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信念+能量——读《新大众哲学》有感Contents目录1Part《新大众哲学》简介2Part读《新大众哲学》感受3Part对实际工作的启示PartOne《新大众哲学》简介新大众哲学读《新大众哲学》这套书共7本,近80万字,分为总论篇、唯物论篇、辩证法篇、认识论篇、历史观篇、价值论篇和人生观篇。《新大众哲学》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主编,多位哲学家历时4年通力合作完成的,于2014年9月26日正式出版。语言通俗简洁凝练,每个哲学问题都是用浅显生动的故事非常透彻地进行讲解。是一本地地道道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优秀读物,是一本大众哲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他要求党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新大众哲学》简介PartTwo读《新大众哲学》的感受新大众哲学读紧扣中国特色紧贴大众人心彰显自信包容接地气聚人气123新大众哲学增底气1紧扣中国特色接地气1936年出版80年前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问世于面临深重民族危机和尖锐阶级对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2014年出版以富于时代气息的话语鲜明回答了困扰大众的时代问题,启发大众准确判定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方位。同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坚定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当时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现实任务。艾思奇结合革命语境的需要,以鲜活生动的话语向人民大众阐述了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社会现实,启发人民大众意识到中国“亡国灭种”的危险和自身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命运,从而自觉走上革命道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立足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一是从革命话语权到建设话语权的转换紧扣中国特色接地气紧扣中国特色接地气•解答是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和通俗易懂的例子回答了这个当今大众困扰敏感的时代问题。后面接着引用了邓小平的一段话,把矛盾问题的普遍性解释得通俗易懂。例如:第三本“照辩证法办事”里面讲矛盾的普遍性时,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分合辩证关系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二是结合毛泽东理论思想及结合老祖宗留下的古代文化思想。例如:讲“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节时,形象地采用了毛泽东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还通过《三国演义》里面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加形象的阐释了分合辩证关系,即矛盾规律。一分为二紧扣中国特色接地气2紧贴大众人心聚人气*《新大众哲学》以符合大众生活与习惯、反映大众需求与愿望、接地气的语言阐述哲学话语,努力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新大众哲学》以大众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紧贴大众人心聚人气紧贴大众人心聚人气例子1:在讲否定之否定规律时,引用了一个毛泽东乘坐飞机的故事形象地讲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北京莫斯科例子2:“动机与效果统一论”紧贴大众人心聚人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大学生张华救掏粪老农值不值运动是有规律的——诸葛亮为什么能借来东风矛盾的精髓——公孙龙〈白马论〉的“离合”辩人类社会发展“最后动力的动力”——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为什么衰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怎样练就“火眼金睛”马克思主义婚恋观---“下辈子我还嫁给你”从层次性出发分析事物--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实践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纸上谈兵,亡身祸国紧贴大众人心聚人气3彰显自信包容增底气彰显自信包容增底气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彰显理论自信。《新大众哲学》不回避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从中国话语到全球话语的尝试中国要面向全球,必须体现兼容并包容。“中国道路”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阐明了中国人民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判断和思考,为世界客观全面了解“中国问题”与“中国道路”提供了方法,是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大众话语的一次尝试。PartThree读《新大众哲学》对实际工作的启示新大众哲学读对实际工作的启示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少走弯路;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建立起大格局意识,有利于掌握和理解国家政策法规,有助于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新大众哲学“一个国家没有哲学,就像一座雄伟壮观的庙中没有神像一样,空空荡荡,徒有其表,因为它没有可信仰的东西,可尊敬的东西。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命脉。如果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那么哲学就是社会科学的皇冠。”——黑格尔结束语读书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