心论点——实现“和”应乗持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使论证更形象,具有说服力。【考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7.【答案】①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②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则。③应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好高骛远,亦不推诿塞责(或:应把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解析】通读全文,梳理全文论证结构。第①段先提出“和为贵”的要义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第②~④段论述了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第⑤段强调了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的现实意义。由此,可确定6/7应在第②~④段中梳理提取答案。阅读第②~④段,这三段的首句即本段的论点,也便是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的具体做法,提取要点分条概括即可。【考点】概括论证内容。28.【答案】放在第①段后。第①段提出“和为贵”的要义即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第②段论述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摘取出来的文段解释了什么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根据论证逻辑,这段应是第①②段之间的过渡。【解析】首先阅读摘取的文字,可知摘取的文字则本解释了什么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再联系全文,梳理全文论证思路。第①段先提出“和为贵”的要义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第②~④段论述了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第⑤段强调了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的现实意义。从逻辑顺序以及过渡的考虑上,文章应按先提出——再解释——再怎么办的顺序论述,所以确定摘取的文字应放在第①段之后。【考点】把握段落顺序。29.【答案】示例:①尊重、包容不同的想法,与人和睦相处;②做事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解析】所得出的启发要与文章的中心论点相契合,即围绕“和为贵”进行表述。【考点】谈阅读启发。四、写作30.【答案】选材与立意:(l)选材:在成长的日子里,姥姥一直陪伴着自己:生病时的照顾,烦恼时的安慰,失败时的鼓励……在我的书箱里有一张姥姥抱着我的老照片,虽然已经发黄,我却视作珍宝,因为它凝聚着我幼时美好的回忆,因为看到它就好像姥姥一直陪着我一样。立意:对姥姥的怀念,感谢姥姥的付出。(2)选材:书籍陪我度过一段段孤独的时光,小提琴陪我走过了少年时代,日记本陪我健康度过青春期。立意:事物相伴,生活充实。(3)选材:50次出手,60分,这是即将退役的科比的表现。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科比如上帝附体一般一刀一刀插进爵士的心脏,再一次帮助湖人力挽狂澜的同时,也为自己20年的光辉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点。立意:送别科比,说再见用尽所有力气,感谢有你相伴。【解析】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