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重庆市高温、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所属专项其他申报单位(签章)申请者唐云辉联系电话89116157组织部门重庆市气象局起止年限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填报日期2008年3月21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ΟΟ八年元月制填写说明请不要修改本申请书模板中表格的结构,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申报系统拒绝受理。1、凡申报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的项目须填写此立项申请书。2、立项申请书由项目的主承担者填写,经项目主承担者工作单位审查同意后,一般项目一份、重点项目一式七份(含查新报告)并附申报软盘一张报送重庆市科委。3、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其中重点项目应围绕当年“项目指南”内容撰写。4、立项申请书所列内容都要据实填写,表达应明确、完整、严谨、扼要(外文名词要同时用中文表达)。5、项目组主要成员本人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以示同意合作。6、立项申请书一律要求用A4纸张打印,否则不予受理。7、所有申报材料恕不退还,请注意留底。8.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两个个层次给予资助:(10或20万元)、一般项目(3万元)。9.项目负责人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完成项目的能力,无逾期未结题的科技项目,在研科技项目不超过1项,且同一年度内只能申请1项市级科技项目。10.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一、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重庆市高温、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所属专项其他承担单位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组织部门重庆市气象局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一路68号邮编401147单位性质21.高等院校2.科研院所3.企业4.其它工商注册登记类型11.国有2.集体3.股份合作4.联营企业5.有限责任公司6.股份有限公司7.私营企业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外资企业10.其它企业单位法定代表姓名高阳华联系电话89116155手机13996037385单位传真89116157项目负责人姓名唐云辉联系电话89116157手机13452397517E-mailTyhchongqing@sina.com身份证号码510721197212140139项目主要合作单位计划类别11.自然科学基金2.院士专项项目主要服务行业11.农业2.制造业3.电子信息4.医药化工5.交通、能源6.建筑建材7.冶金8.轻工纺织9.社会事业10.其它项目所属技术领域31.电子信息2.生物医药3.现代农业4.环境保护5.新材料6.光机电7.交通8.能源资源9.社会事业10.其它项目研究所属主要学科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三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代码:170名称:地球科学代码:170.15名称:大气科学代码:170.1545名称:应用气象学起止时间2008.10-2009.9总投资6万元申请资助3万元主要研究内容(限100字)针对重庆的高温、干旱灾害建立由风险辨识、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组成的重庆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在风险区划及灾害数据库等的支持下,建立高温、干旱实时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开展灾害应急决策气象服务。预期成果形式或达到的目标(限100字)形成完整的重庆市高温、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包括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数据库、致灾因子评价系统、灾害评估模型等;绘制重庆市高温、干旱风险区划图;建立重庆市高温、干旱应急决策综合服务系统。注:此简表的选择项均为单选项。学科代码及名称按国家标准(可在市科委网站上查询)至少填至二级学科。二、项目组主要成员(含项目负责人)编号姓名出生年月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从事专业项目中的分工每年工作时间(月)签字1唐云辉1972.12本科高工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89116157农业气象系统设计102高阳华1962.12本科高工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89116155农业气象开发、研究103李永华1972.12硕士高工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89116100气候数据库104梅勇1978.5硕士工程师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89116157水环境评价指标105陈艳英1974.10硕士工程师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89116157气候GIS建模106陈志军1973.5硕士工程师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89116119气候GIS建模10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经费预算(单位:万元)经费来源预算经费支出预算科目预算数科目预算数其中市科技计划拨款部分1、市科技计划拨款31、设备费1.50.52、国家部委拨款2、材料费0.50.53、行业主管部门拨款3、测试化验加工费4、区县科委拨款4、燃料动力费0.50.55、单位自筹35、差旅费0.50.56、其他资金6、会议费1.50.5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9、劳务费10.510、专家咨询费0.511、管理费来源预算合计6支出预算合计63市科技计划预算拨款年度2008年20年20年合计经费3注:1、市科技计划资助强度为:一般项目3万元,重点项目10或20万元。2、一般项目不得提取管理费。四、申请书正文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1、项目的立项依据(重点项目须附主要参考文献详细目录)灾害评估工作是制定防灾救灾规划和具体安排防灾救灾措施的基础,是政府有关部门合理安排救灾资金、保险部门进行灾后损失赔偿和政府分配救灾资金的依据;灾害评估有利于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科学化。由于目前灾害的损失评估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和模式、从而常使防灾救灾建在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境地。灾害损失统计上报因此也缺乏科学依据,主观随意性较大,这给政府和各级救灾部门的防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正确决策和规划带来一定的困难。灾害评估一般分为三类:灾前预评估或风险评估,即根据致灾因子评价、历史灾害规律研究、承灾体性质和易损性分析、防灾能力等因素,在灾前对可能发生灾害的损失作出评估,这是制定防灾规划和经济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灾时跟踪评估,即随着灾害的发展,及时对以及造成的损失和将要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这是抗灾、救灾和灾害应急的重要依据;灾害实地评估或灾后定评,即在灾后进行实地考察,经统计分析后评定灾害损失,这是灾情统计和灾后善后工作的重要依据。