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中国聚酯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与展望作者:罗文德周华堂发布时间:Dec30200210:25:30:860AM1市场现状1.1聚酯市场现状近年来,中国聚酯工业高速发展,聚酯纤维在化纤产量中的比例一直遥遥领先。2001年,中国化纤总产量达8283.2kt,其中聚酯纤维6325.3kt,占化纤总量的76.36%(世界平均约67%)。(1)纤维用聚酯消费量多年来,中国每年进口聚酯纤维500-1000kt,进口聚酯切片200-300kt。2001年净进口量减少,分别是聚酯纤维780.6kt,聚酯切片119.6kt。1990-2001年中国纤维用聚酯消费量见表1。表11990-2001年中国纤维用聚酯消费量kt年份涤纶产量国产涤纶用聚涤纶净进口量进口涤纶用聚纤维用聚酯总切片净进口量酯量酯量量*19901042.01068.1154.0157.91226.0181.019911216.21246.6148.0151.71398.3157.019921367.01401.2314.0321.91723.1127.019931494.21531.6489.0501.22032.8166.019941825.41871.0647.0663.22534.2283.019951934.41982.8761.1780.12762.9264.019962374.02433.4924.3947.43380.8268.019973149.43228.11107.31135.04363.1321.019983574.73664.1998.01023.04687.1281.019994439.24550.2848.0869.25419.4344.020005101.85229.31004.11029.26258.5333.520016325.36483.4780.6800.17283.5119.6*纤维用聚酯总量未包括切片进口量。数据源自原中国纺织总会历年统计值。(2)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2001年,中国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约750kt,生产能力约690kt,其中容器包装用(主要是瓶用)聚酯消费量约620kt,生产能力约600kt;薄膜用聚酯消费量约130kt,生产能力约110kt。(3)聚酯总消费量至2001年,中国聚酯年总消费量约803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则实际国内聚酯年总消费量约7230kt,其中非纤维用消费量约750kt,约占总消费量的9.3%。2001年,世界聚酯年总消费量约30800kt,其中非纤维消费量约8930kt,约占29.0%。中国约占世界聚酯总消费量的26.1%。与世界相比,中国非纤维用聚酯消费量过低。2001年中国和世界各种用途聚酯用量比例见表2。表22001年中国和世界各种用途聚酯用量比例用途中国世界纤维用,%90.668.0容器包装用,%7.726.0薄膜用,%1.63.0其它,%0.13.01.2PTA市场现状长期以来,中国精对苯二甲酸(PTA)工业的发展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每年需进口数十万吨。近3年进口量剧增,2001年进口量达到3120kt,生产能力仅2440kt,自给率约42%。1990-2001年中国PTA供需状况见表3。表31990-2001年中国PTA供需状况年份产能产量净进口量表观消费量进口涤纶用量进口切片用量总消费量199095387032611961361561488199110289393431282130135154719921028939273121227710915981993102893925611954311431769199410289392391178570243119119951353123540116366712272534199615781441447188881523029331997157814414781919976276317219981578144172921708802423292199915781441154229837482964027200024372225250547278852875899200124372225311753426881036133注:PTA产能含DMT折算量。数据源自历年《化纤信息》及《中国石油化工年鉴》等。若根据聚酯总消费量计算,2001年中国PTA总消费量约6910kt,扣除进口聚酯纤维用量,则实际国内PTA消费量约6218kt,见表4。2001年,世界PTA(含DMT)总消费量约27000kt,中国约占24.1%。表42001年中国PTA消费量测算方法总消费量/kt实际消费量/kt统计法61335342下游产品69096218法平均值652157801.3乙二醇(EG)市场现状EG工业和PTA工业的发展一样,亦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根据聚酯消费量计算,2001年中国EG年总消费量约2700kt。另据统计,2001年中国EG产量约980kt,进口量超过1600kt,自给率不足38%。2001年世界EG总消费量约11000kt,中国约占24.5%。2需求预测2.1聚酯需求预测2.1.1纤维用聚酯需求量根据表1数据,按最小平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2002-2005年中国纤维用聚酯需求量大致分别为7130,7680,8230,8770kt。2.1.2非纤维用聚酯需求量近年来,国内对饮料、食用油、白酒等产品的消费量大幅上升,预计近几年容器包装用聚酯年增长率约15%-20%,至2005年,年需求量约1350kt,产能约1500kt。薄膜用聚酯增长较慢,预计至2005年,年需求量约150kt,生产能力约180kt。届时非纤用聚酯总需求量约1500kt。2.1.3聚酯总需求量预测今后几年中国聚酯总需求量和实际需求量见表5(数据作了调整;实际需求量为扣除约800kt进口涤纶的用量)。表52002-2005年中国聚酯需求量预测年份总需求量/kt实际需求量/kt20028000720020038700790020049500860020051030095002005年中国非纤用聚酯需求量约1500kt,约占14.7%。届时,世界聚酯总需求量约40000kt,其中非纤用量约13000kt,约占33%。中国约占世界聚酯总需求量的25.6%,见表6。表62005年中国和世界聚酯各种用途需求量比例用途中国世界纤维用,%85.364.0容器包装用,%13.130.0薄膜用,%1.53.0其它,%0.13.0另据资料统计,至2005年,中国聚酯总产能将达到9600kt,其中非纤维用聚酯产能约1680kt,届时聚酯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考虑市场低迷引起的小聚酯停产,以及江苏、浙江一带大部分切片纺长丝装置将改为直接纺丝工艺,因此,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聚酯工业仍将在市场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求得适度发展。2.2PTA需求预测根据表3和表5,采用线性回归法和下游产品法,预测今后几年我国PTA总需求量和实际国内需求量见表7。目前已建、在建的PTA(含DMT)装置总产能约4470kt,考虑装置的开工率,届时PTA缺口将在4000kt左右。2005年,世界PTA总需求量约35000kt,中国约占24.3%。世界PTA市场能力过剩,2002年比较紧缺。表72002-2005年中国PTA需求量预测年份总需求量/kt实际需求量/kt20026605802003720630200478069020058507602.3EG需求预测根据预测的聚酯总需求量,至2005年,中国EG总需求量约2960kt。考虑拟建装置,届时EG总产能约1520kt,缺口近1500kt。2005年,世界EG总需求量约14500kt,中国约占20.4%。3采用高效工艺3.1经济规模对PTA装置和聚酯装置而言,实现经济规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单系列大型装置是行之有效的选择。3.1.1PTA装置70-80年代,世界PTA装置单系列能力约100kt/a,90年代增至250-350kt/a;2000年前后,发展至500kt/a左右。甚至更大的装置也即将问世。PTA装置投资和单系列生产能力的关系见表8。根据表8,今后我国新建PTA装置的规模应为500-600kt。表8PTA装置投资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单线生产能力/kt·a-1项目投资,%单线生产能力/kt·a-1项目投资,%25010050073.335086.760066.73.1.2聚酯装置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包括投资、人员及维修、原材料及公用工程等成本。而原材料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65%-85%。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见表9。由表9可知,随着单线生产能力增加,生产成本下降,但大于200t/d后,生产成本下降趋缓;随着单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原材料之外的部分生产成本仍有较明显下降,但大于400t/d后,下降趋缓。可见,聚酯装置单线生产能力以400t/d左右为宜;考虑到抗风险等因素,聚酯企业的经济规模应达到300-400kt/a。对于瓶级切片,装置规模应达到60-100kt/a,单线生产能力宜在150t/d以上。表9聚酯装置生产成本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关系单线生产能力/t·d-1成本,%成本,%(不考虑原材料消耗)10010020086.930085.210040084.582.850083.174.260082.068.83.2新PTA和EPTA(QTA)工艺目前,世界PTA总产能约24000kt,其中EPTA(伊斯特曼产品)和QTA(三菱化学产品)产量约3760kt,约占PTA总量的15.7%,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传统的阿莫科公司APTA和EPTA工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0。表10EPTA与APTA主要技术指标项目EPTAAPTA对二甲苯/kg647-650660醋酸/kg35-4244电/kW·h102-1951764-CBA/μg·g-1≤250≤25PT酸/μg·g-1≤10≤150平均粒径/μm-85120±10聚酯指标L值80.886a值-2.2-1.8b值-1.1-0.7投资,%70-75100生产成本,%-85100据介绍,4-CBA质量分数在400μg/g以下,对PET色相影响不大。国外几家公司可全部使用EPTA和QTA生产纤维和瓶片。我国也有几家聚酯生产企业以30%-50%比例混用多年。从聚酯原料多元化考虑,国内建设1-2套EPTA或QTA装置,作为对传统PTA产品的补充,应该是可取的。3.3连续缩聚工艺连续缩聚(CP)和间歇缩聚(BP)的投资比(BP/CP)在单线生产能力分别为25,75,150t/d时,分别为0.45,1.00,2.00。产品质量和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比较见表11,表12。表11连续缩聚和间歇缩聚酯切片质量比较项目BPCP[η]/dl·g-1M1±0.015M1±0.008MP/℃≥259≥260-COOH/mol·t-1≤35≤28DEG,%≤1.3≤0.9色相b值M2±3M2±1.5L值≥85异状物及粉末,%≤0.5表12连续缩聚和间歇缩聚原材料、公用工程消耗、生产成本比较项目BPCPPTA/kg872-875860-862EG/kg365-380334-336电/kW·h240-26080-110燃料油/kg157-21065-80注:按每吨PET计。按照表12消耗上限及2001年原材料、公用工程平均单价计算,BP生产成本比CP高约580元/t。3.4熔体直接纺丝工艺由于熔体直接纺丝省去了切片生产、贮存以及结晶、干燥、熔融和销售费用等,其生产成本明显比切片纺丝降价。以150kt/a涤纶短纤维为例,切片纺丝比直接纺丝单位成本高约360元/t。3.5国产化技术及装备近年来,随着国产化聚酯技术及装备的问世,聚酯装置的建设投资大幅度下降,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引进和国产聚酯装置投资比较见表13。表13聚酯主装置投资比较反应釜生产能力/kt·a-1对比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