重庆是气象灾害较为频繁的地区,主要包括暴雨、大雪、寒潮、高温、低温、干旱、大风、冰雹、雷电、大雾、连阴雨、霜冻等及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城市火灾、酸雨、大气污染等气象衍生灾害,其中对工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包括高温、干旱、洪涝、连阴雨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06年重庆发生百年难遇的高温干旱天气,全市超过600万人出现饮水困难,77%耕地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国办发[2007]4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国家与地方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进行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和可行性论证方法研究和系统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气象灾害是随机发生的风险事件,具有可被测量的不确定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长期以来,重庆气象、国土等部门致力于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研究,对重庆“减灾防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较深层次的研究如灾害风险评价、灾害风险区划等领域研究的甚少。而这正是政府急需的、应用性很强的课题。目前国内关于灾害风险评价等综台性研究也刚刚起步,还有待于建立系统的评价方法。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建立由风险辨识、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组成的重庆市高温、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辨识分别阐明各种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灾情特征。在风险评估方面,基于灾害性质、灾损和抗灾性能的含义,建立相应的风险概念模型,各种灾害的灾害强度风险概率模拟模式和灾损风险概率模拟模式、抗灾性能模式,估算各种灾害强度和不同灾损发生的风险概率及风险指数。在风险评价方面,根据对各种灾损的风险指标进行综合,分别提出了风险区划指标,并进行风险区域划分。具体包括: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数据库、致灾因子评价系统、灾害评估模型等。——在风险区划及灾害数据库等的支持下,建立高温、干旱实时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开展灾害应急决策气象服务。研究目标:项目拟主要针对重庆的主要气象灾害,高温、干旱建立由风险辨识、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组成的重庆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然后在风险区划及灾害数据库等的支持下,建立高温、干旱实时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开展灾害应急决策气象服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定量化的高温、灾害评估模型,需要根据气象灾害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等建立综合数学评价模型;——高温、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指标;——气象要素、社会经济数据等区划、评价因子的空间细化算法。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主要利用统计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气象灾害数据库,收集各种社会经济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数据库;建立不同气象灾害因子评价系统,继而建立相应的灾害评估模型;然后利用arcengine控件开发、arcims网络发布技术,建立高温、干旱实时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开展灾害应急决策气象服务。可行性分析:项目研究人员前期完成的研究已经部分涉及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建立了一整套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可以根据本项目的需求进一步调整建立合适的高温、干旱风险区划、评价指标;气象部门内部已经开展过气象灾害普查,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为本项目的灾害评估模型的建立,区划等研究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组成员在GIS开发,气象要素插值算法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础,可以保障项目任务的完成。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目前灾害的损失评估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和模式、从而常使防灾救灾建在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境地。现有的灾害调查、统计上报也缺乏科学依据,主观随意性较大,这给政府和各级救灾部门的防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正确决策和规划带来一定的困难。项目基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采用定量化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开展灾害应急决策服务,可以开展灾害防御(基于灾害风险区划)、灾时跟踪评估(基于灾害评估模型)、灾害预警(基于未来气象预报)等全程的灾害应急决策服务。5、预期研究成果及项目的考核内容与指标1、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形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新产品、专利、标准(技术标准、企业标准)、论文专著数量及其水平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项目所需的基础气候资料数据库、气象灾害资料及当前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数据等。气象因素、气象灾害因子、社会经济数据等的空间细化模型。不同气象灾害评估方法。建立气象灾害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等数学模型。建立高温、干旱风险区划指标体系。依据各自的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抗灾能力建立不同的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完成风险区划图的绘制。开发高温、干旱灾害决策监测预警系统。提供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完成研究论文1篇以上,课题完成前在核心期刊和公开发行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2、经济考核指标项目研究内容主要以公益决策服务为主,效益方面也以社会效益为主,但所取得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如果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重大工程气候论证,以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规划、保险评估等方面,必将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积极防御每年至少能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2个百分点的话,所产生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每年将超过1亿元以上。3、项目实施中形成的实验室、研究室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产生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等。4、人才培养指标无。6、年度研究计划及年度考核指标2008年10月~2008年12月完成数据库系统建设,完成气象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建设。2009年1月~2009年3月完成灾害评估模型建设。2009年4